八年级上册历史总结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794948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历史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历史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历史总结(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年级上册历史总结第一篇: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 上册 知识点归纳 完美版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鸦片走私带来的危害:白银大量外流,影响清政府财政,加重农民负担;大批官僚、地主、军管、士兵吸食鸦片,事情政府更加腐败,军对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3、林则徐虎门硝烟:时间:1839年6月 地点:广州虎门 意义: 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

2、战争的导火线. 4、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原因:打开中国大门和维护鸦片贸易。 中国战败的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道光帝忽战忽和。 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的内容:割让给英国;赔款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 附件的内容: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6、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的影响: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

3、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 原因:英、法两国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2、经过:首先挑起战争,联军为主凶,为帮凶,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再次出兵,攻占天津,进逼北京,10月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3、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五个勘界议定书。 4、太平军大败洋枪队平天国,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

4、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1860年8月,李秀成在青浦大败华尔的洋枪队,1862年,在慈溪击毙华尔,1864年在金坛大败洋枪队头目 戈登 。 第3课 收复新疆 1、19世纪60至70年代,控制印度的和与新疆接壤的,都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 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率兵入侵新疆。权,俄国还直接出兵占领伊犁。 3、1876年左宗棠在当地人民的支持下,痛歼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除伊犁外)。19世纪80年代,中俄签约,中国收复伊犁。 4、。 5、意义:历史意义:粉碎了英俄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新疆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西北边防。现实意义:证明了新疆自古以

5、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1,与敌舰同归于尽,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失败后,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1895年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马关条约的内容:割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华民族面临着更加严重的民族危机。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是一次性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下,在廊坊被义和团围困。 2、,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 内容: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加上利息共9.8亿两;永远禁

6、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拆回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危害: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 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1、章、左宗堂、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主张: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2、前期以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 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

7、”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3、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采用西方科学技术,兴办筋近代工矿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第7课 戊戌变法 1、维新变法运动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后来他们将万国公报改名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2、百日维新: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1898年是旧历戊戍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戍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 为中国变法而流血牺牲的第一人是:谭嗣同。 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结果:被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而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