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制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题一.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94948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题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题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题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题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四制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题一.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四制七年级历史下册历史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下表内.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 、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是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彭德怀 D 朱德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有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 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A. B.

2、C. D. 3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 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4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继光、邱少云 B黄继光、谢晋元 C刘胡兰、邱少云 D谢晋元、刘胡兰5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重点是A 重工业 B 交通运输业 C 轻工业 D农业6、1953年春,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是A.国家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 D.公社土地所有制7、在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主要的创举是A.实现农业合作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赎买政

3、策 D.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D共产党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9、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 A群众的积极性 B客观的经济规律 C党内不同意见 D自然灾害的严重性10、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A.“大跃进”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 抗美援朝时期 D. 三大改造时期11、人民公

4、社的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其主要含义是A、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B、目标大,所有的产品都归公有C、以人民公社为基本单位 、超前进入到共产主义12、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好干部”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邓稼先 D雷锋13、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以下事件“二月逆流” “四五运动” “九一三事件” 王洪文等夺取上海市党政领导权A. B. C. D. 14、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A 刘少奇被诬陷迫害,开除出党 B邓小平被诬陷迫害,开除出党C “二月逆流” D“四五运动”15、以下对于“文化大革命”后果的认识,正确的是 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 严重践踏了国家的民主和法制 我国

5、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毁弃 拉大了我国同发达国家间的差距A. B. C. D.16、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A“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 B全国科学大会召开C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A.党的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C.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18、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实现国家

6、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行改革开放 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19、“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广大农民赞扬什么的歌谣。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股份制改革 C私有化改革 D包工包料包销20、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两句歌词颂扬的历史伟人是A.孙中山、毛泽东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21、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A上海 B珠海 C深圳 D厦门

7、22、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其重点是A、户籍改革 B、加强城市建设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国有企业的改革23、有关国家建立经济特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更多的吸收侨资、外资 B.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C.对外资企业可以提高税收,增加收入 D. 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24、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沿海港口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A B C D 25、我国什么时候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 2001年12月 B 2000年12月 C 2001年11月 D 2002年12月二、连线题,将下列事件与时间连线。(每线2分,共10分) 第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

8、53年春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1954年 祖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 1950年10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951年三、读图题:(10分)材料一:左图 材料二:“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邓小平请回答:(1)写出4个经济特区(4分)(2)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决定的?(2分) (3)简要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分布特点和形成过程(4分) 四、材料分析题(第1题10分,第2题10分,共2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度,

9、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度,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改中农民拔除地主立的界碑 请回答:(1)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大规模土地改革运动展开的标志是什么(3分)(2)到_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共有_ 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2分)(3)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么意义?(5分) 2、材料一: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材料二: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时期?(2分)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2分)(2)材料一中,“江桥摇”分别指谁?(3分)(3)材料二中,“雄杰”、“豺狼

10、”分别指谁?(2分)同一时期还曾经出现过哪些“豺狼”? (1分)五、课题研究(10分)1、*中学的几位同学以“建国后我国农村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查询资料和采访等,他们得出结论:生产关系的调整对农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1950年我国农村进行了_(2分)(2)三大改造完成后,在农村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_(2分) (3) 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进行了_(2分)(4)改革开放后年在我国在农村实行的政策_(2分)(5)结合上面几次调整,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2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下表内.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BDAABCCBAAA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DDADABCDCDA二、连线题 (每线2分,共10分) 将下列事件与时间连线:第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53年春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1954年 祖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 1950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