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文化(二).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948753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戏曲文化(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戏曲文化(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戏曲文化(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戏曲文化(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戏曲文化(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戏曲文化(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戏曲文化(二).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戏曲文化(二)3.昆曲之登堂入室真正的戏剧它应该是有台上的正式表演的。到了明代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间也就是公元1531年1541年。居住在太仓的魏良辅,魏良辅他借张野塘、谢林泉等民间艺术家的帮助,总结昆曲演唱艺术的成就,吸取海盐、弋阳等腔的长处,对昆山腔加以改革。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唱曲的理论。从而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但这时的昆腔也仅仅还是清唱。再到以后,昆山人有个叫梁辰鱼的,继承了魏良辅的成就。与郑思笠、唐小虞等等,对昆腔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到了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叫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新声撰写这个传奇。学

2、习昆腔演唱的人,也是日益增多。从此“昆山腔”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四大戏曲流派了。到了万历年间,它的影响已从吴中,也就现在的江苏中部,已经扩大到了江浙各地。到了万历末年,四方歌曲必宗吴门。并且“声各小变,腔调略同”,也就是虽然它有一些差别,形成了众多流派,但是,昆曲已经成为主流。所以昆曲一跃就成为诸腔之首。昆腔后来传入北京,迅速取代了继北曲之后盛行于北京的“弋阳腔”。它不仅为士大夫所喜爱,同时也深入到民间,受到群众的欢迎,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剧种,被称为“官腔”。作为戏曲唱腔是最重要的因素其实作为戏曲,唱腔是最重要的因素。唱腔是否丰富,是否优

3、美,直接影响到戏曲的流传。就当前而论,黄幡绰所传的昆腔早已失传。顾坚所创的昆曲,也已成绝响。现在的人已难以评点这声腔的优劣。但是透过史料记载的蛛丝马迹,比如说,明魏良辅。“唯昆山为正声”“善发南曲之奥”他是“唯昆山为正声”,“善发南曲之奥”,就是奥秘的意思。明代顾元起,记载说是“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明代徐渭,曾经记载过 “听之最足荡人”。它能够荡人心魄的,震撼你的心灵。从这个记载来看,我们就可以体味出,昆曲它的艺术优势和魅力。明代魏良辅锐意革新,贡献确实是很大的。他非常喜爱昆曲,然后寄寓太仓,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卧薪尝胆,最后,为昆曲的新生呕心沥血。他的具体做

4、法是:首先 “洗尽(尽洗)乖声”,也就是清除了所有的违背音律的“倒字腔”,从而达到了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第二“调用水磨”,也就是把曲调设计得委婉细腻。像“水磨”的效果那样,软绵滑润。第三“拍挨冷板”,也就是制订舒缓的清唱板式,并交给鼓师指挥。鼓师相当于现在乐队的指挥。节奏、板眼基本都是以他为准。使得昆曲的声腔,优美动人。第四,将昆曲语言改为“中州官话”。因为咱们知道吴地方言和中东州话区别是很大的。想在北方流传,必须得用北方人听得懂的话。因而除去了在大范围之内,流传的这种语言障碍。此外,选曲笛作为昆曲的主奏乐器,与 “水磨腔”珠联璧合。笛是一种竹音,又分两种,一种叫曲笛,一种叫梆笛。曲笛长,音较

5、低;梆笛短,音比较高。什么叫梆笛呢?就是伴奏河北梆子的笛子,声调非常高亢,基本上没有低音。一般都是演奏慷慨激昂的武戏,还有激烈感情冲突的那种剧情。而昆曲,它曲调比较舒缓,可以说是一种非常优雅的艺术形式,更适合于古代士大夫的那种生活节奏。经过魏良辅的这一系列的改革。昆山腔,它就从里巷歌谣、村坊小曲式的低迷的这种艺术形式,升华为一种可登大雅之堂的正声。一时昆曲名望陡增,知音者众,好多人都喜欢,出现了“四方歌者皆宗吴门”这样的局面。经过魏良辅的改革,昆曲进入了蓬勃兴盛的时期。剧作家的新作不断涌现,戏班竞演新剧蔚然成风。至清代中叶,昆曲已经达到了鼎盛。它唱腔优美动人、风靡天下。昆曲已从坐唱的形式,发展

6、到舞台表演,产生了更诱人的艺术魅力。表演艺术也日趋成熟,身段表白、说白念唱、服装道具等等也日趋讲究。有老生、小生、外、末、净、副、丑、旦、贴、老旦等等角色,分工细腻,有利于刻画人物。从这演出的形式来看,折子戏又逐渐盛行。折子戏,实际上就是一出整戏,它要分成多个段落,章节。一折,实际上就是各成单元的一幕。一开始昆腔班,演奏都是全本的传奇。一般的有四、五十出,至少需要两个晚上以上的时间才能够演完。明代末期以后,弋阳诸腔的传奇演出风行南北。它以大量新编的历史故事,以及生动的情节,热烈的场面来吸引广大观众。倚重生旦格局,讲求曲调典丽的昆山腔难以和它匹敌。到了明末清初,艺人通过演出实践,删除了一些软散场

7、子,浓缩精华,删除枝节,从整本名剧中,选出特别精彩的一出或者数出,加以充实、丰富,使之形成可供独立演出的短剧,这也就是“折子戏”。到了清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治者非常敏感。从文化上边,以低治高,尽管拼命学习,但还是有一种自卑感。人数上,以少治多,八旗劲旅也只有六万人,后来也只十万。所以满清统治者有强烈恐惧感。这两种不良感觉,相互交织,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对于知识分子恩威并施。除了文字狱,在扬州清政府设局修改词曲,加强对戏曲的控制。迫使剧作家的创作远离现实。像桃花扇最早的时候它很盛行。因为桃花扇的故事,是明末清初的事。讲的是明末江南的知识分子标榜气节,不和清廷合作。清朝的统治者看了很不舒服,不让

8、演。折子戏一小段,它不容易涉及朝廷敏感的那种话题,就比较盛行。到了清朝,到了乾隆年间,1770年也就是乾隆三十五年,由玩花主人编选,钱德苍续选的折子戏总集缀白裘问世,标志着昆腔演出全本传奇时期过渡到演“折子戏”时期。折子戏的短、平、快的优势,生动的内容、细致的表演、多样的艺术风格,弥补了当时剧本创作的冗长、拖沓、雷同的这种缺陷,基本上取代了过去全本演出,一演两天两夜的情况。给乾隆、嘉庆年间的昆剧活动带来了生动活泼的局面。通过艺人对戏剧人物的这种精雕细琢,出现了一批生、旦、净、丑等本行为主的应工戏。如生、旦的琴挑、断桥、小宴,旦角儿的游园、惊梦、痴梦,净角儿的山门、嫁妹,副、丑角儿的狗洞、下山等

9、等,都是观众百看不厌的精品。但是单演折子戏也有一些弊端。一是大量整本传奇的湮没,剧目锐减,而且表演凝滞,唱做过分持重,也就束缚了创新。因为时间很短,有好多艺术手段用不上,好多艺术魅力也展现不出来。而且百看不厌,就容易造成剧目陈旧,缺乏新鲜气息。加之格律过分的严谨,文辞古奥典雅,就使昆剧逐渐脱离大众,步入萧条。只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边流行。在这个时候,各种地方戏剧形式,就乘虚而入了。纷纷吸收昆曲当中的精华,并且有所更张。扬弃繁琐的曲牌,新的板腔体系也就逐渐形成了即所谓的“花部”戏曲并与昆曲展开了生死竞争。到了乾隆末年,昆剧在南方虽然仍然占有优势,但在北方,就不得不让位于后来兴起的其他的声腔剧种。道

10、光以后,江南昆剧虽然还曾在新兴城市上海支撑一时,但是到了同治末年,光绪初年,以新鲜、通俗见长的徽班与京班相继南下,经过了一段时期的竞争以后,昆曲逐渐地就不敌对手,处于下风。曾经一度辉煌的昆曲,到了这个时候,在乡间难有市场,在城市又难以支撑。所以昆曲艺人,就纷纷改行,昆曲团队也纷纷解散。到了奄奄一息日暮途穷的地步。4.昆曲之枯木逢春到了民国年间,不少昆曲痴迷者仍然留恋着经过数百年锤炼的这种经典艺术,不甘于就此就任其沉沦。所以,他们就决心从培养人才入手,争取让昆曲东山再起。1921年,在昆曲的发祥地苏州成立了“昆剧传习所”。聘请当时的名家来教授,招收了很多少年来学习昆曲艺术。在1921年,经过戏曲

11、家和实业家的携手努力,在昆曲的发祥地苏州,就成立了“昆剧传习所”。聘请当时的名家来教授,招收了很多少年来学习昆曲艺术。他们主学京剧,兼学文化。当时有好多唱戏的都是家境比较贫寒,都没有机会上学的,所以文化也很低。但是这些人往往,第一,都很有灵性,第二,他学习积极性都很高,非常投入。他们的目的就是打造富有文化底蕴和艺术特长的昆曲表演人才,在五年之间,共培养了这个“传”字辈的演员就四十余位。过去这个唱戏他们是按师徒,他分成几代,往下传。一代有一个字,排着叫,所以“传”字辈这个演员,他行当齐全,既能演又能唱,从而继承了优秀的折子戏的传统,又从“折子”戏入手,全面掌握了前人的精湛技艺,成为传承昆曲艺术的

12、中坚力量。随后就是这些人开始组团献艺,以更浓厚的韵味,更优美的身段展现在舞台之上,使昆曲又重获新生。之后,在承上启下的昆曲继承工作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昆剧传习所昆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昆剧传习所”,它是昆曲发展的重要的里程碑。它使昆曲摆脱了困境,迎来了转危为安的曙光。新中国成立之后,昆曲也得到了传承。1955年,浙江昆剧团,根据清初朱素臣同名传奇改编的十五贯开始上演,针对传奇本的语言深奥晦涩、堆砌典故的弊病,改编者又做了通俗化、性格化的文学加工。使得这个作品在搬上舞台,变得平易、简洁、清晰,而又富于表现力。推出后,经久不衰。被世人称做叫“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自此,昆曲走向了复兴。现在,在北京

13、、上海、南京、苏州、湖南等地,它均有成建制的昆剧团。昆剧历史源远流长。回首往事,千余年正声大雅,数不尽名士风流。时而跃上巅峰,时而跳入谷底,时而趋之若骛,时而门可罗雀,时而捧若珠宝,时而又弃若敝屣。忽冷忽热的这种昆曲情结,忽明忽暗的昆曲命运,令有识之士焦虑万分。一批批仁人志士为保护昆曲,而前赴后继、呕心沥血,才使昆曲得以薪尽火传,绵延不绝。才有了今天“鹤立鸡群”,超凡脱俗的昆曲的艺术价值。况且在其他的各个戏种之中,昆曲的灵魂实际上是游离飘荡,挥之不去的。昆曲它的形式,也是若隐若现,似曾相识。在当今时代,诸事崇新,而保护国粹,任重道远。如何保护,又众说纷纭。一出出山穷水尽,又一曲曲柳暗花明。前述昆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还有,是2003年3月,文化部又命名昆山市为“中国昆曲之乡”。这都属于佳音了。使得这个由“昆山腔昆曲昆剧”最后确定为“昆曲”,这个古老艺术形式,得到了永久的保护,使中华民族的戏曲文化魅力永驻,地久天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