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常识第一课复习我国的国家制人教.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948501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5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常识第一课复习我国的国家制人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政治常识第一课复习我国的国家制人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政治常识第一课复习我国的国家制人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治常识第一课复习我国的国家制人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常识第一课复习我国的国家制人教.ppt(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常识复习之一 第一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 上 本课主要知识点 1 国家属性 本质属性 2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3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4 我国的国体 职能 国家结构形式5 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 一国两制 台湾 复习步骤 一 知识回顾 二 重难点解读 三 知识网络 四 知识连接 五 联系实际 我国的国家制度 一 我国的国体和国家职能 国家基本观点 国家性质 国体的含义及其决定因素 国家职能的含义与国体的关系 民主与专政的含义及其相互的关系 我国的国体 我国国体含义及其性质 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 我国国家职能 由我国国体决定 我国国家职能的内容 二 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体的含义及

2、基本类型 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政体基本观点 人代会制度的含义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代会 地方各级人大和全国人大 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组织活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 三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基本观点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 当代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和复合制 联邦制 我国属于单一制 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 的含义 一国两制 的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 的意义 对内 对外 政治职能 经济职能 文化职能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防御入侵 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发挥作用 一 知识回顾 一 正确理解国家的含义和性质 1 国家的含义 国家的产生 国家是阶级矛

3、盾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的含义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 国家的性质 1 国家性质的含义 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即国体 2 国家性质的决定 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国家性质 归根结底由经济基础决定 3 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国家政权 实行政策 二 重难点解读 国家 从产生看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内容看 是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 从目的和作用看 阶级统治的工具 从本质看 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 从基础上看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正确理解国家的含义 二 正确认识和理解民主 从政体上讲 与专政对立 从民主建设上讲 与法制相辅

4、相成 从组织与活动原则上讲 与集中是统一的 与民主权利不是同一概念 具体见 导与练 196页 从国体上讲 民主有鲜明的阶级性 民主的含义 是指在一定阶级的范围内 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三 正确理解国家职能 1 国家职能的含义 国家在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 国家的基本作用 2 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的关系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 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3 国家职能的分类 1 对内职能 政治统治 社会管理 2 对外职能 保卫职能 交往职能 政治统治职能 社会管理职能 保卫职能 交往职能 三 正确理解国家职能 工 农 知和其他劳动者 爱

5、国者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平等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享有政 经 文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广泛民主自由权利 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 第一次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实行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人的专政 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特点和优点 直接体现了民主和专政的辩证统一 人民民主具有 真实性 广泛性 四 正确认识人民民主专政 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要性 新时代新内容 必须加强国防和国家机关建设 如何更好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 已载入宪法 2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1 对人民实行民主 可以调动人民投身建设的积极性 2 对敌人实行专政 保障人民民

6、主 维持长治久安 五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 文化 教育发展水平还较低 1 民主性质是关于民主的质的规定性 是指民主的阶级性 即民主为哪个阶级享有 它是国体意义上的民主 民主程度是指民主原则和民主精神实施的程度 状况和水平 它是关于民主的量的规定性 它是政体意义上的民主 同一性质的民主 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历史阶段 民主发展的程度存在着差异 民主的阶级性质 在国家政权性质没有改变之前是确定不变的 另外 民主的阶级性的转变和民主实现程度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 2 两者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 民主的阶级性质是制约民主程度的重大因素 另一方面 民主程度的发展对于

7、维护民主的阶级性质具有重大的作用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 其程度的发展实质上是强化阶级统治的一种有效手段 民主性质与民主程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点 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共产党领导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五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巩固和发

8、展民主团结 生动活泼 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 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 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 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在法制的轨道上 有步骤 有秩序地进行 我国国家职能的分类 我国的国家职能 按性质划分 按领域划分 对外职能 对内职能 社会管理职能 政治统治职能 我国的国家性质与剥削阶级国家根本不同 这决定了我国的国家职能与剥削阶级国家的国家职能存在根本区别 六 正确理解我国的国家职能 我国的对内职能 一 国家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 依法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

9、动 民主政治建设 即政治职能 为什么 保护国家 集体和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保卫人民民主和现代化建设 怎样做 依法打击及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 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维护治安和社会秩序 保护合法权益 保卫现代化建设 民主政治建设 简称 政治职能 我国的对内职能 六 正确理解我国的国家职能 二 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经济职能 为什么 我国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怎样做 经济调节 市场监督 社会管理 公共服务 我国的对内职能 执行的国家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政府 三 国家组织社会主义

10、文化建设职能 为什么 地位 对物质文明 经济建设 的反作用 保证方向 精神动力 智力支持 怎样做 宣传教育 马克思主义教育 四有新人教育 提高两个素质 科学文化建设 发展教 科 文 卫 体等事业 简称 文化职能 我国的对内职能 思想保证 组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四 搞好社会公共服务 为什么 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怎样做 治安 保护公共财物 健全保障制度 公共工程 公共设施 保护公共环境 保持生态平衡 简称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我国的对内职能 我国的对外职能 1 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 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 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

11、际环境 3 维护世界的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六 正确理解我国的国家职能 思考 下列哪些是我国的国家职能 是什么职能 公安机关在云南查获特大武装贩毒案件国家工商管理局依法检查市场食品卫生民政部通知 要求清明节期间开展文明祭祀活动我国将加强治理塔里木河国家将统一管理城市水资源05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赴德国访问学生联合会举行反日游行中方和俄方举行了 2005和平之旅 的军事演习中消协发出消费警示 儿童食品袋中有隐患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在全党进行先进性教育中共中央决定 张成寅任大连市委书记原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被一审判取死缓 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公共服务 社会公共服务

12、外二 不是国家职能 外二 不是国家职能 不是国家职能 不是国家职能 政治 国务院发通知 农民得了 猪链球菌病 要给于免费治疗 社会公共服务 2 当代国家基本政体类型 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制 总统制共和制 议会制共和制 1 政体 是指政权的组织形式 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3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国体 内容 决定政体 形式 政体反映国体 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4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我国的政体是民主共和制 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君主 国王 天皇 女王 为国家元首 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

13、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关系不同 七 正确把握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政体 选民 选民 选民 总统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议会 总统制共和制 议会 政府 总统 议会制共和制 议会 政府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政府 总理 首相 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 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不同 典型国家 美国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埃及 印尼等 典型国家 意大利 德国 芬兰 奥地利 印度 新加坡等 典型国家 英国 日本 泰国 比利时 西班牙 瑞典 挪威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不同 壹 贰 叁 国家元首 议会制和总统制共和制的异同 内容 异同 不同点 相同点 元首产生办法不同 元首的地位

14、和作用不同 元首 议会 政府间的关系不同 都是资本主义民主制 议会和元首都由选举产生 都有一定任期 拥有虚位 没有实权 既是国家元首 又是政府首脑 有实权 政府由议会组织产生 对议会负责 政府由总统组织 政府及成员不对议会负责 政府和议会相互独立 议会制共和制和议会制君主制的异同 导与练 200页 1 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采取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 2 县级及其以下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2 义务 遵守宪法和法律 保守国家机密 密切联系群众 接受选民的监督 3 法律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3 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 权利 义务 1 权利 发言 表决免责权 提

15、案权 质询权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实行差额选举和无记名投票的意义 4 我国实行的普选 既有切实的物质和法律保障 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一切重大事务 国家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 对它负责 受它监督 2 人民代表大会由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组成 八 正确认识我国的政体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 表现为 1 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 都由民主选举产生 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的监督 2 集体行使职权在法律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上 由大会充分讨论 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民主决定 真正集中和代表人民意识 3 在贯砌执行上 严

16、格实行责任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居最高地位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 修改宪法 监督宪法实施 制定 修改基本法律 行使立法权 任免权 决定权 监督权 行使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它职权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 常务委员会 1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行使国家立法权 监督国家机关工作 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决定和规定国家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常委会没有最高决定权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活动方式 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会议性质的机关 每年会议一次 每届任期五年 全国人大最高任免权 选举或罢免 国家主席 副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决定或罢免 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 国务院副总理 国务委员 各部部长 各委员会主任 审计长 秘书长 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 全国人大的最高决定权 审查和批准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国家的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改变或撤消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批准省 自治区 直辖市的建置 决定特别行政区设立及其制度 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 全国人大的最高立法权 修改宪法 制定 修改基本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