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十二中高一政治期中 .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7948411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二十二中高一政治期中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北京二十二中高一政治期中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北京二十二中高一政治期中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二十二中高一政治期中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二十二中高一政治期中 .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二十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纸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60分,每小题1.5分)1.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变化。下列属于生产关系变化的是土地变为私有财产犁的发明和使用个体劳动代替共同劳动文字的发明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关系的变化、奴隶社会的进步性。: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

2、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符合题意。:犁的发明和使用,这是奴隶社会的现象,不符合题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符合题意。: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文字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睛】1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的

3、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2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2.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盛行,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标志着私有制确立的是A. 贫富分化加剧B. 生产工具私有C. 牲畜私有D. 土地私有【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私有制确立的标志。D: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盛行,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标志着私有制确立的是土地私有,D正确。A:贫富分化

4、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但这不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A不符合题意。BC: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但直到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点睛】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3.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记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

5、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岛,送给岛上的居民一条被子。不料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了当地的每一个人。好端端的被子,顷刻间变成了用处不大的碎片,这个欧洲人对此大惑不解。其实,这样的举动反映了当地居民仍然保持着平均分配的原始习俗。这些原始习俗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氏族长的强制 当时人们的觉悟高,因此平均分配劳动产品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氏族长的强制不是根本原因,错误。:“当时人们的觉悟高”的表述与事实不符,排除。: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

6、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故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和“比较法”:1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 在认真审读背景材料、题干,明确题干要求指向的基础上,从最容易发现的错误(或正确)题肢入手,先确定其中明显错误的观点或明显正确的观点,然后将含有明显错误观点的题肢或不含有明显正确观点的题肢,从备选题肢中排除以缩小范围。 2运用“对比法”对其余题肢进行比较,确定正确选项在初步排除缩小范围后,便可以确定剩余题肢中的“相同”的选项为正确题肢,一般不必费心去分析,只需对“相异”的选项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看哪些更符合题意,以最终确定答案。4.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

7、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痼疾。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A. 产品滞销B. 生产过剩C. 工人失业D. 股价狂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ACD:产品滞销、工人失业、股价狂跌,这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而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ACD不符合题意。B: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B正确。故本题选B。【点睛】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

8、的痼疾。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 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5.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新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仍然具有现实性、借鉴性和有效性。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A. 有效需求不足B. 生产相对过剩C. 资木主义基本矛盾D. 生产的社会化【答案】C【解析】【详解】C: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仍然具有现实性、借鉴性和有效性。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

9、间的矛盾,C符合题意。ABD: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生产的社会化等,都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AB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点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直接原因:生产无线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6.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搜集了如上资料。这一主题应是A.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B. 俄国十月革命影响的探讨C. 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义D. 科学社会主

10、义理论与实践【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十月革命。A: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材料体现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与实践,A错误。B:俄国十月革命影响的探讨,这只涉及其中一幅图片的内容,不能全面体现题意,B排除。C: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义,这只涉及其中一幅图片的内容,不能全面体现题意,C排除。D: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表现,巴黎公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攻占冬宫是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幕,代表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点睛】巧解漫画类选择题,可采用“口诀”法解答。考生应牢记下列口诀:图画要看全,褒讽弄明显,题旨是什么,联系

11、课本选。“图画要看全”是指要看漫画中的人和物,把握人、物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注意漫画中的文字,注意漫画中的人、物与文字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寓意。“褒讽弄明显”,我们先弄清是褒还是贬,这对于选择有导向作用。“题旨是什么”,是指要在分析漫画的基础上,真正弄清漫画的寓意和主旨。弄清“题旨”要通过分析与综合,实现从现象到本质、从表意到寓意的飞跃。“联系课本选”,是指在具体做题时,应将题干、题肢和书本主干知识相联系,不能脱离课本知识。7.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振兴民族资本主义,引领中华民族尽快走资本主义道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再创新辉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12、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不是振兴民族资本主义,引领中华民族尽快走资本主义道路,错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再创新辉煌,这不能全面代表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排除。: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正确。故本题选D。8._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A.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中国共产党成立D. 三大改造完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A:19

13、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A不符合题意。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B正确。C: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但试题指向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不符合题意。D: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但试题指向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

14、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9.对下面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理解最准确的是A. 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B.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C.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D. 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B:图示的起点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中间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打响反对反动派的第一枪,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积极斡旋,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

15、线,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见,图示显示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B符合题意。A: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而图示正是显示中国人民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A不符合图示寓意,排除。CD:两项均只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一部分,不能全面体现图示寓意,CD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国民党方面称为“动员戡乱”,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决战;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10.如果要对学生进行新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