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94453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1 选择题:本题共12题,共48分。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是变化的B.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恒定,方向始终指向圆心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速率的变化相同2.质量为m的钢球自高处落下,以速率v1碰地,竖直向上弹回,碰撞时间极短,离地的速率为v2,在碰撞过程中,地面对钢球

2、的冲量的方向和大小为( )A向下,m(v1-v2) B向下,m(v1+v2)C向上,m(v1-v2) D向上,m(v1+v2)3.人用绳子通过定滑轮拉物体A,A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以速度v0匀速地拉绳使物体A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则物体A实际运动的速度是( )A.v0sin B.vo/cosC. vo/sin D.v0cos 4.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F,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其F一v2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 )A小球的质量为aR/bB当地的重力加

3、速度大小为R/bCv2=c时,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向上Dv2=2b时,小球受到的弹力大小2mg5.“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嫦娥三号”分三步实现了在月球表面平稳着陆。一、从100公里100公里的绕月圆轨道上,通过变轨进入100公里15公里的绕月椭圆轨道;二、着陆器在15公里高度开启发动机反推减速,进入缓慢的下降状态,到100米左右着陆器悬停,着陆器自动判断合适的着陆点;三、缓慢下降到距离月面4米高度时无初速自由下落着陆。下图是“嫦娥三号”飞行轨道示意图(悬停阶段示意图未画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上的周期小于圆轨道上的周期B“嫦娥三

4、号”在圆轨道和椭圆轨道经过相切点时的加速度相等C着陆器在100米左右悬停时处于失重状态D着陆瞬间的速度一定小于9m/s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滑块在外力F1、F2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以相同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F1、F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F1、F2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F2,P1P2B.F1P2C.F1F2,P1F2,P1P27.如图甲所示,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小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开始沿x轴正方向运动,F随物块所在位置坐标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线右半部分为四分之一圆弧,则小物块运动到2x处时的动能可表示为( )A.0 B.Fmx0(

5、1+)C. Fmx0(1+) D.Fmx0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度v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物体从静止释放到相对静止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mgvB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v2/gC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v2/2D电动机多做的功为mv2/29.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A:MB=3:2,原来静止在平板小车C上,A、B间有一根被压缩的弹簧,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A、B两物体被反向弹开,则A、B两物体滑行过程中()A.若A、B与平板车上表

6、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若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之比为2:3,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若A、B所受的动摩擦力大小相等,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若A、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则A、B、C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10.平静水面上停着一只小船,船头站立着一个人,船的质量是人的质量的8倍从某时刻起,人向船尾走去,走到船中部时他突然停止走动不计水对船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在船上走动过程中,人的动能是船的动能的8倍B人在船上走动过程中,人的位移是船的位移的9倍C人走动时,它相对水面的速度大于小船相对水面的速度D人突然停止走动后,船由于惯性还会继续运动一小

7、段时间11.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位于斜面底端A正上方的小球以初速度v0正对斜面顶点B水平抛出,小球到达斜面经过的时间为t,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小球以最小位移到达斜面,则t2v0cot/gB.若小球垂直击中斜面,则tv0cot/gC.若小球能击中斜面中点,则t2v0tan/gD.无论小球怎样到达斜面,运动时间均为t2v0tan/g12.如图所示,在倾角=30o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分别为1kg和2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和B,两球之间用一根长L=0.2m的轻杆相连,小球B距水平面的高度h=0.1m两球从静止开始下滑到光滑地面上,不计球与地面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

8、,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下滑的整个过程中A球机械能守恒B 下滑的整个过程中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 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2m/sD 系统下滑的整个过程中B球机械能的增加量为2/3J2、 实验题(共计16分,13题6分,14题10分)13.在追寻科学家研究足迹的过程中,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探究物体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受力之间关系”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该同学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滑块受到的合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_ 和_(2)如上图所示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

9、、C、D、E、F是连续的六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测出滑块的质量为M,钩码的总质量为m.从打B点到打E点的过程中,为达到实验目的,该同学应该寻找_和_之间的数值关系(用题中和图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14.在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一项是(只需填字母代号)A重物 B纸带 C天平 D低压交流电源E毫米刻度尺(2)关于本实验的误差,说法不正确的是A选择质量较小的重物,有利于减小误差B选择点击清晰且第1、2两点间距约为2mm的纸带,有利于减小误差C先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会造成较大的误差D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重物在

10、下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阻力的作用(3)某同学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图中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点,可以看做重物运动的起点,从后面某点起取连续打下的三个点A、B、C己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假设重物的质量为1.00kg,则从起点到打下点的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 J,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J(保留三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取9.80m/s2),通过计算,数值上EP EK(填“”“=”或“ (1分)重物在下落过程中有摩擦阻力或纸带与限位孔间有摩擦力(1分)。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机械能守恒。(2)15.(8分)解析:(1)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有=m(R

11、+h)(2分) 解得M=(2分)卫星在月球表面时=mg(2分) 解得g=(2分)16.(8分)设小球做圆锥摆运动的角速度为时,小球对光滑水平面的压力恰好为零,此时球受重力mg和绳的拉力T0,应用正交分解法则列出方程: 由以上二式解得:(1),所以小球受重力mg,绳的拉力T和水平面的支持力N,应用正交分解法列方程:解得:,(2),小球离开水平面做圆锥摆运动,设细绳与竖直线的夹角为,由于球已离开水平面,所以球对水平面的压力。小球受重力mg和细绳的拉力,应用正交分解法列方程:解得:,17.(8分)设A与B碰撞后,A的速度为vA,B与C碰撞前B的速度为vB,B与C碰撞后粘在一起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对A、B木块:(2分)对B、C木块:(2分)由A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