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精选模拟题小学科目二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944521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精选模拟题小学科目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精选模拟题小学科目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精选模拟题小学科目二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精选模拟题小学科目二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师资格证精选模拟题小学科目二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精选模拟题小学科目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精选模拟题小学科目二(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模拟题小学科目二1. 课外活动的基础是( )。A、校园设施B、教师引导C、学生兴趣D、个人活动答案:D2. “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答案:D3.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的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答案:D4. “教书”与“育人”是( )的关系。A、并列的B、递进的C、互补的D、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答案:D5. 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能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A、信度B、难度C、区分度D、效度答案:D6.小明性格内向,不敢向

2、他人请教问题,当他鼓起勇气和同学交流时,教师立刻对他给予表扬。教师采用的这种行为改变方法是( )。小明性格内向,不敢向他人请教问题,当他鼓起勇气和同学交流时,教师立刻对他给予表扬。教师采用的这种行为改变方法是( )。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示范法D、行为塑造法答案:A7. 5+2=0”的现象,表明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理论联系实际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D、正面启发,积极引导答案:C8. 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康德答案:D9. 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 )提出的。A、马卡连柯B、德鲁克

3、C、杜威D、布鲁纳答案:B10. 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答案:C11.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知觉答案:B12.“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德育方法中的(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德育方法中的( )。A、榜样示范法B、陶冶教育法C、实际锻炼

4、法D、品德评价法答案:B13.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这种测验是( )。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这种测验是( )。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答案:C14.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谈话法B、讨论法C、讲授法D、练习法答案:A15.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

5、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A、行动研究B、撰写日记C、观摩讨论D、案例分析答案:A16. 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儿童身心发展的互补性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答案:B17.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 )。A、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B、基础性、强制性、义务性C、基础性、普及性、义务性D、普及性、强制性、义务性答案:A18. 苏轼评价王维

6、“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A、联想B、幻想C、理想D、想象答案:D19.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C、沟通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答案:D20.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根据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 )。小明学习

7、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根据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我效能感答案:A21. 简述小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答案:解析:(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2)谈话法。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这是小学

8、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3)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4)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等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5)练习法。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特点表现在技能技巧的形成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

9、础,练习具有重复性。22. 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答案:解析: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精选教材内容。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精选的标准就是必须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即对其他领域有潜在的迁移意义的标准。(2)合理组织材料。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否则迁移效果小,甚至阻碍迁移的产生。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

10、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结合实际学科的教学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不仅可以促进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迁移的意识,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5)防止负迁移的发生。在教学中,负迁移会对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掌握知识教授的速度和难易度,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每次迁移均应使学生感到需要一定的努力,但又能够完成。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使有效迁移顺利进行。23. 简述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答案:解析:课外活动范围广泛,形式多样,按其性质可

11、分为六类。(1)科技活动。科技活动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各种科技实践性作业的活动,如制作科技小发明、制作模型、采集标本、动物小观察、小饲养、小种植等,以及举办科技知识讲座和科学家故事会、科技表演、竞赛等。(2)学科活动。学科活动是一种学科性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一般以某一学科为主题,按照学科分别组织活动,如文学作品讨论会、某学科最新动态报告、交流某学科的学习体会的经验交流会等。(3)文学艺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种类多样,包括文学、艺术和娱乐活动,它们寓教于乐,以活跃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他们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同时调剂他们的身心,保证他们精神饱满地

12、投入学习和生活。(4)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是课外活动中比较普遍、比较广泛的活动,也是学生们比较喜欢参加的活动之一。(5)社会活动。社会活动就是让学生走出学校,接触社会,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社会生活、经济建设实际状况的教育活动,一般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考察、访问以及各种无偿的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等。(6)传统的节假日活动。国庆节、儿童节、校庆日、学校文化节、暑假的夏令营活动等都是传统的节假日活动。这类活动的准备过程和活动过程都可对学生进行教育。24.李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

13、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会怎么样呢?虽然李老师没少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纸屑杂物随处可见。李老师百思不得其解。问题:(1)请你帮助分析一下,李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2)作为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李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会怎么样呢?虽然李老师没少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纸屑杂物随处可见。李老师百思不得其解。问题:(1

14、)请你帮助分析一下,李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2)作为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答案:解析:(1)原因:言行并驳。李老师虽然教育学生不要说脏话,不要乱扔纸屑,可自己却说脏话,乱扔烟蒂。“言语”与“行为”不一致,言语教育没有起到正面教育,反倒身教对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言教方法失当。“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的“管、卡、压”不行,只有言之有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敬业精神的缺失。李老师自己的言行不一致,在教育方面没有付出自己的真心诚意,得不到学生的尊重与认可,当然效果就会比较差。(2)正确方法:言行一致。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因材施教。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有理有据,用学生易懂的方式进行。全心全意。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应该做到用心,用真心诚意去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的用心良苦,改正错误,好好学习。25.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快乐的小公鸡的教学片段:师:小公鸡遇到了一个什么问题?生:怎样才能快乐。师:小公鸡的问题解决了吗?生:解决了。师:他是怎样解决的呢?生:他去问别人,问了老牛、青蛙、小蜜蜂师:他们都是怎么跟小公鸡说的呢?(学生分别把老牛、青蛙、小蜜蜂等说的话读了一遍)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公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