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二政治补考.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93727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高二政治补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高二政治补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高二政治补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高二政治补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高二政治补考.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饶县中学2019届高二年级上学期补考政 治 试 卷满分:90分 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近年来,艺术品市场发展迅猛,各类艺术品投资理财、艺术公募或者私募基金、艺术信托等新型金融产品的集中出现,引发了社会资本甚至普通民众参与艺术品投资的热潮,促进了优秀文化的传承和艺术创新发展,也增强了艺术品市场经营实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不可分离经济的繁荣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文化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A. B. C. D.2.著有道德箴言集的法国一代圣哲拉罗会富科认为,

2、智慧之于灵魂犹如健康之于身体。崇尚治身与治心和谐统一的理念启示我们A.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B.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C.必须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个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古代就已经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3.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人把国家区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产权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要把文化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和目标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A. B.

3、C.D.4.“世界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上面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A. B.C.D.5.CCTV少儿频道的公益广告有个传统节日民谣歌曲“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贴窗花点鞭炮,回家过年齐欢笑”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A.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一分为二地看待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稳定性C.传统

4、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D.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6.对于传统艺术或者前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是“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进行复制,还是“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我们无疑应该选择后者。这是因为。A.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B.继承和发展是统一的C.发展是继承的必要条件D.文化具有继承性7.“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元代文学家舒頔的这首小重端午说明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

5、的韵味A.B.C.D.8.”三星堆”历史文化璀璨夺目,神奇迷人;康定情歌传扬海内外,闻名遐迩;火把节充满诗情画意,让人流连忘返;藏羌碉楼比肩欧洲古堡,让人为之倾倒这些都是四川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这表明文化多样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民族文化是世界性文化组成部分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四川民族文化争妍斗艳、五彩缤纷A. B.C.D.9.“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李白的小桃源道出了安徽黟县乡村的独特景观,山水风物幽美,古老文化酝酿出醇厚从容的民风人情。这表明。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在教

6、育中培养起来的A. B.C. D. 清乾隆年间,土尔扈特人战胜了沙俄、哥萨克和哈萨克等军队不断的围追堵截,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承受了极大的民族牺牲,历时近半年,行程上万里,终于实现了东归壮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答19、20题10.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精神A. B.C.D.11.土尔扈特人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整体意识在中华民族得到了普遍认同和升华使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能够粉碎任何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强调了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A.B.C.D.12.“枫桥月,灞桥柳,一声珍

7、重离家走;跨四海,闯五洲,长路漫漫难回首;相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诗词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A.B.C.D.13.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A. B.C.D. 14.第五届两岸汉字艺术

8、节举行了书法篆刻作品展等系列活动,围绕“汉字艺术的当代传承”这一主题,就中国语言文字的骈俪之美、当代书法的哲学思辨等话题展开广泛讨论.两岸文化界近百人出席了开幕式.本届汉字艺术节的举办盛况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汉字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和绵延不绝的重要见证.A.B.C.D.15.在人类历史上后来居上的例子中,美国追赶英国,靠的是鼓励自由竞争、全球扩张、崇尚英雄主义的所谓“美国精神”;日本追赶美国,提出了“国土有限,文化无涯”的口号;韩国追赶日本,靠的是“无穷花精神”(无穷花的花期

9、虽然短,但它开放就开放得轰轰烈烈)。从文化生活看,这启示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16.某中学组织同学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郑成功纪念馆”时,有同学提议每人用一句诗词抒发爱国主义情怀,下列符合的是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A.B.C.D.17.端午节最早有辟邪消灾的意思,汉朝末年才加入纪念屈原的传统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有很多其他说法,如纪念伍子胥纪念孝

10、女曹娥等,但最终以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说法为主流这主要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生命力之中A. B.C. D.美国学者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写了文明的冲突一书,引起了全世界的知识界和一部分政界人士的关注。回答18题。18.亨廷顿认为,历史上的许多冲突都是人类文化差异所导致。我们应该这样评价他的观点A.夸大了文化的作用 B.否认了宗教的世俗作用C.把握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D.突出文化、反对暴力斗争的观点19.天鹅湖蝴蝶夫人海盗等一些国外名剧让许多中国观众一饱眼福和耳福。

11、而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话题也越来越热。从动画片中华小子在法国热播并获得动画大奖,到于丹心得版权被韩国人抢购,事例不胜枚举。假如以此为话题,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写一篇政治小论文,你认为比较合适的理论视角是文化交流与综合国力 文化传播与文化发展文化传媒与文化发展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A.B.C.D.20.2017年月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蒙古国家公共广播电视台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共同举办中国电视剧生活启示录观众见面会,导演夏晓昀、编剧王丽萍、主演胡歌、闫妮与蒙古观众见面,继该剧在蒙古热播后再次掀起中国影视剧热潮。生活启示录在蒙古热播推动中蒙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蒙古国

12、民众的广泛认同 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蒙古国民众的关注A.B.C.D.21.“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古城徽州改名“黄山市”近三十年,恢复原名的呼声一直不断,有人坚持“我要老地名,要敬畏文化,敬畏历史”;也有人说“新地名也用习惯了,再改回去劳民伤财,没必要”。这场“复名”之争考虑到时间短的地名不具有文化意义,应恢复旧名 既要关心文化价值又要考虑经济和社会成本 应有对历史文化地名的保护意识 应让地名设置为经济发展让路A.B.C.D.22.富有传统市井文化气息、浓缩现代市民生活乐趣的茶馆相声是津味文化的重要标志。茶馆相声的优势就在于“原汁原味、雅俗共

13、赏”,既保留了相声的原貌,又合老百姓胃口。一位相声名家指出:茶馆相声太雅了没人爱听;太俗了让人没法听。茶馆相声的发展要做到立足实践,从百姓生活中汲取营养 继承传统,注重保留茶馆形式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不同文化需求 立足于满足各类市场需求,在内容与形式上创新A.B.C.D.23.阴阳学说源自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古时的人们从生活中观察到各种对立的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等,并归纳出“阴阳”的概念。由此,中医学发展出以人体阴阳虚盛为判断疾病与治疗方向的指标。人体不同的部位,组织,以至不同的生理活动,都可划分为阴阳两类。中医阴阳学说把物质归结为物质具体形态,本质上是错误的将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进行了初步结合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实现了科学基础上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A. B. C. D.24.“已是黄昏独自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