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3.2《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二)

上传人:游客 文档编号:127936003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5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3.2《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政治:3.2《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治:3.2《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3.2《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导学案 学校 临清一中 学科 政治 编写人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政治学案 第三课 3 2 政府的责任 对人民负责 课前预习学案 一 预习目标 识记 1 政府的基本宗旨 2 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 3 公民寻求政府帮助的途径 理解 1 政府是如何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 公民如何寻找政府的帮助 分析 1 联系实际中政府的具体行为 分析政府是如何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 2 当遇到困难时 如何寻找政府帮助 3 分析判断政府是否坚持了对人民负责原则 其标 准是什么 二 预习内容 一 复习回顾 1 我国政府的性质是什么 2 我国政府履行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二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1 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1 政府的宗旨 2 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2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1 坚持 的工作态度 就是要求政府及其公职人要 为 谋利益 政府公职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 必须 不能 2 树立 的工作作风 我们的政府不断完善 提高 增强 努力使 政府的工作经得起 的检验 3 坚持 的工作方法 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全部奋斗的最高 目标 我们必须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 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的基本要求是 一方面

3、 政府要通过各种途径 利用各种群众组织 社会团体广泛 认 真对待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认真对待群众的 另一方面 还要为群众诚心诚意 尽心竭力 坚持不 懈 注意 国家性质 政府性质 政府职能 工作的宗旨与原则 三 求助有门 投诉有道 1 公民 一方面 可以从单位 社会团体等方面得到帮助 另一方面 也可以求助于政 府 学会向政府求助或投诉 2 2 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方式和途径 1 2 3 4 国家建立了 制度 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 了 途径 3 公民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的作用与意义 1 公民角度 有助于 2 政府角度 有助于 课内探究学案 一 学习目标 识记 1 政府的基本宗旨 2 政府工

4、作的基本原则 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 3 公民寻求政府帮助的途径 理解 1 政府是如何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 公民如何寻找政府的帮助 分析 1 联系实际中政府的具体行为 分析政府是如何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 2 当遇到困难时 如何寻找政府帮助 3 分析判断政府是否坚持了对人民负责原则 其标准是什么 二 学习过程 探究一 插图探究P39 毛泽东手书 为人民服务 用意是什么 图略 探究提示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 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探究二 如何区分政府工作的三个基本原则 探究三 2009 年 4 月以来 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 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 后来 世界卫 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

5、究发现 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 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 的基因片段 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 A H1N1 型流感 我国称之为甲型 H1N1 流感 随着 研究的深入 诊断技术不断改进 防治手段逐步完善 疫苗研制加速推进 国外疫情一经发布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 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全力开展防 控工作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卫生部 农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 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 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 指定定点收治医院 成立防控和救 治专家组等 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1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政府坚持怎样的工作原则 2 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 3 3 政府为什么要这么

6、做 补充材料 如何理解行政仲裁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制度 行政仲裁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都属于我国行政司法的主要内容 也是公民求助或诉讼的 重要法律途径 1 行政仲裁是指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以第三者的身份依法对其内部发生的行政争议作出 最终裁决的一种行政司法行为 通俗地说 当我们与别人的纠纷无法协调时 可以向政府申 请 2 行政复议是法定行政复议机关应行政争议特定方当事人的申请 审查对方当事人所做的 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并作出相应裁决的行政司法行为 通俗地说 当我们对政 府机关的某一个行政行为不服时 可以向其上级机关 3 行政诉讼是指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不服 向法院提起

7、诉讼 由 法院对该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通俗地说 当我们不服政府机关 的某一个行政行为时 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 三 反思总结 四 当堂检测 1 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强化对政府工作运行过程的监督 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 联系 建设廉洁 勤政 务实 高效的政府机关 山东省金乡县政府决定 在全县各级政权 机 关 和 派 驻 乡 镇 的 站 所 全 面 推 行 政 务 公 开 制 度 这 表 明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 为人民服务 依法治国 权力受到制约 A B C D 2 某市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 市长在会上承诺市政府在新的一年里要继续为群众办好 2

8、3 件实事 如增加就业 改造校舍等 这表明 市政府关心群众生活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态度 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A B C D 3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 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对人民负责原则 表现在政府工作中的许多方面 其中在工作方法上的表现是 4 A 为人民服务 B 求真务实 C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 依法 行政 4 成立行政服务中心 把过去 群众围着政府转 转变为 政府围着群众转 坚决克服了 门 难进 脸难看 话难听 事难办 的不良现象 这种做法体现了政府坚持 A 民主集中制 B 对人民负责 C 依法治国 D 法律 面前一律平等 5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

9、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要求政府通过各种途径 利用各种组织 认真对 待群众的来信来访 还要求政府 A 真抓实干 把 各项工作一步一步展开 落实好 B 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研究 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上 C 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 尽心竭力解难事 坚持不懈作好事 D 深入群众 关注民生 体察民情 尊重民意 6 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多种途径 下列属于这些途径的是 开设热线电话 设立信服部门 发展电子政务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A B C D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 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北京中南海是我国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 它正面大门的影壁上赫然写着 为人民服务

10、五 个大字 坚持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这具体表现在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为群众办一切需要办的事情 A B C D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08 分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 8 0 级强烈地震 地震发生后 国家主 席胡锦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领导同志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做好抗震救人救灾工作 据 此回答 2 3 题 2 材料表明我国政府实行 原则 A 民主集中制 B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 对人民负责 D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3 我国政府之所以要实行上题中的原则 是因为 我国政府是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的 我国政府是人民

11、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政府及其公职人员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 B C D 4 从 2008 年开始 山东省将不再对外公布考生高考成绩 以治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倾向 上海市继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后 课本作业本费也将全部免除 两地政 府做法的共同之处是 坚持科学执政 依法执政 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促进教育事 业又好又快发展 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积极履行文化职能 A B C D 5 近些年来 受错误政绩观的影响 某些地方领导热衷于搞劳民伤财 徒有虚名的 形象工 程 追求社会影响和出镜率 而不是着力解决老百姓生产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某些领

12、导 之所以热衷于搞劳民伤财 徒有虚名的 形象工程 主要是因为这些人 5 A 没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B 坚持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相结合 C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 D 没有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 6 搞那些劳民伤财 徒有虚名的 形象工程 会增加政府财政的开支 违背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会助长某些公职人员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违背了坚持从群众中来的工作方法 A B C D 二 非选择题 7 某市一些企业超标排放工业污水 居民乱扔乱倒生活垃圾 煤矿烟尘和汽车尾气造成的 混合型污染 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 水污染严重 群众呼声强烈 该市政府采取 措施 控制污染 保护环境 制定行政法规 严格执法 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增强市民环保 意识 1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 2 为什么该市政府要这么做 3 2 政府的责任 对人民负责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学案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