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九章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7934442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第九章PPT课件.ppt(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 第九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第一节动机与学习 一 动机的概述 一 动机与学习动机1 动机动机是推动有机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和动力 动机特征 1 启动性 2 方向性 3 强度 4 持久性 2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1 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远景性动机与学习活动没有直接联系 而与学习的社会意义 个人未来的前途和职业等联系 因此具有间接的特性 近景性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紧密相连 动机起源于对学习活动的直接兴趣或结果 2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学习活动或学习者自身 无需施加外力的影响 外部动机是指由学习者或学习活动以外的客观因素引发

2、的学习动力 3 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心理学家把一个学生最强烈的 最稳定的动机称为主导性动机 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动因中居于实际的支配地位 其余的动机处于从属地位 称为辅助性动机 4 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奥苏伯尔 认知内驱力 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和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 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我提高内驱力 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是一种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 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 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二 动机与目的 效果的关系1 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的关系学习目的是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学习动机

3、则是促使学生去达到那个结果的某种动因 关系表现为 首先 动机与目的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其次 动机与目的又是有区别 即作为活动动机的东西并不同时就是活动的目的 最后 动机与目的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2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一般情况是一致的动机是以行动为中介来影响效果的 3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 而是呈倒U形曲线关系 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 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 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 学习任务比较复杂而困难时 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耶基斯 多德森定律 二 中学生

4、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指个人愿意去做 去完成那些自认为很重要或很有价值的工作 并力求达到完善的一种内部动力 也就是追求成就 渴望成功的动机 成就动机由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方面构成 中学生成就动机的特点 成就价值观比较内化 动机功能的自主性明显增强 成就目标及其评价标准主要由个人决定 成就目标的诱因强度主要视自己对目标如何评价而定 达到目标的行为的发动 维持和改变主要靠自己的努力 较少依赖别人 对成就行为结果的评价 主要根据自定的标准 是以自我取向为主的成就 三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一 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成正相关 二 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密切关系是否在家庭中较早地接受独立性训练影响儿

5、童成就动机水平的重要因素 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及父母是否勤奋上进也对孩子的成就动机的影响很明显 四 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进行的 一 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 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积极思维 三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 四 适当地组织竞赛活动 五 教师对学生表扬与批评的教育作用1 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历史状况2 学生本人对表扬与批评的重视程度3 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 互相尊重对奖惩的效果有直接影响4 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公正5 表扬的作用与一定年龄密切相关 六 使学生能恰当归因 七 注意个别差异 第二节注意与感知对学习的影响一 学习的注意状态 一

6、概述注意是保持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心理因素 因为它是心理活动必不可少的 伴侣 是智力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持者 注意状态是指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学习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状态 指向是指心理活动的方向 它反映心理活动的现象是什么 体现了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集中是指心理活动的深度 它反映心理活动的深刻程度和完善程度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 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由预定的目的 在必要时还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 学生注意的组织和培养1 重视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原因和条件 第一 对学习的目的任务有明确的理解 第二 能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第三 根据目的任

7、务有计划地组织活动 使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能服从于当前的任务 教师应注意 1 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2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2 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第一 客观刺激物的特点第二 学生本身的状态 学生的需要 兴趣和对各个事物的态度 此外 学生的精神状态 对于无意注意也起很大作用 教师要注意 1 教学内容要新颖有趣 难易适当 2 教学方法要直观形象 灵活多样 3 尽量避免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 创造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的情境 4 严格遵守作息制度 防止过度疲劳 3 交替使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二 学生对教材的感知 一 概述对教材的感知 就是通过各种感知觉观察有关事物 听取言语说明 阅读文字符号等

8、 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二 如何提高感知教材的效果1 正确应用直观教学直观教学就是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感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 1 直观教学的类型及其心理依据实物直观 模象直观 语言直观 2 运用感知的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1 目的任务越明确 感知越清晰2 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 越容易被感知 遵循下面三个规律 第一 差异律 即被感知的对象必须与它的背景有所差别 通过颜色 形状 声音和强度等第二 活动率 即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 活动的对象易于被人所感知 第三 组合律 即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常常是分出对象 便于感知的重要条件 3 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 则感知更精确 全面 4 知识经验

9、越丰富 感知就越完善 迅速 5 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 则感知越深刻 6 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 也可以提高感知的效果 听觉记住15 视觉25 听觉 视觉65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1 观察力的品质及其在感知教材中的作用1 目的性2 条理性3 敏悦性4 精确性5 细微性 2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1 必须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 任务 2 在观察前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 并订出周密的计划 3 有计划 有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技能和方法 4 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 培养勤于观察的好习惯 5 利用一切机会 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6 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对观察结果进行整理

10、和总结 或者写成文字材料 第三节问题解决一 问题问题即矛盾 它是个体想做某件事 但又不能马上知道该采取哪些行动时产生的 问题包含四种成分 第一 目的第二 个体已有的知识第三 障碍第四 方法 二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通过思维重新组织若干已知的概念和规则 形成新的答案 即超越规则的简单应用 形成新的高级规则的过程 特点 首先 要解决的问题是新的 其次 解决问题是通过思维加工 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最后 问题解决是高级规则的学习活动 三 问题教学在教学中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 然后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维 利用和重新组织已知的概念和规则 形成相应的高级规则 最终达到解决问题 这就是问题为中心的教

11、学 简称 问题教学 步骤 一 提出问题第一 要符合问题情境第二 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第三 要进行必要的提示 二 解决问题第一 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认知策略 第二 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的重新组织 综合成多个规则的集合 即新的高级规则 从而解决问题 四 问题解决的理论 模式及方法步骤 一 问题解决的理论1 试误说问题解决过程是由刺激情境与适当反应之间的联结完成的 2 顿悟说 3 信息加工论信息加工论者把问题解决过程看做是信息加工系统 大脑式计算机 对信息加工处理过程 即把最初的信息转换成最终状态的信息 问题状态分为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 中间状态 由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算子构成 问题空间

12、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搜素一系列算子 利用算子使问题状态从初始状态转变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二 问题解决的模式或步骤1 杜威的五步模式杜威 我们怎样思维 1 疑难 2 分析 3 假设 4 检验和评价 5 结论 2 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 1 准备阶段 2 孕育阶段 3 明朗阶段 原型启发 4 验证阶段 3 邓克尔的范围缩小汇综模式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心理组织构成 每一个心理组织都把问题汇综成更狭小 更明朗的陈述 逐渐接近问题解决 这一过程之中包括三个阶段或层次 第一阶段 一般的范围第二阶段 功能的解决第三阶段 特殊的解决 4 纽厄尔和西蒙的信息加工模式 1 接纳者 2 处理者 3

13、 记忆 4 作用者 5 现代认知派的模式 格拉斯 1 形成问题的初始表征 2 制定计划 3 重构问题表征 4 执行计划和检验结果 五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1 客体因素 1 问题的呈现方式问题解决受到刺激模式直接产生的问题情境的影响 问题情境是个体面临的刺激模式与其已有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 知觉情境越简单 越显著 问题之间的关系越容易被直接感知到 解决问题就越容易 下图中哪种呈现方式更利于问题解决 问题 已知一个圆的半径是6厘米 请问圆的外切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 由于图a较难看出圆半径与外切正方形边长之间的关系 而图b较容易看出圆半径与正方形边长

14、之间的关系 所以人们一般在解决图a问题时出错多 解决图b问题时出错少 2 问题表征问题标准时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 它说明问题在头脑中是如何表现的 问题表征反映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下图中哪种问题的表征方式更利于问题解决 问题 用六根火柴搭建四个靠边三角形 三角形的边长等于一根火柴的长度 如何搭建 分析 图中的6根火柴是在平面上排列的 但想在平面上排成4个连接的三角形 6根火柴无法达到目的 唯一的可能是将6根火柴架成立体的 3 问题的具体性请举例说明 4 问题中提供的信息量请举例说明 2 个人因素 1 功能固着 邓克尔 德 是指一个人熟悉了一个问题的某种功能时 思维常被其惯用的用途所束缚 很难想到

15、它别的方面的功能 克服 一是依赖于个人的机智与灵活 二是依赖于个人对事物不同功能知识的掌握 问题 如何将点燃的蜡烛固定在墙壁上 问题 如何将天花板上的两根绳子抓到一起 分析 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将钳子拴在一条垂绳上 使垂绳摆动 摆动期间有时两绳间的距离缩短 被试就可以同时抓住两条垂绳 即可结在一起 实验结果发现 一般大学生只有39 3 的被试能够想到上述方法解决问题 显然 大多数被试没想到钳子可以用作摆锤 在他们看来 钳子的功能就是拔钉或剪断铁丝之类 2 心理定势简称定势 是指人们由于先前影响以最熟悉的方式作出反应的倾向或心理准备状态 3 知识储备 4 智力水平 5 认知特性 6 个性倾向性和

16、性格 气质特征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 兴趣 动机 理想 信念等它们都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 个性倾向性中 动机对问题解决的作用最明显 动机的性质与强弱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 二 解决问题技能的培养和训练1 基本条件第一 具备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并熟悉该学科所特有的逻辑推理法 第二 认知的决定因素第三 人格特性2 结合各科教学内容进行训练3 训练的程序 第四节创造性及其培养一 创造性的性质创造性指的是个人能产生独特 创新产品的个性特征或倾向 作为能力又常称为创造力 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思维能力 吉尔福特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思维 分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 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独特新信息的一种能沿不同方向进行的思维形式 请以 春夜喜雨 为题作文 请谈谈你的创作思路 分析 光直抒对春雨的喜好是不够的 要使文章深入下去 引发开去 运用发散思维 可以想到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 对台方针 可以写自己的亲人 老师 朋友对自己的关心爱护 把这些比喻为春夜喜雨 文章就有了深度和广度 吉尔福特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思维 分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 辐合思维 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