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典例精析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速直线运动(可编辑文字版)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1279203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典例精析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速直线运动(可编辑文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典例精析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速直线运动(可编辑文字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典例精析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速直线运动(可编辑文字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典例精析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速直线运动(可编辑文字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典例精析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速直线运动(可编辑文字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典例精析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速直线运动(可编辑文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典例精析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速直线运动(可编辑文字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例1.(改编题)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A. 自转中的地球B. 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C. 进行武术表演的运动员D. 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点拨】(1)质点的定义.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解析】A、B、C选项中对所研究的物体(地球、叶片、运动员),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不一样,其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研究的问题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做质点,D中火车可以看做质点.【答案】D,1.(自创题)2009年十一届全运会于2009年10月在济南举行,共有田径、体操、柔道等33个大项的比赛.下列比赛项目中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

2、是 ( )A. 在撑杆跳比赛中研究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B. 足球比赛中研究“香蕉球”的运动C. 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动作时D. 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抛出后在空中飞行时间时,【解析】撑杆跳时,若将支撑杆看做质点,则无法研究支撑杆的转动情况,A错误; 足球比赛中的“香蕉球”飞行过程中自身还在旋转,不能看做质点,B错误;跆拳道比赛中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则其动作就无法研究,C错误误;研究铅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时,不必考虑铅球的大小和形状,故铅球可看做质点,D正确.【答案】D,例2. 对参考系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不选参考系就无法研究某一物体是怎样运动的B. 参考系一定要选取不

3、动的物体C. 研究车轮边缘上一点的运动时只能以轮轴为参考系D. 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有相同的观察结果,【点拨】(1)研究物体运动必须选择参考系.(2)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3)选取的参考系不同,对物体的描述往往不同.,【解析】选择参考系其实是选择一个用来与所描述的对象进行比较的物体,显然不选参考系则无法比较,故A正确;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所描述的运动情况往往不同,故B、C、D错误.【答案】A,2.将近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看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曾经写过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具东.”诗人在描写“飞花”

4、“榆堤”、“云”“我”的运动与静止时,选取了下列哪些物体作为参考系() A.船和云 B. 榆堤和白云 C. 两岸和榆堤 D. 船和两岸,解析:诗人在描写“飞花”、“榆堤”、“满天云不动”时是以自己所乘坐的船为参考系的,“不知云与我俱东”则是以两岸为参考系来观察,看到人随船一起向东前进,天上的云也在向东运动,综上分析可知选项D正确.,答案:D,例3.关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D 物体的加速度不等于零时,速度大小一定变化【点拨】(1)v、v、a的物理意义和决定因素. (2)v

5、、v、a三者之间的关系.,解析:速度是否增大仅与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有关,与加速度大小变化无关,A错误.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B正确C错误.加速度的定义式是矢量式,即使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变化,仍然具有加速度.答案:B,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则物体一定静止C. 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 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小,速度的大小可能不断变大,【解析】物体有加速度时,其速度一定变化,但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还可能仅是速度方向的变化,故A、B错误;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D正确,与C项相反的例子如抛体运动;当速度与加

6、速度的方向相同时D项所述是可能的.【答案】D,例.下列有关速度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 ,则加速度也越大B. 某一瞬时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也为零C. 物体具有加速度时,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变D. 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错解】ABD【剖析】加速度是指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反映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其数值由合外力与质量共同决定,与速度的变化量无关.速度大,速度的变化不一定快,故A错误;某一瞬时物体的速度为零,这一瞬时速度可以有变化率,物体可以受力,可以有加速度,如竖直上抛运动的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仍为重力加速度g,故B错误;若物体

7、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物体也具有加速度,如匀速圆周运动,故C正确;加速度减小说明速度变化得慢,可以是速度增加得慢,也可以是减小得慢,故D错误.【答案】C,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例1.(2008全国)(14分)如图所示,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点拨】画出示意图设相关参量选运动过程选公式计算,【解析】满分展示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到达A点的速度为v0,通过AB段和BC段所用时间为t,则有l1= v0

8、t+ at2/2 3分l1 +12=2 v0 t+a(2t)2 /2 3分联立式得12- l1 =at2 2分3 l1 -12=2 v0 t 2分设O与A的距离为l,则有l=v20/(2a) 2分联立式得l=(3 l1 -12)2/8(12- l1). 2分,1.一物体在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的恒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v0=20 m/s,加速度大小a=5 m/s2,求:(1)物体回到出发点所用的时间.(2)开始运动后6 s末物体的速度.,【解析】(1)根据位移公式s=v0t-12at2,其中s=0,代入数据得t=8 s.(2)根据速度公式vt=v0-at,其中t=6 s,代入数据得vt=-1

9、0 m/s,物体向负方向运动.,例2.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 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 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 s.(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做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10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点拨】分析各段运动性质选全程或分段选公式列方程,【解析】分段法:把运动员的运动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如图所示.h1=1/2gt21,代入数据得t1=0.3 sh0+h1=12gt22,代入数据得

10、t21.45 s所以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t=t1+t2=1.75 s.全程法:设运动时间为t,初速度为v0,上升高度为h1,以向下为正方向,则:v0t+1/2gt2=h0 (v0)2/2g=h1 联立两式,代入数据可得t1.75 s.,2.某人在高层建筑的阳台外侧以v=20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石子.求抛出后石子经过距离抛出点15 m处所需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解析】若把石子的整个运动过程当作一个匀减速直线运动(即把上升到最高点后的自由下落阶段也包含在其中),取向上为正方向,则石子在抛出点上方的A点时,xA=15 m,在抛出点下方的B点时,xB=-15 m(注

11、意此时的位移为负值),a=-g=-10 m/s2,分别代入公式x=v0t+1/2at2可得两个方程:15=20t+1/2(-10)t2 -15=20t+1/2(-10)t2 解式可得t1=1 s,t2=3 s,解式可得t3=(2+ )s,t4=(2- )s,由于t40,所以不合题意,应舍去.这样石子从抛出经过“离抛出点15 m处”时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1 s,t2=3 s,t3=(2+ 7)s.,例.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v0=20 m/s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汽车以大小为a=4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后经8 s汽车通过的位移有多大?,【错解】s=v0t-at2/2=2

12、08 m-482 /2m=32 m.,【剖析】汽车刹车所用时间t=v0/a=20/4 s=5 s8 s,故刹车后汽车通过的路程s=v02/2a=202/24 m=50 m.【答案】50 m,第3节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例1.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的位移时间(s-t)图象如图甲所示(1)根据图甲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坐标轴上标出A、B、C、D、E各点代表的汽车的位置.(2)求出汽车在前8 h内的路程和位移大小(3)求出汽车在06 h、68 h的平均速度,【点拨】区分s-t图象v-t图象分析各段的运动情况读取各段的位移和路程,【解析】(1)物体OA段做匀速运动,段静止,BC段做匀速运动,CD

13、段静止,DE段反向匀速运动直到回到出发点,A、B、C、D、E各点代表的汽车的位置如下图:,(2)路程s=200 km , 位移x=0.(3)汽车在06 h的平均速度为v1=100/6 km/h=16.7 km/h;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同;68h的平均速度v2=100/2 km/h=50 km/h,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1.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0-2 s内的加速度为1 m/s2B. 0-5 s内的位移为7 mC. 第1 s末与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 第1 s末与第5s末的加速度方向相同,【解析】v-t图象反映的是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其斜率表示加

14、速度,A正确;图中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梯形面积表示的是0-5 s内的位移为7 m,B正确,在前5 s内物体的速度都大于零,即运动方向相同,C正确;0-2 s加速度为正,4-5 s加速度为负,方向不同.【答案】D,2.(2008四川)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84 m处时,B车速度为4 m/s,且正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 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点拨】分析运动过程列位移表达式分析位移关系求解时间,解析:设A车的速度为vA,B车原速度为vB,加速行驶时间为t,两车在t0时相遇.则sA=vAt0 sB=vBt+1/2at2+(vB+at)(t0-t) 式中t0=12 s,sA、sB分别为A、B两车相遇前行驶的路程.依题意有sA=sB+s 式中s84 m.由式可得t2-2t0t+2(vA-vB)t0-x/a=0 代入题给数据vA=20 m/s,vB=4 m/s,a=2 m/s2,有t2-24 t+108=0 式中时间t的单位为s.解得t1=6 s,t2=18 s.t218 s不合题意,舍去.因此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为6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