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概念设计三筏形基础pp稿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7917718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基础概念设计三筏形基础pp稿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地基基础概念设计三筏形基础pp稿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地基基础概念设计三筏形基础pp稿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地基基础概念设计三筏形基础pp稿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地基基础概念设计三筏形基础pp稿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基基础概念设计三筏形基础pp稿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基础概念设计三筏形基础pp稿PPT课件.ppt(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4 5 1 2 筏形基础 1 筏形基础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二类 平板型筏基使用较普遍 其优点是施工简便 且有利于地下室空间的利用 其缺点是当柱荷载很大 地基不均匀即差异沉降较大时板的厚度较大 梁板型筏基与平板型相比具有材耗低 刚度大的优点 2020 4 5 2 2 筏形基础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a倒楼盖法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简化方法 当地基比较均匀 上部结构刚度较好 且柱荷载及柱间距的变化不超过20 时可以采用 2020 4 5 3 b美国ACI AmericanConcreteInstitute 建议在柱荷载及柱距比较均匀 相邻柱的变化不超过20 上部结构为刚性时 筏形基础可采用刚性方

2、法计算 c传统的弹性地基梁板方法d数值计算方法 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 2020 4 5 4 3 构造要求筏基的构造要求与箱基有许多相同之处 设计时可以参考箱基的有关内容 a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决定了对筏基的防渗要求越来越高 但防渗问题并未很好地解决 JGJ6 99建议重要建筑采用自防水并设架空排水层方案 2020 4 5 5 b梁板式筏基的板厚不应小于300mm 且板厚与板格的最小跨度之比不宜小于1 20 对12层以上的建筑 梁板式筏基的板厚不应小于400mm 且板厚与最大双向板格的短边净跨之比不得小于1 14 2020 4 5 6 梁板式筏基底板的板格应满足受冲切承载力的要求 验算时以板格为单元

3、 用地基反力扣除底板自重作为冲切荷载 地基反力应取反力大的区域 如边角区域的反力 梁板式筏基底板受冲切承载力和斜面受剪切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可参考箱基底板的冲切和剪切计算 2020 4 5 7 c当需要扩大筏形基础底板面积时 应优先考虑沿建筑物的宽度方向扩展 对基础梁外伸的梁板式筏基 筏基底板挑出的长度 从基础梁外皮起算横向不宜大于1200mm 纵向不宜大于600mm 2020 4 5 8 d梁板式筏基的梁的截面由正截面受弯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控制 据有关资料介绍 剪切应力比弯曲应力的影响更大 因此应注意抗剪切钢筋的配置 此外 尚应验算底层柱下基础梁顶面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2020 4 5 9 e由于

4、筏形基础的实际力学状态较难分析 而且其刚度比箱形基础要小得多 因此必须重视构造要求 对于地下室底层柱 剪力墙与梁板式筏基的基础梁的连结构造一定要符合规范的规定 2020 4 5 10 f平板式筏基的厚度应能满足受冲切承载力的要求 尤其要注意边柱和角柱下板的抗冲切验算 板的最小厚度不宜小于400mm 对平板式筏基 扩大基础面积的原则同梁板式筏基 其挑出长度从柱外皮起算 横向不宜大于1000mm 纵向不宜大于600mm 2020 4 5 11 g冲切问题比弯曲和剪切问题更为复杂 对其破坏机理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至今还未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2020 4 5 12 影响筏形基础抗冲切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5、基础材料的特性与质量 包括混凝土强度和配筋率等 冲切荷载的加荷面积 形状与筏板厚度 地基土的性状与边界约束条件 2020 4 5 13 研究结果还表明 板的极限抗冲切强度在很大程度上与板的抗弯强度有关 就像柱的轴压与弯曲密切相关一样 目前 规范仅以混凝土抗拉强度作为影响冲切强度的主要因素 即仅用了混凝土的弱点 而一点也不考虑钢筋的抗力 因此计算结果是偏于保守和安全的 2020 4 5 14 当柱荷载较大 等厚度筏板的受冲切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 可在筏板上面增设柱墩或在筏板下局部增加板厚或采用抗冲切箍筋来提高受冲切承载能力 2020 4 5 15 h地下室内外墙及其厚度和首层楼板的刚度对筏基刚度

6、有显著影响 设计时应注意 筏基地下室外墙厚度不应200mm 内外墙的墙顶处也应按箱形基础那样配置两根直径 20mm的通长构造钢筋 2020 4 5 16 i从室内模型试验得知 板的边角区域是刚度和强度的薄弱环节 因此 建议无论在任何条件下 都要注意对边角区域采取加强措施 可在四角适当增加辐射状配筋 在板边缘适当增大配筋量 亦可适当增大边角区域的厚度 2020 4 5 17 j筏形基础的施工缝或后浇带等垂直接缝 应布置在剪力较小的部位 2020 4 5 18 4 高层建筑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随着地下空间利用要求日益提高 将多幢高层建筑建在一个大底盘上的建筑结构体系得到了发展 这类建筑一般设二至三层

7、地下室 埋深在10米左右 柱距为8米 筏厚一般超过2米 有的厚达3米 2020 4 5 19 大空间框架厚筏结构代替了刚度很大的箱基 这种基础设计的关键问题是其调整不均匀沉降及其承受相对弯曲的能力如何 它涉及到高层建筑主楼 地下室框架厚筏结构与地基的共同作用 影响因素多 难度大 2020 4 5 20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的博士研究生们从以下问题出发对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实例分析 1 沉降变形特征与基底反力分布规律 2 裙房及其基础是否具有扩散主楼荷载的作用 其扩散的范围有多大 3 同一个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上的塔楼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如何 2020 4 5 21

8、一些结论 a沉降和反力明显是主楼下面大 二跨裙房时的沉降曲线 2020 4 5 22 二跨裙房时的反力曲线 2020 4 5 23 双塔楼模型试验 2020 4 5 24 2020 4 5 25 双塔楼共同作用下的沉降变形曲线基本上可以看作是每个塔楼单独作用下的沉降变形曲线的叠加 2020 4 5 26 双塔楼共同作用下的地基反力可以看作是每个塔楼单独作用下地基反力的叠加 2020 4 5 27 b大型地下框架厚筏的变形与高层建筑的布置 荷载的大小有关 筏板变形具有以高层建筑为变形中心的不规则变形特征 高层建筑间的相互影响与加载历程有关 高层建筑本身的变形仍具有刚性结构的特征 框架 筏板结构具

9、有扩散高层建筑荷载的作用 2020 4 5 28 c高层建筑下的地基反力分布具线性分布特征 连同其扩散部分为一整体弯曲面 其挠度与筏板的厚度 裙房的荷载有关 其影响范围是有限的 2020 4 5 29 d任意组合的多组塔楼在同一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上时 其地基变形特征为 各塔楼独立作用下产生的变形效应通过以各个塔楼下面一定范围内的区域为沉降中心 各自沿径向向外围衰减 并在其共同的影响范围内相互叠加 地基反力的分布规律与此相同 2020 4 5 30 e由于主楼荷载扩散范围的有限性和地基变形的连续性 在通常的楼层范围内 对于同一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上的并列多塔楼 应用叠加原理计算基础的沉降变形和地基

10、反力是可行的 2020 4 5 31 f随着塔楼彼此间位置的不同以及塔楼层数的差异 对于基础筏板表现出的不规则的变形特征 在筏板设计时需要采用整体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 2020 4 5 32 g当裙房荷载不大 且筏板的变形满足要求 需要减薄筏板的厚度以节省材料时 可自主楼边缘向外一跨的位置开始逐渐减薄筏板 当筏板的变形不能满足要求 需要设置后浇带时 后浇带的位置应设在自主楼边缘向外一跨处 确保地下室裙房有一跨与主楼整浇在一起 以减少高层下的附加应力 充分发挥 共同作用的有效范围 的合理受力形式 2020 4 5 33 2020 4 5 34 3桩与桩箱桩筏基础 1 关于桩和桩基的一般规定桩的作用

11、是把建筑物的荷载传递给地基 不同桩径 不同桩长 不同形状 不同材质 不同施工方法和不同地质状况中的桩 可以提供不同的单桩承载力 也具有不同的变形特征 2020 4 5 35 按桩的荷载传递特征可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 摩擦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端承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 2020 4 5 36 a桩和桩基的构造 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10摩擦型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桩身直径的3倍 扩底灌注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扩底直径的1 5倍 当扩底直径大于2m时 桩端净距不宜小于1m 在确定桩距时尚应考虑施工工艺中挤土等效应对邻近桩的影响 2020 4 5 37 20扩底灌注桩的扩底直

12、径 不应大于身直径的3倍 2020 4 5 38 30桩底进入持力层的深度 根据地质条件 荷载及施工工艺确定 宜为桩身直径的1 3倍 在确定桩底进入持力层深度时 尚应考虑特殊土 岩溶以及震陷液化等影响 嵌岩灌注桩周边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未风化 微风化 中风化硬质岩体的最小深度 不宜小于0 5m 2020 4 5 39 40布置桩位时宜使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 2020 4 5 40 50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灌注桩不应低于C20 预应力桩不应低于C40 2020 4 5 41 60桩的主筋应经计算确定 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 8 静压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

13、不宜小于0 6 灌注桩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 2 0 65 小直径桩取大值 2020 4 5 42 70配筋长度 1 受水平荷载和弯矩较大的桩 配筋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 2 桩基承台下存在淤泥 淤泥质土或液化土层时 配筋长度应穿过淤泥 淤泥质土层或液化土层 2020 4 5 43 3 坡地岸边的桩 8度及8度以上地震区的桩 抗拔桩 嵌岩端承桩应通长配筋 4 桩径大于600 的钻孔灌注桩 构造钢筋的长度不宜小于桩长的2 3 2020 4 5 44 80桩顶嵌入承台的长度不宜 50mm 主筋伸入承台的锚固长度不宜 30d I级钢 和35d II 级钢 d 钢筋直径 当大直径灌注桩采用一柱一桩时 可设置

14、承台或将桩柱直接连接 桩 柱的连接可按 GB50007 2002 关于高杯口基础的要求选择截面尺寸和配筋 柱纵筋插入桩身的长度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2020 4 5 45 b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0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 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 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 且不应少于3根 单桩的静载荷试验 应按GB50007 2002附录Q进行 2020 4 5 46 当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卵石或其它承载力类似的土层时 对单桩承载力很高的大直径端承型桩可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桩端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试验方法应符合GB50007 2002附录D的规定 2020

15、 4 5 47 20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 可采用静力触探及标贯试验参数确定Ra值 30初步设计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根据桩长 桩径 土层状况按规范公式估算 2020 4 5 48 40嵌岩灌注桩桩端以下三倍桩径范围内应无软弱夹层 断裂破碎带和洞穴分布 并在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应无岩体临空面 当桩端无沉渣时 桩端岩石承载力特征值 应按下式汁算或按GB50007 2002附录H用岩基载荷试验确定 fa rfrk 2020 4 5 49 fa rfrk式中fa 岩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 frk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kPa 可按GB50007 2002附录J确定 r 折减系数 根据岩

16、体完整程度以及结构面的间距 宽度 产状和组合 由地方经验确定 无经验时 对完整岩体可取0 5 对较完整岩体可取0 2 0 5 对较破碎岩体可取0 1 0 2 折减系数值未考虑施工因素及建筑物使用后风化作用的继续 对于粘土质岩 在确保施工期及使用期不致遭水浸泡时 也可采用天然湿度的试样 不进行饱和处理 2020 4 5 50 c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取决于桩的材料强度 截面刚度 入土深度 土质条件 桩顶水平位移允许值和桩顶嵌固情况等因素 应通过现场水平载荷试验确定 必要时可进行带承台桩的载荷试验 试验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2020 4 5 51 d当作用于桩基上的外力主要为水平力时 应根据使用要求对桩顶变位的限制 验算桩基的水平承载力 当外力作用面的桩距较大时 桩基的水平承载力可视为各单桩的水平承载力的总和 当承台侧面的土未经扰动或回填密实时 应计算土抗力的作用 当水平推力较大时 宜设置斜桩 2020 4 5 52 e当桩基承受拔力时 应对桩基进行抗拔验算及桩身抗裂验算 f桩身混凝土强度应满足桩的承载力设计要求 2020 4 5 53 g对以下建筑物的桩基应进行沉降验算 10地基基础设计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