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的生活化教学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87092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物理的生活化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物理的生活化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物理的生活化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物理的生活化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物理的生活化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物理的生活化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物理的生活化教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物理的生活化教学 物理来源于生活,但物理知识比较抽象,生活现象比较直观,在物理教学中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原理结合生活体验进行授课,是物理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关键.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所以要实现物理教学生活化,就应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一、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制约因素 1.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从重学术教育转向重普及教育,将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完善学科建构

2、上,容易导致学习内容偏、难、繁、旧.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本位,教学形式容易侧重于知识的灌输,从而减弱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课程产生畏难情绪. 2.教学内容偏离生活实际 教育是生活的源泉,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实际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作为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教学内容要回归生活实际才符合现代教学的价值取向.但从教学实践来看,不少教学内容已经严重滞后于现代科技的发展,显得陈旧和单一,脱离丰满的生活实际. 3.教学模式制约学生发展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课堂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班级授课制,从课堂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而言,各环节均偏于知识灌输,而轻视能力培养.旧有教学模式,

3、制约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制约了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二、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1.课堂导入贴近生活 物理即生活,生活即教学.日常生活现象蕴含着大量的物理知识和物理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入课堂,创设学生熟知并感兴趣的物理情境,可以使学生对物理课堂产生亲切感,进而感知到课堂的活力和物理学科的魅力.在导入液化现象时,我先问同学:初冬的窗户变模糊是什么原因?学生回答说窗户上有水雾了,我顺势询问:水雾形成在窗户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有时窗户上是水珠,有时又是冰花呢?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却怔住了同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欲望. 2.探究活

4、动体验生活 以生活体验为主的教学活动强调“以人为本”,倡导“以活动体验生活、以活动促进发展”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提升.因此,设计体验式教学活动,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究,发现、思考、探究、总结,引导学生走进奇妙的物理世界,探索物理奥秘. 讲授分子间引力的时候,我设计了三个体验式活动,体验活动一是将两个光滑的铅块压紧然后挂上重物,学生小心翼翼地挂上十个钩码铅块竟然没有掉落;体验活动二是将烧杯中装满水,然后不停的往水中加大头针,直到有水溢出.在水中加了50多个大头针以后,只见水面突起的弧度越来越大,但未见有水溢出;体验活动三是用铁丝弯折一个圆圈,在圆圈的中间系上了一个较松的细棉线,将

5、铁圈放入肥皂水中,看到铁圈中间形成一个完整的肥皂膜,用针将左边的泡沫戳破,棉线在分子引力的作用下被拉向右边.探究式的体验活动,利用生活中简单易得的实验工具,这种化繁为简、返璞归真的教学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真实性,体会到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知识的应用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尽可能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声音不仅是人类交流的主要主要途径,同时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如不回

6、头就能知道后面讲话的人是谁,这是因为人发声的音调、响度都可以变化,但音色不变.灌开水的时候,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变高了就知道水要满了,那是因为空气柱长度变短了,音调变高.热学知识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比如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可以做汽车制冷剂,夏天看到水缸的外面有大量水珠,这是下雨的前兆.作为力学知识的应用,重锤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原理来工作的.小轿车的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是光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是防止车内物体在玻璃上成像干扰司机的判断.人类进入电气化社会以后,电学的应用无处不在,小到照明用的手电筒大到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如果没有了电,人类社会将会倒退,丰富多彩的生活也将黯然失色. 4.

7、作业设计回归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自觉地生活才能踏进更高的境界.”设计贴近生活的物理作业,让学生的作业回归“生活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促进终生发展的有效举措. 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而布置生活化作业又是对课堂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在噪声这一节我提醒学生做个有心人,寻找身边的噪声来源并想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水资源这一节,我让学生回去观察家庭中存在的浪费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在光污染这一节,我告诉学生身边的污染源很多,有些是人们有意为之,有些则是无意之举,请写出调查报告.近年来,用电事故不断发生,给受害者本人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讲述安全用电这一节时,我要求学生寻找家庭电路中存在的用电隐患,同时向家长传授安全用电知识. 如果物理课堂是土地,“生活物理”教学就是植根于这片土地的耕种方式.生活和物理结伴同行才能让知识像野草一样自由生长,才能让学生在“生活物理”课堂中自由地探索、自由地发挥、自由地成长.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善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才能使课堂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物理教学更加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