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2018年单元测试卷(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86918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2018年单元测试卷(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2018年单元测试卷(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2018年单元测试卷(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2018年单元测试卷(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2018年单元测试卷(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2018年单元测试卷(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2018年单元测试卷(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机械运动2018年单元测试卷(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6题,总分48分)1(3分)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5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50cmC从三楼走楼梯到一楼的时间大约是5minD一同学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2(3分)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寒来暑往B行云流水C斗转星移D龙腾虎跃3(3分)汽车速度是36km/h,短跑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4(3分)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

2、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8秒,甲车的路程是1.2米B经过8秒,甲车在乙车前面0.6米C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D乙车的速度是0.1m/s5(3分)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船和岸C山和船D风和岸6(3分)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大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时间t越大C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D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st决定但与s,

3、t的大小无关7(3分)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华做变速直线运动,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秒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不同8(3分)如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图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ABCD9(3分)某同学先后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2.61cm、2.58cm、2.58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2.58cmB2.57cmC2.576cmD2.577crn10(3分)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

4、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它们的时间之比为()A1:1B9:4C3:2D2:311(3分)某人在公路上由北向南行走,一辆汽车由他身后向他前进的方向疾驶而过,那么这个人相对汽车的运动是()A向南运动B向北运动C由北向南运动D无法判断12(3分)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它在第4s内的速度()A2.5m/sB20m/sC5m/sD8m/s13(3分)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A等于4m/sB等于4.2m/sC等于5m/sD等于3m/s14(3分)我们观看百米赛跑时,判断谁跑得快的根据是()A

5、速度的大小B跑完相同的距离需要时间的多少C在相同的时间内,跑过的距离的长短D跑过相同的距离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15(3分)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16(3分)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4.5cm=14.5102=0.145mB14.5cm=14.5cm102m=0.145mC14.5cm=14.5(100m)=0.145mD14.5cm=14.5102m=0.145m二、填空与实验(每空2分,共32分)17(8分)单位换算:2.5km=_mm

6、,31012nm=_m,108km/h=_m/s,6m/s=_km/h。18(4分)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是_,停表的读数是_s。19(20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的基本原理是_,需要的测量工具为_和停表。(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cm;tBC=_s;vAB=_m/s;vBC=_m/s。(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_,是在做

7、_运动。(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选填“大”或“小”)。(6)实验中B点放一块档板的作用是_。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20(10分)小马的外婆在外地,端午节小马和爸爸坐火车一起去探望。他们所坐火车长为360m,当火车通过一条隧道时速度为72km/h,如图所示。小马测得火车全部在此隧道内运行的时间为72s假设火车一直匀速行驶,求:(1)这条隧道有多长?(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多少时间?21(10分)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

8、求:(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机械运动2018年单元测试卷(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6题,总分48分)1(3分)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5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50cmC从三楼走楼梯到一楼的时间大约是5minD一同学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解答】解:A、洗澡水的温度一般在50左右,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从三楼走楼梯到一楼的时间大约是1min,该选

9、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一同学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m/s,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2(3分)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寒来暑往B行云流水C斗转星移D龙腾虎跃【解答】解:A、寒来暑往,是气温的变化,不是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B、行云流水,云和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C、斗转星移,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D、龙腾虎跃,龙和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A。3(3分)汽车速度是36km/h,短跑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

10、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解答】解: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m/s=3.6km/h,汽车的速度是36km/h,运动员的速度是10m/s=36km/h;因为1min=160h,所以自行车速度为:v=st=0.6km160h=36km/h;故三者的速度都等于36km/h;大小相等。ABC错误,D正确。故选:D。4(3分)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8秒,甲车的路程是1.2米B经过8秒,甲车在乙车前面0.6米C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D乙车的速度是0.1m/s【解答】解:A、由图可知,经过8秒,甲车的路程是1.6米,故A错误;B、经过8s

11、,甲车行驶的路程为1.6m,乙车行驶的路程为0.8m,所以甲在乙前面1.6m0.8m=0.8m处,故B错误;CD、甲的速度v甲=s甲t=1.6m8s=0.2m/s;乙的速度v乙=s乙t=0.8m8s=0.1m/s,故C错误,D正确。故选:D。5(3分)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船和岸C山和船D风和岸【解答】解: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山相对于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山是运动的;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故选

12、:B。6(3分)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大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时间t越大C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D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解答】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无关。而选项A、B、C中的说法属于不能真正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故选:D。7(3分)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华做变速直线运动,

13、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秒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不同【解答】解:AB、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C、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明通过的路程比小华长,所以小明跑得较快,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两人跑的全程都为40m,而且他们所用的时间都为8s,所以他们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相同,都为5m/s,故D错误。故选:C。8(3分)如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图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ABCD【

14、解答】解:由st图象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物体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它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图示各vt图象知:图象B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A图象中时间不变而速度变化,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图象错误;C图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与st图象不符;D图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与st图象不符;故选:B。9(3分)某同学先后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2.61cm、2.58cm、2.58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2.58cmB2.57cmC2.576cmD2.577cr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