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第一轮复习 质量与密度复习课件.ppt.ppt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867627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第一轮复习 质量与密度复习课件.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考第一轮复习 质量与密度复习课件.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考第一轮复习 质量与密度复习课件.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考第一轮复习 质量与密度复习课件.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考第一轮复习 质量与密度复习课件.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第一轮复习 质量与密度复习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第一轮复习 质量与密度复习课件.ppt.ppt(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和密度复习 两个仪器 两个物理量 密度 质量 知识框架 天平 量筒 量杯 质量 定义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 它不随物体的 和而改变 单位及换算 Kg 国际单位 质量的测量 测量工具 天平的结构与使用 知识网络 属性 t g mg 形状 物态 所处的空间位置 一 质量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 它不随物体的形状 物态 所处的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1 2kg的铁块完全熔化为铁水 其质量为 当这铁水全部浇铸成一铁球 其质量为 将这铁球带到月球上时 其质量为 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2kg 2kg 2kg 2 一根铜棒 在下列各种情况下 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A 把铜棒

2、加热到100 B 把铜棒轧成一张薄铜板C 宇航员将铜棒带上月球D 用锉刀对铜棒进行加工 D C 3 一壶冷水的质量是2 5kg 放在炉子上烧开后称得其质量为2 4kg 这是因为 A 由于温度升高了 所以其质量变小了B 质量不会变小肯定是称量错了C 质量变小是因为水在烧开的过程中 部分水汽化的结果D 以上说法对都不对 4 夏天 在天平左盘中放一敞口玻璃杯 杯中有一冰块 右盘中放有一定质量的砝码 这时天平是平衡的 过了几分钟后 天平失去了平衡 天平向 倾斜了 原因 左边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左盘冰块会液化 二 单位 国际单位 千克 kg 常用单位 吨 t 克 g 毫克 mg 案秤 杆秤 质量的测量工具

3、 磅秤 物理天平 实验室常用的质量测量工具 托盘天平 天平的使用 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平衡螺母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左盘镊子右盘加减砝码游码的位置 天平的使用方法 例1在 用天平称物体质量 的实验中 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 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 这时应该 A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 向右移动游码 称量过程中注意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D 例2 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操作情况如图所示 其中的错误是 1 2 3 他直接用手拿砝码 没有做到左物右码 测量前游码没有归零 例3 一位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

4、天平称量某种物体的质量时 将砝码放在了左盘 盘内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 物体的质量应为 A 58 8gB 58 2gC 55 6gD 58 4g c 例4 若在调节天平时游码没有放在零刻线处 用这架天平称量物体时 称量结果将比物体质量的真实值 若调节平衡的天平使用已磨损的砝码称量时 测量结果将比物体质量的真实值 填 偏大 或 偏小 偏大 偏大 1 在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时 某同学分别用甲 乙两种液体做实验 测得的结果如下 分析实验次数 和 和 和 可得结论 分析实验次数可得结论 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质量不同 分析两种液体各自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 可得结论 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同种物质

5、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1和4 2和5 3和6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密度 1 定义 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叫做组成物体的这种物质的密度 3 公式与单位 4 密度的测定 5 密度知识的应用 2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它决定于物质的 国际单位 如何测定固体的密度 求质量 m V 鉴别物质 求体积 知识网络 特性 种类和状态等 如何测定液体的密度 原理 器材 常用单位 kg m3 g cm3 1g cm3 1 103kg m3 纯水的密度是多少 水 1 0 103 m3 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表示 体积是一立方米的水 质量是一千千克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即 1 物

6、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 体积 形状等无关 2 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等有关 密度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m v 3 对于同种物质 密度是相同的 不同的物质 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小结 类型题总结 一 密度概念的理解 根据公式 m V 对于不同物质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与m成正比 与 成反比 与m成正比 与 成反比 与m 无关 2 工人使用氧气瓶内的氧气进行气焊的过程中 以下有关瓶内氧气的物理量中 不变的是 A 质量B 体积C 密度D 以上都是 D B 3 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 当气体的体积被压缩时 其质量 体积 密度将 质量减小 体积减小 密度不变 质量不变 体积减小 密度变大 质量

7、增大 体积减小 密度变大 质量减小 体积减小 密度变大 4 探究性学习课题小组 在教师的指导下 完成了 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 的研究 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 根据这个图线 说明水的温度从8 C降低至2 C A 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B 水的密度保持不变C 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D 水的密度一直变大 B C 质量相等问题 冰的密度是0 9 103kg m3 一块体积为100cm3的冰熔化成水后 质量是 g 体积是 cm3 135g的水结成冰后 质量是 kg 体积是 cm3 90 90 0 135 150 体积相等问题 1 最多只能装 kg酒精的瓶子 一定不能装下 kg的 水银 盐水 水 酒精 汽油 水

8、汽油 水银 盐水 B 2 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克 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克 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200克 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空心 实心问题 质量相等体积相同的空心铜球 铁球和铝球各一个 铜 铁 铝 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球是 A 铜球B 铁球C 铝球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A 二 实验 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 量筒 烧杯 水 待测物体 量筒的使用 测量前 读数时 观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 视线应与液面的凹面相平 实验一 如何测固体 如小石块 的密度 1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 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 测出水的体积V1 3 将系好细线的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

9、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实验步骤 4 石块的密度 实验表格 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二 如何测液体的密度 1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 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 测出液体的体积V 3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 实验步骤 4 液体的密度 实验表格 1 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 在调节天平时 发现指针如图1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 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 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 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 天平平衡时 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2所示 矿石的质量是 g 矿石放入量筒前 后 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13所示 矿石的体积是 cm3 由此可知 矿石的密度 kg m3 左

10、 73 4 20 3 67 103 实验题 1 用盐水选种需用密度为1 1 103kg m3的盐水 现配制了500mL的盐水 称得它的质量为0 6kg 这样的盐水是否合乎要求 如果不合要求 应加盐还是加水 加多少 练练看 解 1 配制盐水的密度为 m V 1 2 103kg m3 1 1 103kg m3 这样的盐水不合要求 应加水 2 设加入水的体积为V水后能使盐水的密度达到1 1 103kg m3 混 m总 V总 1 1 103kg m3 解得V水 0 5 10 3m3 500cm3 500mL所以应加500mL的水 才能使该盐水密度符合要求 一个铝球 它的体积是500cm3 质量是540

11、g 你怎样鉴别它是否是实心的 已知铝的密度为2 7 103kg m3 请讨论三种办法 比较质量法 假定铝球是实心的 计算铝球质量是1350g 因为1350g 540g 判定该铝球是空心的 比较体积法 质量是540g的实心铝球计算体积应是200cm3 因为200cm3 500cm3 判定该铝球是空心的 比较密度法 用质量比体积可以得到该球的平均密度是1 08g cm3 因为1 08g cm3 2 7g cm3 判定该铝球是空心的 三种办法思路 12 5g cm3 12 5 103kg m3 19 3 103kg m3 解 答 这枚金牌可能是空心的 也可能不是纯金的 判断物体是否实心可有多种方法 方法一 比较密度法 有一枚体育运动会颁发的金牌 先用天平称得它的质量为25g 再用量筒测得其体积为2cm3 通过有关计算说明这枚金牌是否是纯金制成的 纯金密度是19 3 103kg m3 假定物体是实心的 计算2cm3的金质量是 判定该铝球是空心的 质量是25g的实心金币球计算体积应是 1 3cm3 因为1 3cm3 2cm3 判定该铝球是空心的 判断物体是否实心的三种办法 m V 19 3g cm3 2cm3 38 6g 因为38 6g 25g 方法三 比较体积法 方法二 比较质量法 结束曲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困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