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高考word版理综试卷及答案完美版.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855925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北京高考word版理综试卷及答案完美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4年北京高考word版理综试卷及答案完美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4年北京高考word版理综试卷及答案完美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4年北京高考word版理综试卷及答案完美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4年北京高考word版理综试卷及答案完美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北京高考word版理综试卷及答案完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北京高考word版理综试卷及答案完美版.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 机密考试结束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北京卷)本试卷共15页,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试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

2、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 通过的物质B生物膜对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4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该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

3、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性B毒性过强不利于毒性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5在的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的是A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B用斐林(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C大鼠神经细胞的培养D制备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固体培养基6 下列试剂中,标签上标注和的是ABCD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BNaCFeDAl 8下列电池工作时,在正极放电的是A锌锰电池B氢燃料电池C铅蓄电池D镍镉电池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氨水

4、的为11:B将Na块投入水中,产生气体: C将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DAl片溶于溶液中,产生气体: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氯丁烷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和C用溶液不能区分和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11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中现象,不能证实中反应发生的是中实验中现象A铁粉与水蒸气加热肥皂水冒泡B加热和混合物酚酞溶液变红C固体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的溶液褪色12一定温度下,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02468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

5、忽略不计)A的平均反应速率:B的平均反应速率:C反应至时, D反应至时,分解了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14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和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ABCD15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2两点的场强相等B1、3两点的场强相等C1、2两点的电势相等D2、3两点的电势相等16 带电粒子、 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运动的

6、半径大于运动的半径。若的电荷量分别为,质量分别为、,周期分别为、 ,则一定有A B C D 17 一简谐机械横波沿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周期为, 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2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时质点的速度比质点的大B 时质点的加速度比质点的小C 图2可以表示质点的振动D 图2可以表示质点的振动18 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 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 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 在物

7、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 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19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2

8、0以往,已知材料的折射率都为正值()。现已有针对某些电磁波设计制作的人工材料,其折射率可以为负值(),称为负折射率材料。位于空气中的这类材料,入射角与折射角依然满足,但是折射线与入射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此时折射角取负值)。现空气中有一上下表面平行的负折射率材料,一束电磁波从其上表面射入,下表面射出。若该材料对此电磁波的折率,正确反映电磁波穿过该材料的传播路径的示意图是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80分)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21(18分)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1)应该选择的实验电路是图1中的 (选项“甲”或“乙”)。(2)现有的电流表(0

9、0.6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以下器材;A电压表(015V)B电压表(03V)C滑动变阻器(050)D滑动变阻器(0500)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3)某位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5组数据的对应点已经标在图2的坐标纸上,请标出余下一组数据的对应点,并画出图线。序号123456电压()电流()(4)根据(3)中所画图线可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 ,内电阻 。(5)实验中,随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电压表的示数及干电池的输出功率都会发生变化。图3的各示意图中正确反映关系的是 。22(16分)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

10、,小滑块和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无初速释放,与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沿桌面滑动,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和的质量相等;和整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取重力加速度,求: 碰撞前瞬间的速率; 碰撞后瞬间和整体的速率; 和整体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23(18分)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行规律与地上物体运动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用弹簧秤称量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小物体的重量,随称量位置的变化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已知地球质量为,自转周期为,万有引力常量为,将地球视为半径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不考虑空气的影响。设在地球北极地面称量时,弹簧秤的读数是。 若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处称量,弹簧秤

11、读数为,求比值的表达式,并就 的情形算出具体数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若在赤道地面称量,弹簧秤读数为,求比值的表达式。 设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圆周轨道半径、太阳的半径和地球的半径三者均减小为现在的,而太阳和地球的密度均匀且不变,仅考虑太阳和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现实地球的1年为标准,计算“设想地球”的1年将变为多长?24(20分)导体切割磁感线的的运动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认识。如图所示,固定于水平面的形导线框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直导线在与其垂直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在导线框上以速度做匀速运动,速度与恒力方向相同,导线始终与导线框形成闭合电路,已知导线电阻为,其长度恰好等于平

12、行轨道间距,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忽略摩擦阻力和导线框的电阻。(1)通过公式推导验证:在时间内,对导线所做的功等于电路获得的电能,也等于导线中产生的焦耳热;(2)若导线的质量、长度,感应电流,假设一个原子贡献1个自由电子,计算导线中电子沿导线长度方向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下表中列出一些你可能会用到的数据):阿伏伽德罗常数元电荷导线的摩尔质量(3)经典物理学认为,金属的电阻源于定向运动的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即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的剩余部分)的碰撞。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给出一个合理的自由电子的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求出导线中金属离子对一个自由电子沿导线长度方向的平均作用力的表达式。25(17分)顺丁橡胶、

13、制备醇酸树脂的原料以及杀菌剂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iii(1)的名称是_(2)反应I的反应类型是(选填字母)_a加聚反应b缩聚反应(3)顺式聚合物P的结构式是(选填字母)_a b c (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1完全转化成所消耗的质量是_(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6)的某些同分异构体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也能生成和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26(14分)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和.如下图所示. 中,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 中,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比较的大小关系:_.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 中,降低温度,将转化为,再制备浓硝酸已知: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与,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_. 中,电解制备,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需补充物质,是_,说明理由:_.27(12分)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