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危险化学品安全常识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855653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危险化学品安全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常见危险化学品安全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危险化学品安全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危险化学品安全常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危险化学品安全常识,防护及应急措施一、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按我国目前已公布的法律、标准,国标有: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每一类又分为若干项。即第一类:爆炸品,爆炸品在国家标准中分五项,其中三项包含危险化学品,另外两项专指弹药等。 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 2: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 3: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它分三类 1:易燃

2、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乙炔,甲烷等; 2: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气等; 3:有毒气体,如氯(液化的)、氨(液化的)等。在咱们单位用得最多的就是氧气和乙炔,乙炔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搬运时要注意: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使用时要注意几点:1、氧气瓶、乙炔瓶的阀、表均

3、应齐全有效,紧固牢靠,不得松动、破损和漏气。氧气瓶及其附件、胶管和开闭阀门的扳手上均不得沾染油污。 2、氧气瓶应与其易燃气瓶、油脂和其他易燃物品分开保存,也不宜同车运输,氧气瓶应有防震胶圈和安全帽,不得在强烈阳光下暴晒,严禁用塔吊或其他吊车直接吊运氧气或乙炔瓶3、乙炔胶管、氧气胶管不得错装,乙炔胶管为黑色,氧气胶管为红色。 4、氧气瓶与乙炔瓶储存和使用时的距离不得少于5米,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或割炬(焊炬)间距离不得小于10米。 5、点燃焊(割)炬时,应先开乙炔阀点火,然后开氧气阀调整火焰,关闭时先关闭乙炔阀,再关闭氧气阀。 6、工作中如发现氧气瓶阀门失灵或损坏,不能关闭时,应让瓶内的氧气自动

4、跑尽后再行拆卸修理。7、工作完毕后,应先关氧气瓶后关乙炔瓶,拆下氧气表、乙炔表,拧上气瓶安全帽。 8、作业结束后,应认真检查操作地点及周围,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当发生容器泄漏起火,马上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要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第三类: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它分三项。 1:甲类危险液体,即闪点28的液体,如汽油、甲苯、甲醇、丙酮等.2:乙类危险液体,即闪点28,且60的液体,煤油、丁醇等;3:丙类危险液体,即闪点60的液体,如柴油,乙醛等; 闪燃

5、是可燃液体的特征之一。各种液体表面都有一定量的蒸汽存在,蒸汽浓度取决于液体的温度。同一种液体温度越高,蒸汽浓度越大。当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遇到火焰(及点火源)即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叫闪燃。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闪点。 当可燃液体温度高于闪点时,随时都有被点燃的危险。因此,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根据在咱们单位用得最多的就是工业酒精和香蕉水 ,工业酒精就是甲醇,遇热、明火或氧化时易着火。香蕉水(banana oil)又名天那水(thinner),主要成分是二甲苯,挥发性极强易燃易爆有毒。主要用作喷漆的溶剂和稀释剂。在许多化工产品,涂料,黏合剂的生产过程中也要用到香蕉水做溶剂

6、。这两种有机溶剂一般都有比较强的渗透性.最好配戴手套!操作时带护目镜。手皮肤接触到会有脱脂作用,皮肤会干燥,严重时会皲裂. 吸入香蕉水,尽管有芳香的味道但是非常有害. 短时间吸入高浓度会觉得眼鼻刺激感,流泪. 工业酒精和香蕉水比较,香蕉水的危险性更大一些,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到明火源引起着回燃。若遇到高热度体内压力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具有爆炸的危险,所以要小心,切不可马虎大意。 接触这些化学溶液应急处理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如有不适感,马上就医。 这一点大家

7、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接触化学溶液很危险,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我以前工作中就有亲身体验。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灭火方法: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按它的燃烧特性分为三类 1:易燃固体,指自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红磷、硫磺等。 2: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的物品,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3: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

8、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就能燃烧或爆炸。如金属钠、氢化钾等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按其组成分为两项。1:氧化剂,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2: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是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区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截至16号死亡人数112人,失联95人其中85个消防官兵,炸没了。当时发生爆炸的地点存放着硝酸钾、硝酸钠等硝酸盐物质就

9、属于这类强氧化物(硝酸钾+硫磺+木炭=黑火药)。这些固体氧化剂遇热、碰撞都容易爆炸。(目前爆炸原点已被炸成一个巨大的坑,坑内有大量液体,深度未明)。这是网上的原话,从航拍看非常大,第二次爆炸近震震级约2.9级,相当于21吨TNT,等值换算第二次爆炸的能量则接近于46个战斧式巡航导弹落地爆炸 第六类:毒害品,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液体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等。 第七类:放射性物品,它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国家还另外有专门的“条例”来管理; 第八类: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和液体。这类物质按化学性质分三项 第一项: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第二项: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硫氢化钙等; 第三项:其它腐蚀品,如二氯乙醛、苯酚钠等。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安全观念。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