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2014年高中物理 2.5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2785324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江门市2014年高中物理 2.5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江门市2014年高中物理 2.5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江门市2014年高中物理 2.5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江门市2014年高中物理 2.5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江门市2014年高中物理 2.5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江门市2014年高中物理 2.5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江门市2014年高中物理 2.5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华侨中学 2014 年高中物理 2.5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 1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进行分析 。3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了解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4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5初步了解探 索自然规律的科 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实验探究,从探究物体下落快慢与质量的关系开始,接着探究物体自

2、由下落的运动规律和加速度,直到最后利用自由落体规律探究生活中一些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 科学探究方法:1会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的探究方法。2会利用实验数据分析并能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的方法。3善 于进行观察,并能独立思考或与别人进行讨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指导学生探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2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自由落体。23培 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敢于积极探索并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二、教学重点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

3、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牛顿管、小纸片、打点计时器、铁架 台、纸带、质量不同的重物等。五、课时安排 1 课时。六、教学内容知识概要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反思3一、课前准备按课本图 24-1 要求,提供打点计时器等器材,让学生于课前先行探究重物自由下落时的运动规律。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出组长,要求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探究重物做自由落体时的运动规律。要求学生记录相关实验实据,以便课上进行交流。提示学生:1若重物做的是匀变速运动,请测 出重物的加速度;2请思考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来减少误差?这节课要求学生探究的实

4、验较多,如果都在课上完成,只花 1 课时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果把这个实验改成演示实验,则效果将大打折扣,学生很难亲身体验到“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运动”,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不利。学生在课前完成该实验,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研究该实验所用的方法,在前几课中已很好地学过。所以,为了突出“探究”,课前让学生做一做,非常必要。(因人而异)二、新课内容(一)自由落体运动概念的学习1小实验引入新课:观 察硬币和纸片的下落快慢。2回顾历史,进一步引发学生猜想。用这个小实验激励学生猜想:物体下落快慢是不是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大小?用多媒体播放录像短片,并问学生:重球和轻球哪个先落地?等学生回答后,再引导

5、学生观察录像短片中两个球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观察抽去空实验现象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下面激起学生的认知矛盾做准备。两个球同时落地,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矛盾,正好激起学生的疑问和猜想:物体下落快慢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让学生观察演示实4录像短片:比萨斜塔实验。3“牛顿管”实验。4月球上的实验。气的玻璃管中金属片和羽毛同时从静止下落时的快慢是否相同。教师讲述 1971 年美国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将锤子和羽毛同时释放,它们同时落在月球表面的故事。验,借助实验事实验证自己的猜想正确与否,并做出初步的结论:物体下落快慢与轻重无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6小实验:什么情况下可以忽略空气

6、阻力?(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上面几个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什么叫自由落体运动。然后再指导学生分析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必备条件:只受重力、初速度为零。让学生裁两张大小不同的纸片,保证他们质量不同。叫学生把两纸片揉成紧紧的小纸团,然 后从同一水平高度释放,观察哪个纸团先落地。适时总结,激励学生猜想:同学们,刚才大家都看到了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请你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说说或猜猜自由落体有何运动特征?激励学生设计探究 的方案:怎样去验证你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能让学生建立“表象”,此时再引入概念,学生才能真正构建和理解概念。事半功倍。让学生体验:由于小纸团受到的空气阻力较

7、小,所以同时落地,即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由此推广到其他类似情况 ,学生较容易接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猜想能力。学生多数都是用课本中提供的方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评价他们在实验中的优缺点,揭示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样将5(三)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学习们的猜想呢?引导学生在上述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在实验中所测得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总结出规律。告诉学生在表中查到的苏州地区重力加速度,让他们与自己的测量结果对比。非常有利于本课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由于在同一地点,不同学生使用不同重物测得的加速度都很接近,所以学生很容易发现其中规律。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四)学习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五)思维

8、训练1在现实中,雨滴大约在 1.5 km 左右的高空形成并开始下落,计算一下,若该雨滴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遇到过这样快速的雨滴吗? 据资料显示,落到地面的雨滴速度一般不超过 8 m/s.为什么它们的差别会这么大?2课本 P47 第 4 题(附插图如下):教师引出自由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概念,并给 出通常取的值和近似计算时取的值 。要求学生看课本 P46中表格,探究其中规律。要求学生自己尝试写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要求学生记住数值和单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让他们了解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该问题是想引导学生从物理走向 生活,同时加深对自由落

9、体概念的认识。该问题是想让学生知道频闪照相的方法,同时应用多种方法尝试解决自由6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组织学生探究。落体运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三、小结引导学生先自己进行课堂总结,然后和同桌 间交流,最后教师提问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归纳能力和 表达能力。四、布置作业1课本后没讨论过的习题;2教师自编习题(附后面);3分组探究课本 P46的“测定反应时间”;4鼓励有条件的同学选做一下课本 P47的小实验“做一做”。1 和 2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3 和 4 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巩固本节课所学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意在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七、板书设计7自由落体运动一、自由

10、落体运动的概念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三、自由落体加速度1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2常取 g=98m/ s2或 g=10m/s2。四、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附自编习题】81大气层是我们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屏障,每天都有很多小陨石落入地球大气层中,但当它们进入大气层后,由于空气的摩擦 生热,绝大部分小陨石还没有到达地面便已经被烧毁。现在人类向天空发射的飞行器、卫星等当超过一定使用年限后,也让它们进入大气层烧毁,那么 小陨石等进入大气层后的运动 是自由落体运动吗?2甲、乙两物体的质量

11、之比为 14,不考虑空气的阻力作用,它们在同一高 度处同时下落,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着地B乙比甲先着地C甲和乙同时落地D甲比乙的加速度大3如果从高楼相隔 1 s 先后释放两个相同材料制成的小球,假设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则它们在空中各个时刻()A两球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B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小C两球的距离先越来越小,后越来越大D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4根据漫画讨论如图 244 所示:他们采用了什么方法测量洞的深度?请你对该方法进行评估(指出有何优点与不足)。漫画:洞有多深?5一位同学进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实验。(1)现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铁架台、电火花计时器及碳粉纸、电磁打点

12、计时器及复写纸、纸带若干 、220V 交流电源、低压直流电源、天平、秒表、导线、电 键其中不必9要的器材是:_ _;缺少的器材是_。( 2) 这 位 同 学 从 打 出 的 几 条 纸 带 中 , 挑 出 较 为 理 想 的 一 条 纸 带 。 开 始 打 的 第 一 个 点标 为 A, 随 后 连 续 的 几 个 点 依 次 标 记 为 点 B、 C、 D、 E 和 F, 测 量 出 各 点 间 的 距 离 , 如 图2 4 6 所示。请你在这位同学工作的基础上,思考求纸带加速度 的方法,写出你所依据的公 式:_。(3)根据你的计算公式,设计表格记录需要的数据,计算纸带下落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估计你的计算结果的误差有多大?试分析误差的来源及其减小误差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