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考前拔高每日练 第六练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7843342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历史考前拔高每日练 第六练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届高考历史考前拔高每日练 第六练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届高考历史考前拔高每日练 第六练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届高考历史考前拔高每日练 第六练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届高考历史考前拔高每日练 第六练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历史考前拔高每日练 第六练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历史考前拔高每日练 第六练word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高考历史考前拔高每题练第六练1、“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据统计,下罪己诏的皇帝数量,唐朝八位、宋代七位、元朝四位、明朝三位、清朝八位。罪己诏颁布的真实意图是( )A.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 神话皇帝的权威C. 暴露皇帝的过失 D. 挽回不良的影响2、鸦片战争后,大批丝、茶从上海、广州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18421846年,茶的出口量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量增长近5倍。18461856年,茶的出口量再增长55%,丝的出口量又增长3倍多。这一变化表明( )A.清政府增强了发展农业的信心B.近代中国

2、农业受外资影响比较大C.中国农业实现了稳步健康发展D.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改革开放后,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这一变化表明( )A.党报党刊始终居于舆论主导地位B.“双百”方针贯彻与否决定报刊业兴衰C.人民大众的需求制约报刊内容变化D.报刊业的发展与国内形势密切相关4、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基金配额的多寡直接决定了该国家在基金内拥有的投票权。下表为美国财政部货币研究司司长哈里怀特依据当时各国经济实力设计的最初方案及最后结果,下表说明美国政府(

3、)项目美国(亿美元)英国(亿美元)苏联(亿美元)1943 年初(最初方案)31.9610.551.641944年7月1日(会议中讨论方案)291381944年7月14日(最终结果)28.512.512A.左右世界金融局势能力下降B.需要加强同苏联的经济合作C.企图确立战后国际贸易霸权 D.联英排苏构建战后国际秩序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世纪末期的英国,英王的收入依赖于贵族或富商的包税,国家的税收观念还没有形成。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议会整顿财政,逐渐废除包税制,改由中央专门机构集中征税,公共收入和王室私人收入逐渐区别开来。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关税和消费税逐渐成为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

4、。17世纪末,英国政府发行120万英镑的公债大获成功,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这些举措支撑了政府的军事行动和国家信用。议会对税款用途的审查发展为对政府活动进行事前审议、事中监督、事后问责的预算制度。19世纪下半期,为应付国家管理职能不断扩大,缓解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英国政府进行了以所得税、遗产税等为核心内容的财税制度改革。政府有了富裕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事业中。据刘晓路现代财政制度的强国性与集中性基于荷兰和英国的财政史分析材料二 为解决“管得过多、统得过死”问题,中央决定从1980年开始实行“划分收支级包干”的新财政管理体制,积极为各项改革铺路搭桥。1980-19

5、93年的财政管理体制,实际上是“财政承包制”。1994年中央决定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为实现中央财力的较快增长,按市场经济要求理顺财政分配体制打下了基础。2006年废除了延续上千年的农业税,体现了现代税收中的“公平”原则。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的86.8%来自于国有部门,财政支出的85.6%用于国有部门,财政支出主要围绕城市生产建设领域而进行。到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来源于国有部门的比重只有22.2%,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高达33.52%。据高培勇中国财税改革40年:基本轨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英国财税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6、,并分析这些改革对英国成为现代国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财税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财税制度改革的共通历史经验。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从罪己诏的目的来看,实际上是君主对自己统治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解决方式,实质上是皇帝为自身集权的一种手段,A项正确。B项没有说到本质;罪己诏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暴露皇帝的过失,C项错误;D选项是直接目的,不是真实意图。 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通过材料可以得出,鸦片战争后列强的经济侵略使中国的丝、茶出口量大增,中国逐渐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并逐渐被卷入资

7、本主义世界市场,D项正确。A、C两项材料依据不足;材料体现不出中国近代农业受到外资的影响,B项排除。 3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材料信息的变化。材料的关键信息是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变化在于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的创办,再结合时间信息改革开放后,可判断是国内形势变化影响报刊业的发展,D项正确。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党报党刊都始终居于舆论主导地位,没有体现出变化,A项错误;“决定”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错误;人民大众的需求影响报刊内容的变化,“制约”说法不恰当,C项错误。 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

8、最初方案中,苏联与美国在基金配额上差距悬殊,但最终结果是苏联的基金配额大幅度提升, 在这一情况下苏联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话语权大大增加, 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政策发生的变化,体现出美国对苏联战后地位提升的现实考虑,美国资本主义霸权地位的确立需要得到苏联的认可与合作,B项正确,D项错误。基 金配额的最终结果是美国基于现实需要而妥协的结果,但是美国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其对世界金融的控制能力并没有下降,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是国际金融体系,C项错误。 5答案及解析:答案:(1)主要内容:废除包税制,由中央政府掌握财税权;适时调整税收种类(继关税和消费税成为主要税源后,又增加了所得税和遗产税

9、等);建立近代财税运行机制,如国债制度、央行制度和预算制度等;调节收入分配,扩大公共事业支出。积极作用:促进国家经济体制的现代化(促进现代财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推动议会政治的发展;促进国家观念的增强;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促进国力增强。 (2)税收从主要向国有部门征收发展到税源多样化,从征收农业税到废除农业税;财政支出从建设性财政为主发展到向公共服务性财政倾斜,从以城市为主发展到城乡一体“公平均衡”;不断突破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实现经济市场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3)财税制度改革需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不断探索税源的多样性,处理好税收的公平性问题;处理好经济发展

10、与民生改善的关系(如进一步完善公共财税职能;充分发挥其防止贫富差距扩大的职能等)。解析:(1)主要内容:依据材料一“逐渐废除包税制,改由中央专门机构集中征税”可知废除包税制,由中央政府掌握财税权;依据材料一“以所得税、遗产税等为核心内容的财税制度改革”可知是适时调整税收种类;依据材料一“按市场经济要求理顺财政分配体制”可知是建立近代财税运行机制;依据材料一“政府有了富裕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事业中”可知是调节收入分配,扩大公共事业支出。积极作用:依据材料一“这些举措支撑了政府的军事行动和国家信用”“为应付国家管理职能不断扩大”“为对政府活动进行事前审议、事中监督、事后问责的预算制度”

11、的信息和所学从“制度现代化”“观念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国力提升”四个层面进行归纳。(2)趋势:依据材料二“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财政管理体制”“废除了延续上千年的农业税”“全国税收收入来源于国有部门的比重只有222%,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高达3352%”“为实现中央财力的较快增长,按市场经济要求理顺财政分配体制打下了基础”等信息和所学从“税源”“财政支出”“经济市场化”三个层面分析回答。(3)依据材料一“政府有了富裕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事业中”以及材料二“为实现中央财力的较快增长,按市场经济要求理顺财政分配体制打下了基础”等信息和所学可知财税制度改革需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以及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等思考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