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政治考前拔高练第二十练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784321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政治考前拔高练第二十练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届高考政治考前拔高练第二十练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届高考政治考前拔高练第二十练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届高考政治考前拔高练第二十练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政治考前拔高练第二十练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政治考前拔高练第二十练word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专题十 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二1、反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图书近年来一直颇受海外读者喜爱。麦家的小说解密已被翻译成42种文字,在全球30多个国家发行;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英文版在北美地区已发行60多万册;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曾进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莫言、余华等中国作家的作品一直是各国引进的重点图书。这可以说明( )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一致认同 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文明交流互鉴推广和传播了中华文化,彰显世界文化多样性A.B.C.D.2、2019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

2、(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 )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A.B.C.D.3、2019年9月16日,故宫博物院与腾讯共同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双方将聚焦科技应用,通过“数字化+云化+AI化”,在文物数字化采集等领域深入助力“数字故宫”建设。这有利于( )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丰富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创新 发挥数字技术在故宫文化发展中的决定作用A.

3、B. C. D.4、在上海大获成功的沉浸式歌剧不眠之夜抛弃了常规剧场的镜框式舞台观演模式。观众被随机投放在一栋建筑中的不同楼层,每个楼层的房间里都有演员在表演,观众可以自由穿梭其中,并近距离观赏演员的表演甚至互动,有时观众的举动还构成了情节的一部分。沉浸式歌剧不眠之夜的成功表明( )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是追求观众演员化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表现形式是否多样艺术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创作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审美表达与情感交流需求A.B.C.D.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考察调研时,先后来到敦煌莫高窟和敦煌研究院,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

4、秀历史文化等情况,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他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要给予支持和扶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2019年8月,“感知甘肃、研学之旅、魅力敦煌”文化体验活动在敦煌举行,16个国家的留学生感知“东西文化交融”。他们与国内知名学者、书法名家和非遗传承人共同交流分享东西方文化、体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精髓;他们走进莫高窟,感受敦煌艺术与璀璨文化的渊源。(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包容、借鉴及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2)来华留学生

5、们通过“感知甘肃、研学之旅、魅力敦煌”文化体验活动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据此, 有人指出,文化体验活动也是人们获得文化的来源。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3)结合材料,就如何保护好我国的国粹提三点建议。参考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以必备知识文化交流、中国文化走出去考查关键能力,渗透科学精神。反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图书近年来一直颇受海外读者喜爱,说明了;中国名作被翻译传播,说明了;材料中没有说明“文明互鉴”,舍去;题干强调中华文化走出去,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也有不同声音,错在“一致认同”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知识。材料中,

6、意大利把我国流失在他们国家的文物,归还给了我国,而这些文物是承载我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可见,这说明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故正确;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发展,但不是其根本动力,故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前提,不是途径,排除。故选C。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符合题意,双方将聚焦科技应用与学术创新,通过“数字化+云化+AI化”,在文物数字化采集与文化研究等领域深入助力“数字故宫”建设,这有利于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创新。不合题意,题中做法并没有丰富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说法错误,科学技术影响文化发展,而不是

7、决定文化发展。故选:C。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沉浸式歌剧不眠之夜打破传统舞台的束缚,以观众为中心,将观众融入其中,通过互动体验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符合题意。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说法错误;文化表现形式影响文化价值的实现,但认为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否多样,观点错误,不选。5答案及解析:答案:(1)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要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积极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中华文化要充分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这一观点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

8、界的物质活动,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可以通过亲身参加实践活动获取直接经验,也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获取间接经验。通过走进敦煌莫高窟等,人们可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中获取和享用文化,但上述文化体验活动属于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没有改造客观世界,因此上述文化体验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不是人们获得文化的来源,只是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之一。(3)示例:加大对文物保护的科技攻关力度,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文物保护水平;更加深入地挖掘、研究敦煌文化的艺术价值;探索更加多样的文化传播方法和形式,促进敦煌文化的传播。解析:第(1)问,设问指向如何包容、借鉴及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回答时,首先要指出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可以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共处;其次指出中华文化要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最后还要指出,在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第(2)问,解答时要明确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认识的来源。第(3)问,考生可从提高文物保护的科技水平、探索多样的文化传播方法和形式等角度组织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