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7842673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莒县第四实验小学 王林花学习内容:人教版第一册教材第2627页及相关练习。学习目标:1、 通过操作、演示,知道减法的来源和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并知道减法算式各个数字表示的含义,并会利用5以内数的分与合计算相关的减法算式。2、 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3、 培养学生的看图说图意、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4、 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学习重难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知道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教具、学具 第26页的相关图片及5根小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定标 (一)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你还喜欢看马戏吗

2、?看,马戏团里的小丑又来了。我们比一比看谁能拿到他手里的气球? 1、复习2、3、4的组成:全班拍手读。 用课件出示5以内数的分与合,让学生进行抢答比赛。 2、开火车口算比赛,并说计算方法。1+1= 2+2= 3+1= 1+2= 2+1=1+3= 2+3= 3+2= 4+1= 1+4=(二)展示学习目标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利用5以内数的分与合解决一些新的数学问题。 1、激趣导入考考你的眼力: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老师左手2枝铅笔,右手拿着3枝铅笔,把他们合在一起,现在一共有几支铅笔?我们就可以用加法来计算,2+3=5(枝)。现在老师拿出1枝铅笔奖给坐的最端正的同学,老师现在还有几只铅笔?(4枝)

3、接下来看谁还能得到铅笔的奖励。2、 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减法。请全班学生观察:A、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说图意。教师课件演示课本第26页例题。通过课件演示,小丑手中飘走了一个气球,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问:“你从这动画演示中解了什么数学信息?”学生汇报:原来小丑手中有4个气球,放走了1个。:B、根据条件提出问题。教师:“说得很好,谁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 4个气球,飘走了1个。还剩多少个气球?谁还能像他这样说一说?教师板书。教师:说说飘走了是什么意思?(少了一个)教师指出:像这样飘走、拿走、飞走、吃了、坏了、破了等等,都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是多少,要用

4、减法来计算。(板书课题)C、学习摆圆片表示图意。我们用这4个圆片表示一共4个气球(贴出),飞走了1个,就用虚线圈走一个(圈一圈),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到还剩多少个了。D、列式计算。问:4个气球,飞走了1个,求还剩多少个,怎样列式计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1=3E、认识“”号和学习减法算式的读法。问:在这个算式中有一个新朋友,它叫什么名字呢?(减号) 减号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去掉的意思) 这个算式怎么读啊?(读作4减1等于3)全班齐读两遍。F、教师:谁来说说,算式中的“4”“1”“3”分别表示什么?师小结:从4里面去掉1个,求还剩下几个?就是要从4里面减去1,用算式表示就是413。刚才我们看到

5、气球飞起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二、巩固新知(完成课本第26页“做一做”)要求:看图说图意,理解减法算式的来源,感知减法的含义。1、出示第一幅图,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这里一共有几把铲子啊?小朋友拿走了几把?还剩几把?问:谁能把问题和条件连起来说一说?然后说出算式。板书:51=4师:从5里面去掉1个,求还剩下几个?就是要从5里面减去1,用算式表示就是514。2、出示第二幅图,同桌互说图意并列算式。问:这里一共有几块饼干?后来又怎样了?先跟同桌说一说,再指名汇报,教师板书:42=2师:从4里面去掉2个,求还剩下几个?就是要从4里面减去2,用算式表示就是422。3、出示第三幅图,生自主看图列算式并

6、互相交流。你们能看懂这两幅画吗?自主列式并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汇报:3只鹤飞走2只,就是从3里面去掉2只,要用减法计算,用“”号表示去掉,去掉后剩下是几就用数字几表示,也就是得数是几。教师板书算式:32=1。引:在这幅图中这个算式还可以表示什么?从3里面去掉2,求还剩下几个?就是要从3里面减去2,用算式表示就是321。小结:刚才我们看到:铲子拿走了,饼干吃掉了,纸鹤飞走了,求还剩多少,都是用减法计算。三、巩固练习。同学们能不能用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呢?1摆一摆,算一算(照算式摆小棒:边摆边说)(1)摆3根小棒,拿走2根,还剩几根?32=1学生摆后投影演示。(边摆边说)

7、(2) 4-3 5-2 同桌合作,互相边摆边说。2课本第27页做一做红花图。独立看图思考,自主完成,集体订正。说图意,解释虚线圈的意思。列算式。3、练习:提问:我们不看图,能求出21= 43= 32=这几道题的得数吗?老师引导看数的组成。指名说,怎么想的?师生共同研究:3-2=1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从多种计算方法中通过比较,发现利用数的分合来算减法的算法优化性,从而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4、计时赛。老师看时间,全班比赛写10道5以内减法算式, 指名报得数。师小结:同学们做得很好,以后我们在计算21时,可以想:2可以分成1和1,2减1等于1;计算32时,可以想:3可以分成2和1,3减2等于1,计算

8、41时,也可用同样的方法总之,我们可以根据数的分合来想得数5、选一个减法算式编数学小故事。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减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飞走、拿走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认识了减号,知道了虚线圈表示去掉。会读减法算式。还学会用数的分合计算减法。课堂教学设计说明这节课是学生学习减法的开始,在本单元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减法打下基础课堂设计的安排是:一、在复习准备环节,设计了老师手拿铅笔演示,目的是在新课前使学生对减法有个感性的认识二、全课的例题和练习安排各有侧重,例1通过指导看图,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知道算式中各数

9、都表示什么。同时在全课贯穿用三句话叙述图意,为以后学习应用题做铺垫。学习例2时放手让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列算式,说含义,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练习重点渗透集合思想,知道虚线圈表示什么, 三、巩固练习主要是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的方法使学生对减法的含义有进一步理解 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后反思莒县第四实验小学小学王林花减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初次接触减法教学。属于数于代数的教学范畴。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要学习抽象的数学概念,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以创设情境,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开展教学。反思整节课,我认识成功和遗憾并存:成功之处: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0、我在教学本节课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如:开课之初,我把铅笔的奖励情境搬到课堂上,全班学生观看完表演以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看到的场景。这样处理教材,学生们兴趣盎然,课堂效果很好。 2、活动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教学中,我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宽松、愉快。活动一:创设情境,我制作了教具纸鹤,让学生

11、表演情景剧,使课本上的主题图生动起来。有效的吸引了学生的投入学习中,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活动二:我拿出5枝铅笔奖励听课认真的学生。借奖励之机,我把铅笔一枝一枝的发放出去,激发学生编写出一个一个的减法算式,巩固减法的意义。活动三:学习完例一,我放手让学生自学例二,然后汇报自学的心得。我在黑板上利用简笔画再现例二,形象的绘画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活动四:在巩固练习环节中,让全体学生听要求摆学具,学生的动手热情很高。活动五:在整节课最后,让学生自编应用题,充分理解减法的意义。整节课由各种活动贯穿,学生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了减法的概念,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学生

12、在玩中学到数学知识,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了数学概念,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1、缺乏系统性总结,缺乏点睛之笔。在各个教学活动之后,虽然依据情境把完整的减法概念编成了“数学小故事”,但总结时没有离开情境图抽象出理论性的语言,所以学生虽然从活动中理解了减法,会读,会计算,会编写应用题。但不会用减法的含义说算理。所以,我询问学生,什么情况下使用减法时候,并让学生举例说明的时候,学生有些茫然,课堂一时之间有些冷场。我不得不重新引导解释一遍。学生们才理解我的意思,重新投入学习中。这样,使学生对减法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是这节课的遗憾。2、教学细节方面处理不够准确。在课堂教学中,学具的处理不到位,当学生摆完小棒后,应让学生把小棒放在文具盒里,让孩子拿不到,而不是让孩子把小棒放在文具盒的旁边,让个别孩子忍不住把玩小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