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技术要求内容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7842611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技术要求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技术要求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技术要求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技术要求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技术要求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技术要求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技术要求内容(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DD2004-04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试行)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4年12月目 录1. 范围12. 引用标准13. 目的任务、部署原则、工作程序13.1 目的任务13.2 部署原则13.3 工作程序14. 设计编写要求24.1 资料收集与综合整理24.2 野外踏勘24.3 设计编写主要内容25. 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25.1 矿产地质填图25.2 地球化学勘查65.3 地球物理勘查85.4 自然重砂测量105.5 遥感125.6 矿产检查145.7 综合研究176质量要求187提交成果197.1 报告编写格式及要求197.2 分幅矿产远景调查说明书编写

2、格式及要求197.3 附表197.4 附件197.5 附图及图册207.6 数据光盘及其相关的数字化资料20附录A 成果指标21附录B 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设计编写主要内容22附录C 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报告编写主要内容231. 范围1.1 本要求规定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以下简称矿产远景调查)的适用范围、引用标准、目的任务、工作内容、工作要求、提交的成果等。1.2 本要求是矿产远景调查的总体技术要求,也是该项工作质量监督和成果验收的依据。2. 引用标准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DZ/T 0001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

3、50000)DD 200001固体矿产预查暂行规定DZ/T 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 007193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 007093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DZ/T 001191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0000)DZ/T 015195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3. 目的任务、部署原则、工作程序3.1 目的任务矿产远景调查是战略性矿产勘查的前期基础工作,是为矿产预查直接提供靶区和新发现矿产地的区域找矿工作,起目的是解决矿产勘查后备选区紧缺问题,为政府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提高矿产可持续供给能力提供基础保障,为提高国家勘查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益、促进矿业

4、可持续发展服务。3.2 部署原则在重要成矿区带选择成矿有利地段,突出战略性矿种,兼顾综合找矿,按国际分幅,采用单幅或多幅联测的方式分阶段部署。3.3 工作程序应遵循资料收集、野外踏勘、设计编审、野外调查、野外验收、报告编写、评审验收、资料汇交等程序。项目工作周期一般为3年。4. 设计编写要求4.1 资料收集与综合整理全面收集工作区内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科研等各类资料,研究区域地质及矿产信息,编制工作程度图,具备条件的地区还应编制矿产卡片。作为设计编写前的必要程序,应以地质成矿观点为指导,按区域成矿单元处理以往化探数据,综合分析1:20万(或1:50万)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布范围及

5、检查情况,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等信息圈定有利异常及重点工作区,在各省成矿预测和规划图的基础上选区,作为部署野外调查工作的依据。4.2 野外踏勘设计编写前,视工作区工作程度、具体工作任务和野外工作需要开展野外踏勘,从整体上对工作区地质、矿产,以及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社会经济、道路交通等情况进行概略了解,并对室内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必要的野外验证。野外踏勘以能最多穿越不同类型的代表性矿化带、典型地质体和自然景观区路线地质踏勘为主。测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矿(化)点分布较多时,还应对重点地段进行全面踏勘,以了解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化特征。踏勘时应适当采集关键地段、有代表性地质、矿化现象的岩矿标本,并进

6、行必要的岩矿鉴定或快速分析测试。通过踏勘选择确定实测地质剖面位置,建立遥感解译标志。4.3 设计编写主要内容设计编写主要内容及格式见附录B。5. 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矿产地质填图、地球化学勘查、地球物理勘查、自砂测量、遥感地质调查、矿产检查和综合研究等。5.1 矿产地质填图5.1.1 目的任务矿产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是提高测区内矿产地质研究程度,大致查明地质及矿化特征,发现新矿(化)点,为物化探异常解释、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靶区圈定提供基础地质资料。5.1.2 基本要求5.1.2.1 未开展过1:5万区调的地区,矿产地质填图必须以野外实测为主。已进行过1:5万区

7、调的地区,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修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任务是实测矿产和与成矿有关的含矿层、标志层、控矿构造、矿化带、蚀变带、物化探异常区和与成矿有关的其它地质体。5.1.2.2 矿产地质填图应充分收集、分析、应用区内已有的地、物、化、遥、矿产资料。特别是要充分利用1:2.5万遥感解译成果、遥感影像图,提高研究程度和工作效率。5.1.2.3 矿产地质填图应充分应用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提高区内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和填图质量。原则上采用数字填图技术。使用GPS定点。5.1.2.4 矿产地质填图方法要充分考虑区内地形、地貌、地质的综合特征及已知矿产展布特征,对成矿有利地段要有所侧重。5.1.2.

8、5 矿产地质填图尽可能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地形图为底图,其比例尺应大于或等于1:5万,野外手图比例尺应为1:2.5万,无1:2.5万比例尺地形图时可使用1:5万比例尺地形图放大至1:2.5万。5.1.2.6 地质研究程度:大致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产出、分布、岩石类型、变质作用等特征,深入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体和构造。5.1.2.7 矿产研究程度:初步了解含矿层、矿化带、蚀变带、矿体的分布范围、形态、产状、矿化类型、分布特点及其控制因素、矿石特征。5.1.3填图方法和研究内容5.1.3.1 沉积岩沉积岩采用岩石地层方法填图。大致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沉积序列、岩石组成、岩性、主要矿物成分、结构

9、、构造、岩相、厚度、产状、构造特征以及接触关系,大致查明其含(控)矿性质、时空分布变化等,厘定地层层序和填图单位。5.1.3.2 侵入岩大致查明侵入岩体、脉岩的形态与规模、产状、主要矿物成分、岩石类型、结构构造、包体、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等。大致查明侵入岩体内外接触带的交代蚀变现象、同化混染现象以及分异现象特征,并圈定接触带、捕虏体或顶盖残留体,测量接触带产状。探讨侵入体的侵入期次、顺序、时代、演化规律、与围岩和矿产的关系及时空分布、控矿特征。5.1.3.3 火山岩采用火山地层-岩性(岩相)双重方法填图。研究火山岩的成分、结构、构造、层面构造和接触关系。大致查明火山岩层的层序、厚度、产状、分

10、布范围、沉积夹层及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划分和厘定岩石地层单位。划分火山岩相,调查研究火山机构、断裂、裂隙对矿液运移和富集的控制作用及与火山作用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蚀变、矿化特征。研究探讨火山作用与区域构造及成矿的关系,确定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喷发时代。5.1.3.4 变质岩区域变质岩要研究各种类型变质岩石的特点和变质作用。浅变质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注意运用相应的填图方法进行工作。中、深变质岩系根据变质、变形作用特征及其复杂程度以及岩石类型,划分构造-地层单位、构造-岩层单位、构造-岩石单位。接触变质岩石应着重研究接触变质带、接触交代带的分布、物质成分、规模、形态、产状和强度及其主要控制因素。大

11、致查明变质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变形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接触关系,并建立序次关系,恢复原岩及其建造类型。调查研究各类变质岩内的含矿层、含矿建造及矿产在变质岩中的分布规律,变质岩石、变质带、变质相对矿床、矿化的控制作用。5.1.3.5 第四纪地质第四纪地质体大致按时代、成因类型划分填图单位。含矿层位为第四系时要大致查明第四纪沉积物的物质成分、厚度及时空分布。5.1.3.6 构造大致查明构造的基本类型和主要构造的形态、规模、产状、性质、生成序次和组合特征。建立区域构造格架,探讨不同期次构造叠加关系及演化序列。观察褶皱、断裂构造或韧性剪切带、构造活动等及新构造

12、运动对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矿化蚀变、成矿的控制作用、对矿体的破坏作用以及矿体在各类构造中的赋存位置和分布规律。5.1.3.7 矿产观察研究含矿层、蚀变带、矿化带、矿体以及与成矿有关的侵入体、接触变质带、构造带以及矿化转石等的种类、规模、展布范围、产状、形态及其空间变化,并取化学分析样和采集标本。观察研究矿石质量特征、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结构构造等。5.1.4精度要求5.1.4.1 实测地质剖面实测地质剖面应选择地层和其它地质体出露相对齐全、层序完整、化石丰富、顶底清楚,接触关系、标志层、相带清晰,岩性、岩相及厚度具有代表性,基岩露头较好、构造简单的地段。一般在一个测区

13、按沉积地层、火山岩、侵入岩和变质岩填图单位要求测制2-3条代表性实测剖面,比例尺以不小于1:1万,一般以1:5千为宜。对与成矿有关的主干构造带,也要测制代表性构造剖面。视实际情况和需要采取岩矿鉴定样或岩石化学样、岩石地球化学样等必要的样品。如已有符合要求的实测剖面,可部分或全部参照使用。测制沉积岩地质剖面目的是了解沉积序列、岩石组成、岩性、结构、岩相、构造特征、可能含有的化石情况,正确划分地层,建立地层层序和填图单位。研究岩层物质成份、结构构造、含矿性和相互关系。测制侵入岩剖面目的是了解不同侵入体的岩石学特征,研究其序次关系、含矿性和侵入时代等。测制火山岩剖面目的是研究火山构造、划分火山岩岩石

14、地层、岩相、岩石组合与序列、喷发旋回等基本特征,建立火山岩填图单位。测制变质岩剖面目的是确立变质岩构造-地层(岩层)或构造-岩石地层填图单位。研究各填图单位的岩石类型、矿物组份、接触关系、序次、变形变质特征。根据实测剖面测量的结果,编制综合地层柱状图。5.1.4.2 填图单位划分沉积岩区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到组作为基本的填图单位,对其中与成矿有关的岩层、含矿层、标志层等应以非正式单位单独表示。侵入岩按侵入体为基本的填图单位,尤其要注意对与成矿有利的侵入体的划分,对岩相带、蚀变带等要表示在图上。火山岩可采用地层加岩性综合划分填图单位,一般划分到组。对其中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岩中含矿层、标志层等可以非

15、正式单位单独表示。浅沉积变质岩系的沉积接触关系和示顶标志清晰可靠,可参照沉积岩区地层单位划分填图单位;对区域性深变质岩系,可划分岩群、岩组、岩段。第四纪地层根据成因类型和时代划分地层填图单位,对含矿层位单独划分表示。5.1.4.3 地质体标定野外手图:将1:2.5万遥感影像图、遥感异常图、地形图进行坐标配准叠加后拷入掌上电脑作为手图或直接作为野外用图。地质图中应标定直径大于100m的闭合地质体;宽度大于50m、长度大于250m的线状地质体;长度大于250m的断层、褶皱构造。对于含矿蚀变构造带及其它矿化地质体,厚度不论大小,均应在图上表示。厚度较小者,可用适当的花纹、符号放大或归并表示。基岩区内面积小于0.5km2、河沟谷中宽度小于100m的第四系不予表示,按基岩填制。一般地质点在手图上所标定的点位与实地位置误差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