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人教.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7835071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人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人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人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人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人教.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临海六中 李绍泰 徐强、林志奎、王龙、钟龙 杨志亮、黄海俊、郭宏亮指导老师:吴丽萍 内容摘要:为了培养探究和创新的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进行了一次银行贷款和分期付款的调查。 关键词:探究和创新、银行贷款和分期付款、一、课题的提出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就像一条腾飞的龙,在世界的经济天空越飞越高。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促进了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习了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我们几个同学对现在银行贷款和分期付款产生了兴趣。以前,我们只重视课内知识的学习,以应付考试和升学,忽视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分析问题

2、、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为了进一步培养探究和创新的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二、课题研究目标和调查方法1、 研究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银行贷款和分期付款的方法,巩固书中所学知识(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收集、整理材料和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社会调查和实践能力(3) 思想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的精神,陶冶情操2、 调查方法(1) 上网站查找相关信息,搜集并整理数据(2) 上银行采访银行相关工作人员,摘抄信息,搜集资料二、 课题实施过程设计1、 成立课题小组,明确分工组长:李绍泰 其他组员:徐强、林志奎、王龙、钟龙、杨志亮、黄海俊、郭宏亮2、 明确

3、分工小组成员各有分工,同时互相协作,既要发展所长。又要发挥团队优势,由徐强、林志奎同学搜集相关资料;由王龙、钟龙、杨志亮进行实地调查,采访银行相关工作人员;由黄海俊、郭宏亮上网查询资料;由组长李绍泰撰写结题报告。3、 活动准备(1) 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倾听老师建议和指导,树立课题研究的信心(2) 联系图书馆,准备可以上网的电脑,便于收集资料,奠定课题研究的物质基础(3) 制定研究计划4、 活动实施过程(1) 2005年2月27日,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邀请老师就本课题进行研究方法指导。(2) 2005年3月5日,课题组成员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在因特网上获得信息。(3) 2005年3月20日,课题

4、组成员到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实际调查,访问相关工作人员。(4) 2005年3月27日,课题组成员汇总材料,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谈谈此次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5) 2005年4月2日,总结推广,主要以报告形式在班级进行推广,与全体同学分享研究成果,接受同学的评价。三、 研究成果选例 (1) 分期付款的应用(2) 确定利息增长规律的调查分期付款的应用 李绍泰 徐强、 某购房者购买一套20万元的房屋,由于没有现钱,他决定向中国银行贷款,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每期付款数相同,已知中国银行的贷款利息如下表,每年利息按复利计算,他根据自己的经济收入情况,采取以下决定:向银行贷款时间为6年,分6次还

5、清,贷款一年后第一次付款,那么他每年应向银行付款多少?(精确到元)贷款月息年息6个月以下(含6个月)4.6505.586个月至一个(含1年)4.8755.851年至3年(含3年)4.9505.953至5年(含5年)5.0256.035年以上5.1756.21解:设每年应付款x元,则贷款一年后的欠款数:贷款二年后的欠款数: =贷款三年后的欠款数:=贷款六年后的欠款数:因为6次还清,所以即 解得:x=40941元所以每年应付款40941元确定利息增长规律的调查杨志亮、黄海俊、郭宏亮.P(t)1112410852105471027010000t20122010200820062004. 为了确定利息

6、增长规律,预测某人2004年到2008年的本息和,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访农业银行获取如下的储蓄利率表:整存整取定期储蓄三个月1.710%半年2.070%一年2.250%二年2.700%三年3.240%五年3.600%为使问题简化,我们作如下的假设:(1) 国际环境稳定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稳定(2) 某人从2004年初存钱;(3) 某人存钱是100000。基于上述假设,我们认为本息和为时间函数,设时间为t,在t时刻的本息和为P(t),以时间t为横坐标,本息和P(t)为纵坐标,画出散点图(如上右图):观察散点图,从整体趋势看,可以认为散点近似分布在一条直线P(t)=138.5t267561(t2004);另外,我们还认为散点近似分布在一条以直线y=2004为对称轴的抛物线上,选定两点A(2004,100000),B(2006,10270),可得出抛物线方程为:通过2010年的本息和检验,两种方法的误差分别为0.0739%和14.7526%,所以,我们认为第一个模型的精确度更好。 根据一次函数模型,我们预测某人2004年到2028年的本息和:(元) 用心 爱心 专心 118号编辑 -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