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安徽省汽车产业振兴规划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834142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行业)安徽省汽车产业振兴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汽车行业)安徽省汽车产业振兴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汽车行业)安徽省汽车产业振兴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汽车行业)安徽省汽车产业振兴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汽车行业)安徽省汽车产业振兴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行业)安徽省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行业)安徽省汽车产业振兴规划(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索 引 号:OA001010502200905005内容分类: 皖政文件 文号: 皖政200954号发文日期: 2009-05-06 名称: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关 键 词: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安徽省人民政府二九年五月六日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我省汽车产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自主品牌优势,在全省国民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省的支柱产

2、业。为全面落实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已经省政府同意发布的八大支柱产业规划基础上,特编制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期为20092011年,远期目标到2020年。一、我省汽车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产业现状。2008年,我省汽车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99亿元,比上年增长9.9%;实现销售收入760亿元,增长17.1%;实现出口交货值125亿元,增长45%。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1.68万辆和62.57万辆,比上年分别下降6.38%和3.16%,低于全国汽车整车增长平均水平;产量占全国汽车生产总量的6.6%,列全国第7位,比重和位次均有所下降。已建成合肥市和芜湖市2个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

3、口基地,汽车工业出口额由2006年的全国汽车行业第3位跃居全国同行业首位。(二)面临的形势。2008年,我省汽车工业在经历了前几年健康快速发展后,受合资品牌挤压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下滑趋势。同时,我省汽车工业还存在着规模小、布局分散、产业配套体系不完善等不利因素,尤其是整车产能若不迅速扩大到国家重点支持的100万辆能力,将有被淘汰或兼并的可能。虽然当前形势比较严峻,但总体上我国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在一定时期内,对汽车需求旺盛的基本面不会变。同时,我省汽车产业具有研发能力强,拥有奇瑞、江淮等自主品牌,以小排量汽车为主和研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起步早等诸多优势。随着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4、的实施,在新一轮国家汽车产业振兴中,我省汽车工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必将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二、指导思想及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大力推进汽车企业联合重组,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相关基础原材料产业,完善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合资合作力度,积极开拓海外及国内城乡市场,促进汽车产业平稳较快增长,通过3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调整,使我省汽车产业更有活力、更有后劲、结构更合理。(二)发展思路。1进一步加大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将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有机结合,扶优扶强,创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

5、业集团。2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以经济型小排量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产品为重点方向,优化产品结构。3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汽车产业技术升级,提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发展中高档乘用车,提高自主品牌和企业综合竞争能力。4进一步完善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重点围绕汽车用发动机、汽车变速箱、车桥、汽车电子产品等关键零部件,强化投入,重点突破,实现产业集群的快速增长,加速提升我省汽车零部件整体水平。5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抓住国内外两个市场,坚持引进外资、合资合作与东向发展并举,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进一步扩大汽车出口。三、

6、振兴目标(一)汽车产能实现稳定增长。到2011年,汽车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50亿元,产量达到100万辆,在全国的位次上升12位。到202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产量达300万辆,确保自主品牌车全国第1的位次,力争进入世界前10位。(二)市场需求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到2011年,汽车出口占总产销量的20%左右,1.5升以下排量乘用车占总产销量的50%以上;同时积极发展中高档乘用车,力争到2020年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三)技术进步得到显著加强。到2011年,汽车产业产品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2.5%以上,重点企业达4%以上。小排量乘用车节能、环保和安全性指标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7、;大中型客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型、中重型、轻型载货车达到国际水平;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20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5左右,中高档乘用车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四)产品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以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为重点,实现产品技术升级,自主研发乘用车产品30个以上,产品水平逐步迈向中高挡;研发制造商用车产品20个以上。其中:混合动力、纯电动和代用燃料汽车产品占10%以上;节能环保汽车产品占80%以上,并实现产业化。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汽车整车争创12个中国名牌产品,汽车零部件争创25个中国名牌产品、4050个省级名牌产品。新产品销售收入占销售收入的60%以上

8、。(五)联合重组取得重大进展。通过联合重组和调整,培育1个具有100万辆产销规模的大型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集团,24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集团,57个汽车产业集群。四、发展重点(一)重点工作。1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以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实现重大突破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扶持力度。重点研发汽车动力电池、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提高产品可靠性和安全性,并扶持关键部件降低成本、尽快产业化。加快弱混合动力与中度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步伐,推进强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开发。支持芜湖奇瑞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发动机性能,推动汽车节能

9、环保技术的发展。支持安凯客车采用锂电池和超级电容作为动力总成开发纯电动客车,积极推广天然气客车。2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在充分发挥我省汽车行业已有的1个国家级汽车节能环保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汽车企业技术中心、1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及国家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芜湖)作用的基础上,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资金、政策优惠支持力度,鼓励“产学研”相结合,提升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3节能环保汽车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经济型轿车和微型车,通过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及应用,重点发展高技术水平的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用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研发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技术、缸

10、内直喷技术、增压中冷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稀薄燃烧技术、高压共轨喷射、电控燃油喷射等技术应用,提升小排量经济型汽车的技术水平。4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得到进一步改善。研发高技术水平的双离合器汽车自动变速器及无级自动变速器、悬架系统、汽车驱动桥、数字化仪表及车身总线产品与技术,通过研发和产业化,掌握其核心技术。充分利用我省电子技术研发能力强的优势,大力研发光机电一体化的汽车电子产品,加大投入量,重点发展包括动力系统控制、底盘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使之尽快形成批量生产,改变我省汽车电子研发能力强、实际批量生产弱的局面,促进汽车电子的产业化发展。(二)重点产品。1乘用车(包括商务车)。到200

11、9年,全省乘用车年生产52万辆,2010年达61万辆,2011年达78万辆。其中:产品出口占总量的2530%。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合肥昌河汽车有限公司为主,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混合动力轿车、纯电动车、微型轿车及新能源轿车、小排量轿车、多功能车、商务车、微型客车等新产品。2商用车(包括微型汽车及低速汽车)。到2009年,全省商用车年生产16万辆,到2010年达19万辆,2011年达22万辆。以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菱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合肥昌河汽车有限公司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主,生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型载货车、重型载货车、中重型载货车、客车及专用底盘、皮卡车、低速

12、载货车。充分利用国家汽车下乡政策及支持“三农”事业发展优惠政策,继续开发面向农村市场的低速、低价位、安全性好的低速载货车。3专用改装车。以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和安徽开乐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为主,在继续保持现有水泥专用车辆等产品优势地位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为农副产品深加工及食品行业保鲜需要的专用车辆,为水产、畜牧业发展的冷藏、保温专用车辆,为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的医疗救护车辆,为市政工程、环保、消防服务的特种车辆。到2011年,达到年产20万辆能力。4关键汽车零部件。汽车用发动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环保型小排量

13、汽、柴油发动机,提升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提高发动机与汽车整车配套的自配率,油耗及排放水平全国领先。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发展轻型载货车、低速载货车及客车用柴油发动机,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可靠性,扩大产量和为省内汽车整车配套量。到2011年,全省汽车发动机产量达100万台。汽车变速箱。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六安齿轮有限公司为主,重点发展高技术水平的自动变速箱,其中六安齿轮有限公司重点发展高性能乘用车变速箱及商用车变速箱,提高产量和可靠性,保持与汽车整车同步发展,同时面向全国,满足市场需求。到2011年,达到60万台的产量,力争做到70%自配省产汽车整车。车桥。

14、以合肥车桥有限公司、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安徽车桥有限公司和马鞍山山地车桥有限公司为主,主要发展轻、重型汽车前后桥及重型汽车承重桥、商务车等其它汽车车桥,重点提高技术水平和可靠性,扩大产量,面向全国配套。到2011年底,实现年产60万根,其中:轻型汽车前后桥40万根,重型汽车前后桥8万根,重型汽车承重桥12万根。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汽车电子产品。充分利用我省电子技术研发能力强的优势,大力开发光机电一体化的汽车电子产品,特别是在制动防抱死系统、防侧滑系统、汽车行驶安全稳定系统、车载诊断装置、安全气囊、电子喷射控制系统、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等方面加大投入,尽快形成规模化批量生产,加快汽车电子的产业化

15、发展。其它汽车零部件。重点发展汽车橡胶件、汽车轮胎、汽车座椅、汽车内饰件、汽车蓄电池、汽车灯具、汽车滤清器、汽车模具及汽车车轮等产品,争取上述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入全国领先或先进行列。(三)重点布局。1汽车整车。以合肥市、芜湖市和马鞍山市为主,加快发展整车产业,进一步提高整车集中度,带动辐射汽车零部件的发展。2汽车改装车。依托现有合肥市、芜湖市、滁州市、马鞍山市、阜阳市和亳州市的现有改装厂,进一步推动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3汽车零部件。以合肥市、芜湖市、安庆市、蚌埠市、马鞍山市、宣城市、滁州市、巢湖市、六安市、淮南市为重点,建设发展合肥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芜湖市汽车零部件及汽车电子产业园产业

16、集群、蚌埠市滤清器产业集群、安庆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全椒县汽车发动机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四)重点企业。1整车行业。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自主品牌乘用车重点企业,在2008年生产轿车35万辆、实现总产值196.5亿元的基础上,力争到2011年实现整车100万辆的产能,其中30%出口,销售收入300亿元。今后3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重点发展小排量、混合动力和新能源汽车。加快弱混合动力与中度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步伐,推进强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开发。依托奇瑞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重点实施年产5万辆M1/A5弱混合动力和中度混合动力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