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电子教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831670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文学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儿童文学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儿童文学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儿童文学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儿童文学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文学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文学电子教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儿童文学基本原理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内涵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儿童文学在人类文学大系统中的位置及其基本内涵。教学内容:1、儿童文学在人类文学大系统中的位置。2、理解“儿童文学”内涵的关键词。3、关于“儿童文学”几种流行的说法。4、儿童文学的分类重点:关于“儿童”和“儿童文学”的几种说法。难点:关于“儿童”和“儿童文学”的几种说法。儿童文学是什么?直到今天仍是众说纷纭,不尽一致。但是要想了解并研究儿童文学,关于“儿童文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绝对是绕不开也不能绕开的,它是儿童文学理论中最核心的问题,对儿童文学评论和儿童文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是在阅读和感悟儿童文学创作的基础上进入

2、语言层面的一种理性表述,更是一种具有理论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儿童文学观的准确概括。一 、儿童文学在人类文学大系统中的位置王泉根教授论人类文学大系统的分类结构一文对于我们了解到底什么是儿童文学有较大启示。他认为,传统的文学分类实际上是按文学的时空界度的标准来为分的:按时间界度可将文学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或者直接分为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按空间界度可将文学分为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实际上,文学还可以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标准来划分。按生产者界度,即创作主体的不同可将文学分为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作家文学的生产者是作家(文人、知识分子),是具有独立写作能力和对自己的言论自由及表达拥有清晰判断

3、力的人,作家文学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作家的独立性生产方式及其产品的独创性等方面,也可归结为个体化、符号化和稳定性。民间文学是民间集体创作的文学,与作家文学正好对应,主要特点是集体性、口头性和变异性。按消费者角度,即接受美学所研究的文学接受与读者的角度,古今中外一切文学又可分为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未成年人文学)。所谓成人文学就是为具有一般阅读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社会批判能力的成年人服务和消费的文学,我们平时所习见的大量文学作品都属于这一范畴,如三国演义、骆驼祥子、悲惨世界、安娜卡列妮娜等,成人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其生产者与消费者同为已成年的成年人,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从根本上说,不存在审美意识、知识结

4、构等方面的“代沟行”差异,整体上处于同一平面上进行精神对话与沟通。儿童文学是为十八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服务的文学。从整体上看是大人写给小孩看的文学,也即创作主体是成年人,而接受主体是儿童。这种生产者与消费者是两代人的“代沟”关系构成了儿童文学最基本的特征,儿童文学的一切问题均来源于此。王泉根教授的这一观点实际上是为一直找不到自身存在归属的儿童文学找到了合法存在的理论依据,并且对于我们厘清儿童文学这一概念的内涵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明确了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最根本的区别。 古代文学时间 现代文学 中国文学空间 外国文学文学 民间文学 生产者 作家文学 成人文学消费者 儿童文学二 、理解 “儿童文学”内涵的

5、关键词要想了解什么是儿童文学,首先应该把握的两个关键词是:儿童和文学。(一) “儿童”的内涵诠释“儿童文学是什么?”必须从诠释“儿童是什么?”开始。然而,实际上这是一个大难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2006年的最新提法,凡18岁以下未成年人都属于儿童。但作为儿童文学阅读对象的“儿童”显然不包括03岁的儿童,因为其基本不具备阅读和欣赏文学的能力。因此儿童文学中的“儿童”应主要指318岁的未成年人。这种对“儿童”概念年龄的限定实际上根本无法让我们了解儿童与成人根本的不同,要想了解儿童,必须切入他们的存在方式。然而儿童实际上有两个存在:一是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客观存在,个性化的);一是成人意识形态中的

6、儿童(主观意识,普遍的假设)。儿童研究当然是以客观存在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不过研究出来的结果却往往是主观假设的“儿童”。自从有了人类,儿童便开始存在,但人类(成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将这一人类的群体冠之以“儿童”来称呼,现在已无从考证。在科学认识尚不发达的古代,成人对儿童的认识被笼罩在混沌和神秘之中他们或是将儿童置于神与人之间,认为儿童具有保护成人免遭危难的能力,或是把儿童看作不详的招灾之神。即使进入中世纪以后,人们仍然无法看到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群体的真正存在特征。法国历史学家菲力浦阿利耶斯1960年在“儿童”的诞生一书中指出,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并不承认儿童具有与大人相对不同的独立性,而是把儿童

7、作为“缩小的成人”来看待,人们只承认短暂的幼而期的特殊性,对儿童则要求他们尽早和成人一起进行劳动和游戏,这样,儿童便从小孩子一下子成了年轻的“大人”。“中世纪没有儿童”、“中世纪没有儿童时代”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我国学者周作人也曾描述过中国古代儿童的存在状态:“不是将他看作缩小的成人,拿圣经贤传尽量的灌下去,便将他看作不完全的小人,说小孩懂得甚么,一笔抹杀,不去理他。”(周作人:儿童的文学,见王泉根编周作人与儿童文学,第41页。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5年8月第一版)儿童自古以来就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关于儿童的自觉观念却真正沉睡了两千多年。“儿童”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道风景,需要被一双

8、特殊的“眼睛”来发现。 儿童与成人是完全不同的人,儿童身上有自己特有的心理、感觉和情感。这样的常识只是在两百多年前才萌生,而真正被成人社会所接纳和认可,恐怕才只有一百年的历史。“儿童”是在社会变迁的历史中,被文化所建构出来的意识形态。作为历史的概念,每一种形态的“童年”,都是某个历史时代的制式在具体的儿童生命、生活上的映现,是成人社会对“儿童”的普遍假设。1、儿童观的几种主要历史模式发现儿童,并不等于认识了解儿童。作为儿童文学创作者的成人一直都掌握着儿童文学的话语权,相反,儿童自身则处于失语的状态。这是儿童文学与其它文学形式的最大区别。事实上,自从“儿童”被发现以后,儿童观就有诸多不同的存在形

9、式。正如对于文学艺术,人是至关重要的一样,对于儿童文学,儿童是至关重要的。儿童观是儿童文学的原点。如何认识儿童,直接影响如何认识儿童文学,不同的儿童观会产生不同的儿童文学观。我们考察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史,会清晰地看到,儿童观总是在制约着儿童文学的发展,决定着儿童文学的方向。整个一部儿童文学史就是在儿童观的操纵下发生着演变。因此,无论是进行儿童文学创作,还是进行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对儿童的认识都是最为根本的出发点。 “白纸”之喻(白板说)1693年,约翰洛克(英)出版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的“白板说”。他认为可以把儿童“看成一张白纸或一块腊,可以随心所欲的描画或铸成时髦的样式。”由于洛克断定人的一切知识

10、和观念都是后天获得、都是从经验获得的,所以他对教育的作用估价极高,认为教育在人的造就中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他的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一是主张人们同情儿童;二是主张从儿童阶段就应该发展他们的理性能力。 “植物”之喻(种子说)1762年,卢梭(法)发表爱弥儿,在历史上被称为“儿童的发现”。这部人类思想史、教育史上的划时代著作,为童年概念的革命提供了两大贡献:第一,他认为儿童是与成人完全不同的独立存在,成人要尊重儿童,儿童时代具有自身的价值,代表着人的潜力的最完美的形式。第二,提出了自然人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儿童的“天性将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陆上的树苗,让行人碰来碰去,东弯西扭,不久就弄死了”

11、,要“善于避开这条大路,而保护这株正在成长的幼苗,使他不受人类的各种舆论的冲击!你要培育这棵幼树,给它浇浇水,使它不受不至于死亡;它的果实将有一天会使你感到喜悦。”“成人之父”之喻18世纪后半叶以降,以产业革命为发端的英国社会变革,将物质主义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而观照人类灵魂的文学艺术却遭到了轻视。在这样的状况下,浪漫派是人用赞美纯真的儿童来反抗想用无机的物质主义涂改人性的社会潮流,在他们眼里,儿童正是人类远处的感受性和想象力的象征和代表。布莱克(英)在诗集天真之歌(1789年)中将自然和儿童视为神圣,并注目于儿童身上表现出来的尊贵的基本人性。华兹华斯(英)在序曲(1799年)一诗中宣称,幼

12、儿所具有的能力包含着与神相似的创造性和内宇宙。在诗歌虹中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诗句“儿童是成人之父”。这一振聋发聩的诗句在后来的两个多世纪里,一直回响在那些关注儿童问题和人类心灵问题的思想家、教育家和诗人的耳畔。如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1936年)中就重申“儿童是成人之父”。 “未完成品”之喻20世纪以来,实证主义的以客观性为核心的儿童心理学研究,用“发展”这一尺度来测量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区别,将成人阶段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而将儿童看成是走在“发展”途中的“未成熟”的生命形态。于是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儿童“发展”和“社会化”,即逐渐转变成为成熟、理性、有能力、社会化和自主的成人。这种观点是以成人为最高

13、完成态,以成人为本位的“童年”概念。2、关于“童年”的消逝问题1982年,尼尔波兹曼(美)出版童年的消逝,提出令人饶有兴趣却又忧心忡忡的观点:人类的童年,正像恐龙一样,也在迈向绝迹的命运。在书中,他举证说明了印刷传播媒体怎样制造了童年的概念,而电子传播媒体又如何正在逐渐消灭童年概念。波兹曼以美国社会为例,指出在语言、衣着、游戏、兴趣、水活动倾向、犯罪率及残暴程度等方面,儿童的行为表现与成人日趋一致,儿童与成人的分野日趋模糊,这些和传媒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2000年,帕金翰(英)出版童年之死针对“童年”的即将消逝提出具有前瞻意义的建构性意见。 毫无疑问,“童年的消逝”这一问题,事关人类的终极命运

14、,应该引起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关注,它尤其是从事儿童文学研究、儿童问题研究的人所不能绕开的大课题。3、儿童:独特文化的拥有者儿童文化是指在儿童生活中显示出来的心灵特质,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其内容广大,不可能穷尽其极,朱自强教授在他的儿童文学概论中将儿童生命所呈现的主要精神特质归纳为:艺术性、游戏性和生态性。 艺术性1997年,挪威的布约克沃尔德教授的本能的缪斯激活潜在的艺术灵性一书在中国出版,他提出,“本能的缪斯”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以韵律、节奏和运动为表征的生存性力量和创造性力量。缪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文艺女神,布约克沃尔德的这一观点实际上是指明儿童文化是具有艺术性这种精神特质的。事实上,仔细观

15、察儿童的生活态度,就会发现这种艺术性的存在。这种特点在幼儿身上尤其明显,如幼儿的思维具有审美思维的特质,他们的感性化思维方式使他们对生活中的生命现象欣喜不已,欢呼雀跃。再如幼儿的语言是文学语言遍布的语言,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随处可见。这种语言特质作为一种普遍性,在幼儿那里是偶发的也好,是规划的也罢,它确实是幼儿的制作、感受和知觉系统所易于达到的,而且是令幼儿愉快的。其实,艺术性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普遍存在,美国学者埃伦迪萨纳亚克的审美的人一书中就提出:“艺术是人性中的生物进化因素,它是正常的、自然的和必需的。”但是许多成人随着长大,心灵麻木、感觉迟钝,渐渐失去了审美的能力和需求,失去了人的这一本性。游戏性在人类思想史和学术史上,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席勒、斯宾塞,再到弗洛伊德、伽达默尔,有众多的优秀人物思考、论述过游戏问题,游戏在人类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游戏活动不仅可以让心灵得到放松,更重要的是游戏带来的新奇性和不可预见性都是指向创造性发现的。荷兰文化学者胡伊青加关于游戏研究的书名即为人:游戏者。实际上,真正的、纯粹的、彻底的游戏者是儿童,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