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课程论文 甘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82737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草药课程论文 甘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草药课程论文 甘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草药课程论文 甘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草药课程论文 甘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草药课程论文 甘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草药课程论文 甘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草药课程论文 甘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 院: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 班 级:09生物信息1班姓 名:佘旭 学 号:200941634115 课程论文题目:甘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课程名称: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2011 年 5 月 23 日甘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学 生:佘旭(生安院09级生信1班,学号200941634115) 摘 要:通过对国内外期刊中有关甘草生物活性的文献进行查阅,综述了近年来甘草中有效成分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黄酮类物质、甘草多糖的生物活性。关键词:甘草;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甘草属于豆科(Leguminosae),甘草属(GlycyrrihizaL

2、.)以根和根状茎入药。甘草在我国集中分布于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和西北各省区),而以新疆、内蒙古、宁夏和甘肃为中心产区。随着药学及其相关学科以及科研设备的发展,甘草中主要含有的甘草酸、甘草次酸、黄酮、生物碱和氨基酸等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一、化学成分药用甘草质量与其化学成分的组成、积累变化有直接的关系。先后从甘草属植物中提取、分离、鉴定了200多种化学成分,涉及甘草属植物10个种。其中最重要并已证实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主要是甘草酸等三萜皂苷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多糖、生物碱、氨基酸等。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甘草属植物中三萜皂类成分具有量高、生理活性强的特点,甘草的许多药理作用都与这类成分有直接

3、关系。至今在甘草属植物中已鉴定得到61种三萜类化合物,其中苷元45个。这些三萜类化合物其苷元均为 3-经基齐墩果烷型化合物的衍生物;皂苷一般为3-羟基上的氧苷,糖元多为D-葡萄糖酸或D-葡萄糖。甘草酸一直被认为是甘草中最重要三萜类化合物,中国药典把甘草酸的量作为评价甘草药材及其制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通常要求不低于2。黄酮类成分:是近年来研究最活跃的天然活性成分之一,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这类化合物的存在对植物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抵御异物的侵入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从甘草属植物中已发现黄酮及其衍生物153种,它们的基本母核结构类型有15种,其中包括:黄酮、黄酮醇、双氢黄酮、双氢黄酮醇、查尔酮、

4、异黄酮、双氢异黄酮、异黄烷、异黄烯等。对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这些成分在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方面作用显著。 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的分布和积策也表现出一定的特点。乌拉尔甘草无论是野生还是栽培,在一个生长季中,叶中总黄酮量最高,而地下部分的t相对较低;在510月,叶中的总黄酮量逐渐下降,而地下部分总黄酮盆具有上升趋势。各器官中总黄酮量在生长季中呈现波动现象,尤其在具有运输功能的部分如复叶柄、地上茎表现更突出,这种波动可能与繁殖有关。光果甘草不同器官中光甘草定(glabridin,超过1干重)主要分布于粗根木栓层,而木质部中主要分布的是甘草素 (liquiritigenin)和异甘草素(

5、isoliquiritigenin),地上器官、种子中没有发现这类成分: pinocembrin(PN)、甘草二氢黄酮(1i- coflavanone,LN)分布于幼叶表面及茎中,而根中不存在。但三年生乌拉尔甘草中地上部分的二氢黄酮盆远远低于地下部分;叶中二氢黄酮量是茎中的4倍,根中皮部与木质部量相同,主根中的量高于根头和侧根。这种结果可能暗示着在种间、生长发育期之间及产地之间存在不同的分布规律2.3甘草多糖、生物碱及徽量元素:近年来,植物中活性多糖受到人们的青睐,从甘草药材中也提取分离出一种活性多糖,其多糖由鼠李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药理作用初步研究显示甘草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

6、瘤、抗病毒作用、无细胞毒性。 生物碱类成分在甘草属植物的研究中报道很少。胡金锋等首先从云南甘草的根茎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生物碱成分,经光谱解析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鉴定为吲哚类内盐型生物碱,并命名为云甘定(glyyunnanenine)。进一步对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和刺果甘草根中生物碱研究发现:乌拉尔甘草和刺果甘草都含右6种以卜的生物碱,光果甘草含有5种以上,胀果甘草含有4种以上,总量平均为0.29。二、生物活性(一)抗肿瘤作用甘草中异黄酮类物质具有植物雌激素活性,可以抑制乳癌细胞、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近年来由于发现甘草查而酮对爱滋病毒的抑制作用比甘草强,且具有抗癌作用,使甘草黄酮类化合

7、物的研究成为医药界关注的新焦点,已发现10大类100多个化合物,主要有甘草黄酮、异甘草黄酮醇、甘草素、异甘草素等。实验表明,活性氧可引起DNA碱基损伤,导致基因突变,进一步造成细胞癌变,因而应用抗氧化剂预防肿瘤的发生正日益受到重视。甘草黄酮类生物活性较强,对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的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有效清除体内产生的自由基,从而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的进行。(二)抗氧化作用甘草黄酮类成分属于查而酮和二氢黄酮,均为含有酚羟基的化合物。其对脂质过氧化物终产物丙二醛(MDA)的生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相关报道了14种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4种活性氧的清除效应,光果甘草酮和甘草查而酮A对过氧化氢溶血的抑制效应

8、最显著。(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中抗菌成分较多,作用较强。其黄酮类单体化合物甘草查而酮A和甘草查而酮B等对革兰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制作用相当于链霉素;对酵母菌和真菌的作用高于链霉素;对革兰阴性菌中的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抑制作用相当于链霉素。体外实验表明,甘草查而酮A还可抑制杜氏利什曼原虫和硕大利什曼原虫的体前鞭毛和无鞭毛的生长。并可抑制该原虫对小鼠和仓鼠的感染。可以认为它是一个新的有效的抗利什曼原虫的药。(四)解毒作用甘草甜素、甘草煎剂能显著降低士的宁的毒性及死亡率,其解毒作用可能是因其中含有的葡萄醛酸所致。邓少玲报道,应用大黄甘草汤抢救毒鼠强中毒起到很好的效果

9、。文章指出,在大黄甘草汤中大黄泻热通便是君药,甘草清热解毒是臣药,相互配伍可以达到泻下解毒的作用,并且一次排空率达92.1%,导泻效果优于番泻叶泡取液。(五)抗炎作用抗炎是甘草酸类最主要的药理作用,对甘草酸抗炎机制的研究一直被人们所关注,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多数报道认为,抗炎机理与抑制前列腺素(PGS)等介质的作用有关。一般认为,甘草酸可能对AA水解所需的磷脂酶A2抑制作用来达到抑制PGS的合成与释放。(六)抗病毒作用抗病毒作用是甘草酸类的主要药理作用之一.近年来,有关甘草酸、甘草甜素、对肝炎病毒、艾滋病毒及其他病毒的作用研究和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甘草甜素具有高甜度、低热量、起泡性和溶血作用低

10、、安全无毒,医疗保健作用较强,目前,甘草甜素片已正式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乙肝患者。 6. 1 对肝炎病毒的作用 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尤其是慢性肝炎可引起肝硬化、肝癌等;目前仍缺乏治愈率高、疗效稳定的药物。近年来日本学者考察了甘草酸在体外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向细胞外分泌的影响,其结果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细胞HBsAg分泌受到抑制,同时抑制肝细胞的破坏,改善了乙肝患者肝功能障碍,增强了对HBV的免疫状况.可以认为甘草酸有直接的抗HBV作用及对肝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 6. 2 对艾滋病(AIDS)病毒的作用 80年代日本学者首次报道了甘草甜素抗艾滋病病毒HIV的作用,曾引起轰动

11、.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治疗原则是阻止病毒增殖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实验证明甘草甜素可明显抑制HIV增殖,并且有激活免疫作用,1.23 vg/ml的甘草甜素对HIV增殖抑制率50%,但甘草甜素抑制HIV感染所需的有效浓度高,范围较窄,若要维持其在血液中的有效浓度,需持续大量给药。Watanbe等给感染HIV病毒的小鼠模型治疗过程中发现,SNMC治疗后的小鼠存活期明显延长,并且这些小鼠的脾、淋巴结肿大被明显抑制,对肝细胞、脾细胞和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后,发现它们的增殖能力增强。虽然SNMC临床上治疗艾滋病收到了一定效果,但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七)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甘草酸能诱导小鼠肝微粒体

12、氧化酶,使其含量及活性增加。刁亚英等研究小鼠对甘草酸的代谢自诱导作用,以及该作用与不同给药途径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甘草酸能够诱导其自身代谢,但该作用与甘草酸的给药途径有关,甘草酸灌胃能产生自诱导作用,腹腔注射无效。甘草酸口服给药时经消化道细菌及消化酶作用,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和甘草次酸,然后吸收入门静脉。因此,口服甘草酸与注射给药不同,最终进入血液的是甘草次酸,提示可能甘草次酸才是P-450诱导剂。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甘草的生物活性作用是多方面的,其应用已向抗病毒、抗艾滋病毒、抗癌、防癌、增强免疫力等领域拓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有关甘草及其复方生物活性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对甘草的研究一步

13、步走向成熟,但由于甘草化学成分和复方药味间的作用不明确,故应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一步从微观上进行研究。因此,深入进行该类药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 Xu QX,Zhou M.Outlines of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Glycyrrhizae.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7):450-451. 2 Amarowicz R,Pegg RB,Rahimi Moghaddam P,et al.Free-radical sc

14、avenging capacity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selected-plant species from the canadian prairies.Food Chemistry,2004,84:551-562.3 Lee SE,Hwang HJ,Ha JS,et al.Screening of medicinal plant extracts for antioxidant activity.Life Sciences,2003,73:167-179.4 Wang LR,Li J,Dong YJ,et al.Effect of Glycyrrhiza

15、 Polysacchride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mmunity Function in Mice.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Occidentalis Sinica(西北农业学报),2007(1):226-228.5 Tian QL,Guan YP,Zhang B,et al.Research Advances o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Components in Licorice.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2):164-168. 6 Cheng J M,Lin HJ,Hsu Y H,et al.A quantitative bioassayfor HIV-1 gene expression based on UV activation:effect of glycyrrhizic acid.Antiviral Research,2004,62(1):27-36. 7 Wang NQ.Observati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