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测验答案[1] 2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82659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测验答案[1] 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央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测验答案[1] 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央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测验答案[1] 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央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测验答案[1] 2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央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测验答案[1] 2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测验答案[1]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测验答案[1] 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与教学论作业答案作业1(前言、第14章)一、填空题1一般来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2教学设计可以看作是文件课程向教学活动的转化,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且根据具体学校、学生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创造和调整。3在现代的学习观中,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提倡学习者了解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自主控制学习行为。4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使儿童能

2、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生存技能、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5赫钦斯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引出人性的共同要素,为培养这种“永恒”的人服务。6课程设计的含义是指按一定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以及一门课程的各构成要素进行的规划与安排。7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8目前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集体审议模式、自然设计模式。9我国学者借鉴外国经验,一般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成行为取向、生成性取向、表现性(表意)取向的三种。10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

3、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11生成性目标可以说是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的过程中产生,是学生和教师由内在的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12生态整合取向试图把课程的三大来源,即学科内容、学习者的需要及社会的需要兼收并蓄。13斯坦豪斯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最好的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的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二、单项选择题1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课程与教学问题,但对教学问题的研究越来越离不开课程问题的分析,而课程问题的研究,也更注重(A),以及实施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表现。在直播课堂讲稿1中提供的答案应当是“教学过程”,这里没有提供选项,故“实施过程”最为接近。A实施过

4、程 B教学目标 C教学成果 D教学环境2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D)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A教育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 D哲学3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A)的一个重要途经,是学校教育中发展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最重要的载体。A目标 B教学 C内容 D方法4(D)总结出学习的四条规律:习得律、条件强化、泛化作用和消退作用A华生 B罗杰斯 C杜威 D斯金纳5(B)认为:学校或课堂是一个由表达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各种符号所组成的社会环境。A冲突理论 B互动理论 C“结构一功能论” D分析学派6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B

5、)。A泰勒 B斯坦豪斯 C施瓦布 D塔巴7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这是哪一种课程取向?(B)A人本主义取向 B学术理性主义取向 C认知发展取向 D社会重建取向8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课程设计的特点是(B)A课程的适应性 B课程设计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为主C注重学生发展与贴近生活实际 D加强课程的综合性9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D)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A泰勒 B艾斯纳 C杜威 D斯坦豪斯10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包括两个重要含义:第一,课程、教学目标要着眼于(A);第二,课程、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A学生

6、的行为 B社会 C教师的行为 D学科结构三、简答题1、如何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可以说课程是目标、学科(教材)、计划,体现着教育目的的要求反映着人类文明的成果,代表着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与需求,并且最终必然体现为物质形态的文件和材料;它是预期的,先于教学实践而有所规划。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它与动态的教学活动有本质的区别,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有密切的联系。2、简述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依据。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课程与

7、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对于这几个方面的地位与价值的不同理解,派生出不同的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如课程研究领域里有影响的理论有学科中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教学研究中有影响的理论有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知心理学教学理论等。3、简述心理学对学生观的影响。(1)学生发展的主体观。学生是自我学习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他们的选择应该受到尊重。(2)学生发展的整体观。学生的发展应该是知识、技能、情感、心理品质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3)师生之间的平等观。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经验、改变经验,交往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成功的教育是保护个性的教育、快乐的教育。4、简述人本主义

8、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可参见46页小结中的内容。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在培养目标上主张应该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知识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中,强调学生亲自体验各种经验,形成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在课程、教学的评价上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价,主张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认为学习是师生之间、班级成员之间交往、影响的过程,因此教学的成败不在于教学的专业知识、技巧,而在于人际关系、情感态度。教师应该以真诚、民主的态度与学生坦诚相见,尊重学生的选择。人本

9、主义课程与教学论有思想性的倾向,实验基础不足,在实践中不易把握和操作。5、当代课程设计表现出哪些趋势?当代课程设计的新趋势主要表现在:1课程设计取向的综合性和全面性。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础性和时代性。3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与实践性。4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6简评课程设计过程模式。课程设计过程模式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强调教育的方式而非教育的内容,重视学习者主动学习;二是将重心放在教学的环境和经验的重组上。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在知识观、学习观上都持与目标模式有不同。过程模式直接关注教育过程的不断调适,以使学生发展。过程模式提出了很富有吸引力的课程思想,教育实践的变革应该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进行;但缺乏说明具体

10、的行动方式,让人感到难以把握。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过程模式注重内在价值活动准则或程序原则,这可视为更高层次更为抽象的目标,因此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并不是完全对立的。7泰勒课程目标研究的特点是什么?参考教科书79页关于优点和不足的介绍在泰勒的课程设计中,目标在整个课程设计中起着统领和指导的作用。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泰勒认为任何目标都应该包含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课程目标的叙写必须明确、清晰、可操作,课程目标要通过许多不同的经验达成,泰勒在学习经验的组织方面提出了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三个指标。8简述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记住核心概念,然后

11、自己稍作阐释。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计步骤包括(1)目标分解;(2)任务分析;(3)起点确定;(4)目标表述;(5)类别化、层次化。9简述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体系。新课程目标主要有:(1)强调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2)增加过程与方法的目标维度,对应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3)增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丰富学生的主体性的体验和建构。新课程目标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相结合,从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到培养目标,到学科课程总目标再到学段目标,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的目标层次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面向21世纪的新课程目标体系。四、论述题1、分

12、析说明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答: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有:(1)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用性和可信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确定研究课题,选择调查方法,选取研究的对象,制定调查计划,设计调查表或访谈提纲,进行准备性调查,修订调查工具和调整被试,进行正式调查,统计资料和分析结果,撰写调查报告。(2)观察研究。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目的性、客观性和能动性。研究的基本程序包括

13、: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意义,搜集文献资料,编制观察提纲,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分析资料并得出结论。(3)实验研究。是通过人为地控制某些因素,以揭示某些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研究者可以主动控制某些条件,重点在于论证教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具有可重复性。研究的基本程序包括:确定研究的课题,选择实验设计,制定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4)人种学研究。又叫实地研究或者定性研究,是为特定情境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提供完整和科学的描述。这种研究方法强调被研究者的经历,强调实地研究并强调“情境性”,强调以整体的、全局的观点看问题。研究的基本过程包括:确定被研究的现象

14、和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分析并得出结论。2、试述社会制约课程、教学的维度。(1)在宏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制约着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水平。任何时期、类型的课程、教学都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这四种社会系统要素的影响。(2)在微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对课堂教学组织、人际关系产生影响。教师本身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社会经历会影响课程的现实表现,不同学生对同一教师课程的接受也是不一样的。3、论我国现阶段课程设计的特点。答:其主要特点是:(1)在课程设计取向上由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a、增强课程的适应性;b、体现基础性与探究性;c、注重学生发展,贴近生活实际;d、进一步加强课程的综合化。(2)在课程设计的体制、模式上注重吸取课程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表现出关注实践、集体审议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充分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意吸引社会各方参与,构建课程开发共同体;吸取多种课程设计模式的优长以指导课程设计活动。4、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的中小学课程,分析其在课程取向上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课程基本上是全国统一的,实行集中统一的课程计划与教学指导,表现在全国共用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