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上)思考题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82538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上)思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史(上)思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史(上)思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史(上)思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史(上)思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上)思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上)思考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上)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据说尧年老时,经民主推举和自己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时,如法炮制,传位于禹.禅让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 细石器文化是距今10000年7000年,广泛分布于东北、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一带的古文化。该文化繁盛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可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甚至到铜石并用时代。细石器文化以细小打制石器为主要特征,石器原料主要为石髓、玛瑙、燧石等。已出现复合工具,并已广泛使用弓箭。中原地区在进入新石器时代后,随着农业经济的兴

2、起,细石器突然衰落下来,而在东北经内蒙古到新疆的广大北方草原地带,细石器传统经久不衰。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主流,遍及整个中原地区及关陕一带。该文化因1921 年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该文化距今约 6000 年,延续约 2000 年。仰韶文化的基本内涵是经营农业,以种粟为主,兼营渔猎采集;其陶器以红陶为主,因器物表面多彩绘而被称为“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在社会组织、生产水平及使用抽象符号三方面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夏商周断代工程” 是20世纪末,我国最大的人文科研项目、“九五”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经过200位多学科专家历时五年的联合攻关,于2000年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

3、,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标志着夏商周历史研究进入新阶段。 国人暴动周厉王时发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厉王垄断山林川泽,又任用卫巫“监谤”,引起平民,即“国人”的不满。公元前841年,人们不堪忍受压制而发起暴动驱逐厉王,厉王逃到彘。当时参加者除国人之外,还有中小领主贵族和其它劳动人民。这就是所谓的国人暴动。国野制度西周王室和诸侯所辖的土地有“国”、“野”的区别,王畿和诸侯国都将其周围的中心区叫“国”,住在那里的人叫“国人”,他们是周族的成员,其中包括贵族和平民。中心区以外的地方叫“野”,是被周族征服的广大农村,住在那里的人叫“野”人。国人可以议论政事,有当兵的权利和义务。野人只有从事农业生产,提供赋役

4、的义务。 初税亩 春秋时期由鲁国实行的最著名的一次赋税改革。内容是开始实行面积为单位征收耕地税的制度,也就是开始承认 私有土地的合法性,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税率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 。这就放弃了国家对土地的所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汉承秦制汉高祖刘邦在创建西汉王朝时,在政治上基本上沿用了秦始皇所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即在中央,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制。朝廷由三公九卿组成,地方行政基本上是郡县制度。史称这一情况为“汉承秦制”文景之治:汉文帝与景帝在位期间(公元前180前141年),在汉初以来经济恢复的基础上,继续“与民休息”,使社会经济获得了更加显著的发

5、展,统治秩序也愈益稳固。在经济方面,文帝,景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法律上提倡轻刑慎罚,边疆政策继续了汉初以来和平方针。文、景之世,户口迅速繁息,生产明显发展,粮价一再降低,政府囤积大量财物,西汉由此进入繁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入粟拜爵西汉施行的改善农民处境、缓和谷贱伤农现象的一项政策措施,是由晁错向汉文帝提出的。具体内容是:准许富人(主要是商人)买栗输边, 按所输多少授予爵位。入粟拜爵办法实行后,边境和郡县都有了积粟,就可以免除天下田租。该办法的实行,使农民的处境暂时有所改善,但也大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度田事件度田是东汉初年,光武帝为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与劳动力的控制,增加政府租

6、税与赋役收入而采取的政策。建武十五年(39),汉光武帝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民人的户口年纪,名为“度田”。 该措施遭到大量隐瞒土地的豪强地主的武装反抗,光武帝采取镇压与安抚并用的手段,才使反抗平息。度田不了了之。表明东汉政权建立伊始,豪强地主势力即十分强大。永嘉南渡永嘉(307313年)是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在这期间, 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匈奴、羯、氐、羌、鲜卑等相继起兵,匈奴贵族刘渊、刘聪等相继称帝,还连续攻破洛阳、长安,俘虏晋怀帝、愍(mn )帝,灭亡西晋。由于当时的战争带有严重的民族仇杀的性质,所以十分残酷,大量汉族官民死于战乱。汉族官民纷纷南逃,史称“永嘉南渡”。占田制西晋时期的土地和赋

7、税制度,包括平民的占田课田制,户调制,官吏占田荫客制。起到了鼓励垦荒作用,自耕农增加,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发展。但剥削量增加,官僚地主兼并的土地和依附人口合法化,门阀世族的经济特权得到法律保护。 侨置是东晋、南朝时期安置北方流民的政策。西晋末,中原人口大量南迁,东晋建立后,政府设立了许多侨州、侨郡、侨县予以安置,称侨人。北方大族任侨置郡县官吏,侨人的户籍不算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税役。为北方世族重新获得政治经济特权创造了条件。但也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户籍管理。土断所谓土断,是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西晋末,北方人民大量南流,东晋建立后,政府设立了许多侨州、侨郡、侨县予以安置流人

8、。他们只在这种侨立的地方机构登记,称为侨人。侨人的户籍不算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东晋侨置州郡的设立,造成版籍混乱、士族地主们乘机广占田地,大量地隐瞒户口,严重影响政府的财政。土断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以便政府统一对编户齐民的剥削。河阴之变北魏武泰元年(528),胡太后毒死孝明帝,造成北魏内部大乱 ,叛乱爆发,大将尔朱荣带兵进入洛阳,把胡太后和她年仅三岁的儿子沉入河底,另立敬宗,借大典的名义在河阴(今河南孟县附近)围杀北魏王公大臣二千余人,史称“河阴之变”。仅少部分北魏宗室侥幸逃脱。河阴之变使得汉化的鲜卑代北士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9、九品中正制公元230年,曹操病死后,曹丕为了称帝不得不向世家大族妥协,采纳颖川士族陈群的建议,实施“九品官人”的选官制度。即:选择在中央做官的“著姓士族”为本州郡的中正、大中正,他们负责品定本郡属的杰出人才并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凡九等,报中央备案以为选官依据。九品中正制在实施之初曾起到某些积极作用,但是很快就被世家大族操纵,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也就演变成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治的工具。淝水之战383年前秦与东晋之间的一场兼并与统一战争,也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前秦统一北方后,苻坚率近百万军队南下,东晋谢安以8万军队迎战,打败前秦

10、,稳定了统治。北方再次分裂,使南北对峙局面延续。 “夏商周断代工程”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她的五千年文明史绵延流长,从未中断。 但是长期以来,对夏、商、周的年代研究滞后,跟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也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对外文化交流。20世纪末,我国启动了最大的人文科研项目、“九五”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夏商周断代工程”,经过200位多学科专家历时五年的联合攻关,于2000年11月9日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该表将(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夏、商、周三个王朝的始年分别推定为公元前2 0 70年、16 0 0年、10 4 6年 , 把我国历史纪年向上延伸达12

11、29年,为进一步研究中国文明和国家的起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弥补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研究的重大缺憾。殷墟 殷是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又名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面积约24平方公里。该遗址发现于20世纪初,1928年开始发掘。据文献记载,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王亡国,整个商代后期都以此为都。五服制度A:夏商周三代时,按各地诸侯的土地距离王城的远近,划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距王城五而里内的属甸服,甸服以外五百里的为侯服,依此类推,不同的等级要向国家贡纳不同的物产,有不同的途径。B:服制,是指死者的亲属按照与其血缘关系的亲疏和尊卑,穿戴不同等差的丧服制度。按服制的规定,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分为斩

12、衰(音崔,服三年)、齐衰(服一年)、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锶麻(服三个月)五个等差,故称“五服”。国人暴动周厉王为人贪婪,他垄断山林川泽征税,与民争利,国人谤王,于是使卫巫临谤,实行专制统治,使国人怒不敢言,公元前841年,国人不堪忍受厉王的高压政策,袭击包围王宫,将厉王赶跑,史称“国人暴动”,政事由召公和周公临时主持,号为共和行政。它动摇了西周的统治基础。 三礼指仪礼、周礼、礼记三部记载和研究西周礼制和官制的书。仪礼大约成书于春秋时期,是一部关于礼仪的职业手册。周礼原名周官,是一部记叙西周官制的理想化著作。礼记是战国至秦汉时期儒家所作的礼制资料汇编,共49篇。或记制度,或述思想

13、,内容较杂。后代五经中的礼经指此书。乡遂制度是西周春秋间社会结构的重要特征之一,乡和遂不仅是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域,而且是两个不同阶层的人的居住地区。按照距离王城的远近,王畿地区在空间位置上依次被分划成国中、郊、野,国中指都城,国和郊之间设六乡;遂位于郊和野之间,设有六遂。“乡”为“国人”居住地区,“遂”,为“野人”居住地区。井田制井田制是中国早期社会的基本土地制度,它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的农村公社或家庭公社的土地制度演化而来的一种土地制度,是一种多层次的宗族贵族占有制。国王是最高一层的土地占有者,他通过分封的办法把土地、臣民层层分给诸侯,卿大夫等各级贵族。由于土地的形状被田间小道和田间水道划分开呈井

14、字,因此而称井田。井田制有公田和私田的界限,平民在公田上集体劳作,公田上的产品全部归贵族所有。私田是指公社农民的份地,定期重新分配。农民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产品归农民所有。 二、简答题 1. 简述夏娃理论的内容并用中国的考古资料对其进行评述。“夏娃”理论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产物。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这就是所谓“夏娃理论”。这种“夏娃理论”认为,目前地球上的各个人种,都是二十万年前某一个非洲女性祖先的后代,这个非洲女性祖先被称为“夏娃”。“夏娃”的后代离开非洲,扩散到欧洲、亚洲等地,取代了当地原有的早期智人;而欧洲、亚洲原先的早期智人并非现代人类的祖先,它们与现代人类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在中

15、国大地上,从直立人到早期智人再到现代人类的化石表明,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连续进化,东亚的蒙古人种是从当地的古人类发展而来的,并非来自非洲。此外,中国的直立人与智人的旧石器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前后连续性,根本没有出现过由于人类灭绝而导致的文化中断,根本不存在外来文化大规模取代原有文化的迹象。因此说非洲人取代中国大地上的早期智人而成为中国人的祖先的推论是难以成立的。 2.简述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水利工程”说的主要观点。魏特夫在他的名著东方专制主义一书中,提出了东方专制主义国家起源于对大规模灌溉工程的组织和管理的假说。他认为,东方国家往往起源于居住在大河流域的农业民族,而灌溉是这些民族的生命线,修建大

16、规模灌溉工程,往往需要复杂的组织和强力的控制,所以,东方国家往往是专制主义的。 3.简述井田制的内容及实质井田制是中国早期社会的基本土地制度,它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的农村公社或家庭公社的土地制度演化而来的一种土地制度,是一种多层次的宗族贵族占有制。国王是最高一层的土地占有者,他通过分封的办法把土地、臣民层层分给诸侯,卿大夫等各级贵族。各级贵族又是封国和采邑土地以及臣民的实际占有者和所有者,他们世代世袭,未经过国王的特许,土地不准随意转让或者买卖,叫“田里不鬻”。由于土地的形状被田间小道和田间水道划分开呈井字,因此而称井田。井田制的经营方式有公田和私田的界限。公田是进入文明社会后保留下来的原始公有地的残存,平民在公田上集体劳作,公田上的产品全部归贵族所有。私田是指公社农民的份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