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概括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825331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概括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古代史概括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古代史概括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概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概括(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概括:夏朝(BC2070年) 鸦片战争前(1840年前)古代文明发展历程朝代经济政治思想科技文化艺术奠基商周生产力低下:耒耜、千耦其耘;井田制;职业商人、早期货币;“工商食官”政策;青铜文明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内外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敬事鬼神日食记录甲骨文、金文;稚拙线条,简单的色彩、图案;原始宗教歌舞傩戏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出现;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出现;私有土地所有制;土地兼并现象出现;租店经营方式;私商取代官商、著名都会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奴隶制瓦解,封建制逐步确立,变法运动(商鞅变法)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孔子,孟子、荀子);私学的兴起;

2、士阶层的兴起;百家争鸣战国司南天文学哈雷彗星、太阳黑子数学九九乘法口诀、筹算计算法医学黄帝内经诗歌诗经、楚辞离骚毛笔绘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形成秦朝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儒家的重创焚书坑儒,法家思想小篆巩固(发展)汉朝西汉初:经济凋零;汉武帝:经济恢复与发展东汉晚期:青瓷(越窑)国力强盛、王国问题(汉初郡国并行制)需加强中央集权(中外朝制度、推恩令、酎金夺爵);察举制;刺史汉初:黄老之学;汉武帝:独尊儒术(董仲舒)新儒学,统治地位,主流地位造纸术;天文张衡;医学张仲景、华佗;数学九章算术农学氾胜之书汉赋 铺陈排比、文采华丽;隶书;帛画曲折发展魏晋南

3、北朝北方经济被破坏,中原大量移民向南方南方经济发展;边疆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南北朝:白瓷(邢窑)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九品中正制;士人群体逐渐形成北魏孝文帝改革儒家思想出现危机(佛教、道教盛行)数学祖冲之的圆周率农业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书法成为自觉艺术东晋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开始出现文人画顾恺之古代文明发展历程朝代经济政治思想科技文化艺术成熟隋唐封建经济繁荣(出现曲辕犁;商业贸易蓬勃发展;丝织业缂丝技术;制瓷业成为独立的部门(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陶),交通发达(大运河);出现柜坊和飞钱;对外交流频繁;唐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道州县三级;科举制;(整治统一、安

4、定,社会走向正规,法度规范;民族融合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儒家占统治地位,佛教、道教盛行,出现“三教合一”局面印刷术:雕版印刷品金刚经;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孙思邈丹经;天文学:一行实测子午线,一行与梁令瓒的黄道游仪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书法艺术新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草书(张旭、怀素);画家注重法度,表现雍容华贵吴道子繁荣宋朝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制瓷业兴盛(五大地方窑),景德镇瓷都;商业突破时间和空间、地点限,出现繁荣;纸币交子;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二府三司制,加强中央

5、集权的措施);宋代重文轻武、发展科举;两宋之际山河破碎、民众痛苦、士人南下,流落异乡宋明理学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在思想上占统治地位北宋-活字印刷术火药广泛应用、传播;指南针发明与应用、传播;宋词;书法追求个性,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文人画注重写意(集书法、篆刻、绘画等为一体),风俗画;南宋南戏元朝交通空前发达,商业空前繁盛(黄道婆改进棉纺技术);海外贸易兴盛;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中央集权(中书一省制,行省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废除科举考试,民族分化政策天文学郭守敬制成简仪,授时历;农学王祯 农书元曲(关汉卿);元杂剧辉煌与危机明朝清朝1418世纪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市镇兴起;出现商帮;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明中叶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缓慢发展;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实行文化专制;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封建制度逐渐衰落,宋明理学占主流;明清进步思潮,追求个性自由批判的继承了儒家思想农学明代 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医学明朝 李时珍本草纲目小说;书法: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文人画:风格奇特的画家不拘成法木刻版画、年画、布贴画、剪纸画;昆曲、京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