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矿用紧急避险系统使用说明书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82489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矿用紧急避险系统使用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冶金行业)矿用紧急避险系统使用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冶金行业)矿用紧急避险系统使用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冶金行业)矿用紧急避险系统使用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冶金行业)矿用紧急避险系统使用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矿用紧急避险系统使用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矿用紧急避险系统使用说明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JSY-12/K(Y)救生舱说明书矿用紧急避险装置使 用 说 明 书 目录矿用紧急避险装置使 用 说 明 书1、概述31.1 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31.2 结构及技术特点31.3 型号的组成及意义41.4 基本参数41.5环境要求52、防护结构特征53、生命保障系统53.1氧气供给保障系统53.2 空气净化63.3 温度调节63.4生存保障64、环境监测及通讯、控制系统74.1舱内外环境参数监测74.2 救生舱动力及控制系统74.3 通讯系统74.4 照明指示75、救生舱主要配置表86、使用说明87、管理与维护10矿用紧急避险装置使 用 说 明 书1、概述1.1 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JSC-12/

2、K(Y)矿用救生舱是一种新型的具备抗压、防毒、隔热、防水并能提供必要生存条件的紧急避险等待救援的自救逃生装置,其放置于采掘工作面附近,当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突出、透水、坍塌和火灾等事故,矿井通道堵塞或动力电源断电,井下遇险人员不能立即升井逃生脱险的紧急情况下,可快速进入救生舱内利用救生舱配备的生存设施保证最低生存需要等待救援。1.2 结构及技术特点救生舱舱体为长方形钢制结构,由过渡舱、生存舱、设备舱3部分组成。模块化结构设计,便于运输、移动及井下安装。还可根据井下空间及避难人数的不同需求,组合成不同规格的救生舱。舱体采用轻钢框架结构,“断桥铝”式结构的模块连接结构、特殊的密封门设计使得救生舱内外密

3、闭,达到隔热、隔音、防水、防毒气的要求。救生舱配有外接压风系统及内部压缩空气、压缩氧气及自救器多重供氧系统;过渡舱配有“洗气”系统;空气再生净化系统采用船舶工业用一体化空气净化器有效滤除有害气体,温度调节系统采用了空调制冰及无动力CO2喷射制冷两种方式,(用户可通过更换设备舱订制)。舱内监控装置可分为两种形式(用户可选)。一种为配有本安型美国MicroMAXpro多气体便携式检测仪,自带传感器对舱内气体进行实时监测,配接外部本安型传感器可监测舱外气体环境,仪器配有6块锂电池,单块电池连续运行可达18小时。另外,配有我公司专用救生舱控制系统,对舱内的压力和环境进行综合控制。救生舱备有压缩氧气、压

4、缩空气、食物、水、急救药品、温湿度调节、照明、灭火、通讯装置;CO2、CO、排泄物处理装置等生命保障系统,该系统可以提供12人不少于96小时较为舒适的生存条件。1.3 型号的组成及意义JS Y 12 / K(Y) 制冷方式(空调,液态CO2) 额定人数 移动式 救生舱 1.4 基本参数(表1)项 目参数额定人数,人12额定防护时间,h96抗冲击力,MPa1.5抗爆炸冲击力,MPa2瞬间耐高温能力(0.2S),1200舱外持续耐高温能力,55舱内持续温度,332舱内持续湿度85%最大耐水压能力,MPa0.1人均占有容积m31.0舱内压力Pa200-300供电电压V380/660/1140舱内设备

5、启动时间S20规格尺寸(LWH),m(不同型号外形尺寸有所不同)81.41.8空载质量,t12.8 1.5环境要求(非启动环境下)a) 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b) 周围环境温度不超过50C+400C;c) 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0C);d) 在具有甲烷和煤尘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危险场所;e) 无蒸汽或破坏金属和绝缘材料的腐蚀性气体的场所;f) 无显著摇动和剧烈冲击振动的环境;2、防护结构特征救生舱外壳材料采用Q235钢制作,模块化设计,模块之间螺栓连接,有吊装孔,组装定位销;组装成型后为全密封。可承受抗冲击力1.5MPa抗爆炸冲击力2MPa;瞬间(0.2S)环境温度1200条件下,

6、壳体无开裂、无变形。各模块之间的连接及舱门的密封采用隔热密封设计。舱内外隔热采用外壳内层衬陶瓷棉以聚乙烯板做龙骨,填充陶瓷棉,内层敷设不锈钢板装饰;舱内通过外部压风系统及内部压缩空气和压缩氧气保证正压200-300p;当舱外环境温度持续55条件下,舱内温度不大于3323、生命保障系统3.1氧气供给保障系统救生舱具备压风供氧、压缩氧供氧二级供氧保障体系以及自救器逃生保障系统。救生舱具有与矿井压风系统的接口和压风系统供氧装置,可以在矿井压风系统未被破坏的情况下对舱内供氧。保证压风供氧速率应不小于每人2.5L/min(标准状态下),连续噪声应不大于70dB(A),出口压力应不大于0.2MPa。压缩氧

7、供氧,以人均耗氧量0.3L/min计算,能够单独保证救生舱的额定保护时间。自救器救生舱应配备隔绝式氧气自救器,使用时间应不小于45min,应符合MT 711的有关规定。配备量应不小于额定人数的1.5倍。 3.2 空气净化救生舱具备一体化的空气净化系统,当外界压风系统失效时启动有效的清除人体夹带和人体活动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氨气、硫化氢、挥发性有机物等。采用新型的空气再生与净化材料,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可以实现超过120h的避险。与温度调节系统配合使用,在额定防护时间内保证舱内空气及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满足表2的规定。表2 舱内空气及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项目O2COCO2CH4温度湿度指标18.5

8、%23.0%24X10-61.0%1.0%330C20C85%3.3 温度调节在外接压风系统及电力供应正常时监控系统检测舱内压力温度及气体浓度控制压风供气电磁阀调节温度,当外接压风系统及电力供应中断时,温度监控系统自动启动空调系统(或者液态CO2)可以实现舱内的温度调节。3.4生存保障救生舱配备在额定防护时间内额定人员生存所需要的食品和饮用水,并有足够的安全余量。其中,食品配备不少于2000kJ/人.天,饮用水不少于0.5L/人.天。救生舱配备急救箱、苏生器、工具箱、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等设施设备。4、环境监测及通讯、控制系统4.1舱内外环境参数监测舱内配专用本质安全型救生舱环境监测控制仪(

9、美国MicroMAXpro多气体便携式检测仪可选),对舱内外的CO、CO2、O2、CH4、温度实时监测显示和超限报警;根据显示的温度控制外接压风系统或内部制冷系统(制冰系统或液态CO2)调节温度及空气净化。4.2 救生舱动力及控制系统救生舱内配有外部供电系统,在救生舱处于备用状态下外部电源对救生舱内部电源充电,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定时启动压风系统对舱内空气进行更新;保证维持舱内压力200-300p;并保证制冰系统正常工作。救生舱外部供电供系统中断,动力保障系统采用大容量的镍氢蓄电池组,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防爆型式,具备有动力时自动均衡充电、均衡放电等电源管理和过充、过放等安全保护功能。并可持续为

10、监控系统及制冷、空气净化循环提供动力。救生舱内、外部供电应能自动转换,转换时间不大于0.1S 。4.3 通讯系统救生舱具备与井下通讯网连接的接口,与矿井主通讯联网,配有电话机,电话机符合MT/T 289 的有关规定。4.4 照明指示救生舱采用一体式矿灯照明。舱内储备逃生用一体式矿灯,数量不少于额定8人数的25%。救生舱外部应反光标志标明舱体的入口、人员数量、操作指示、警示标志等,便于黑暗环境中辨识。5、救生舱主要配置表6、使用说明6.1 救生舱的井下布置 救生舱是一种可移动式完全的封闭结构,设置位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必须设置在防逆流风门外的进风流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

11、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设置。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设置避难硐室或救生舱。救生舱规格和数量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6.2进入救生舱的操作在紧急状况下按照避难指示系统快速到达救生舱位置,查看外部标志的人员定额,打开救生舱外门,依次进入,由于开门会造成舱内压力降低、人员可能会带进有毒气体,如果电力及压风系统压力正常,系统将自动完成“洗气”,进入人员每人需在门口停留10S,开启生存舱,依次进入。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当有事故发生后,空气中

12、存在有毒气体,在进入救生舱之前应佩戴自救器,并在进入主舱确认检测仪显示:一氧化碳低于50ppm氧气高于19.5%时,无报警,并开启供氧系统及空气净化系统,方可摘掉自救器。如果外部电力及压风系统中断或电磁阀失灵可按如下手动操作:佩戴自救器进入过渡舱,查看气体检测仪气体浓度,当一氧化碳含量高于50ppm或者氧气含量低于19.5%时,需要净化过渡舱,打开位于主舱门左上方的净化阀门,逆时针方向慢慢旋开压缩气体阀门释放空气开始依次洗气,洗气后依次进入主舱。所有人进入后关闭净化阀。打开内门进入主舱,检查主舱内空气质量,如果氧气含量小于19.5%则需要继续佩带自救器,打开位于舱内左上角的氧气控制阀,该控制阀

13、分为两档,以区分供气量的大小,一般用低排气量供氧。如果氧气含量出现报警,可将阀门转换至高档。当氧气含量大于19.5%时可以取下自救器,若你的自救器属于可关闭式装置请关闭以备再用。如果救生舱外仍有人员需要进入,请关闭关闭内门以便他们进入过渡舱,并将气体探测器留在过渡舱,任何进入过渡舱的人员必须检测一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在进入主舱之前,如果仍有需要,还需履行净化步骤,所有人安全进入救生舱后,打开空气净化器外部防护,启动温度调节器(空调或液态CO2),过渡舱内门保持打开状态。座位下面备有功能齐全的救急箱,救生舱内还备有担架,救生舱为每人每天提供3.7L的饮用水和2000卡热量的食品,饮用水存放在主舱

14、内的地板下,食物及备用自救器存放在座位下面,救生舱还配有便携式马桶 和垃圾袋。设备舱冰槽内备有冷敷袋,供伤员应急降温使用。为节约电能应关闭所有帽灯。过渡舱外壁上装有矿用通讯接口,与主舱内的矿用通讯线路相连,人员就位后应尽快与通讯中心联系。进入救生舱,不要惊慌。请记住救生舱是你生存的最后选择。7、管理与维护7.1矿井应建立救生舱管理制度,设专人管理,每周检查一次。按相关规定对其配套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或调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施完好可靠。7.2救生舱配备的食品、水和急救药品,过期或失效的必须及时更换,且在有效期内。7.3每天检查救生舱门是否开启灵活和密封可靠,检查橡胶是否老化。7.4每天必须检查救生舱内压缩氧和压风供气性能。7.4.1压缩氧供气: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