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贵州省铝土矿规划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82125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1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贵州省铝土矿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冶金行业)贵州省铝土矿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冶金行业)贵州省铝土矿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冶金行业)贵州省铝土矿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冶金行业)贵州省铝土矿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贵州省铝土矿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贵州省铝土矿规划(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铝土矿资源勘查与开发规划(2011-2015年)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二0一一年十一月26目录1 总则11.1 规划编制的目的和依据11.2 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1.3 适用期限和信息资料利用截止时间22 资源禀赋及其勘查开发现状22.1 禀赋特点22.2首轮铝土矿专项规划实施的评估42.3勘查现状42.4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52.5 勘查与开发存在的问题63 铝土矿资源需求形势及可供性分析73.1 我国铝土矿资源概况及铝工业形势73.2 贵州铝工业生产概况与需求预测93.3 全省资源保证程度分析104 规划目标154.1 总体目标154.2 规划目标155 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165.

2、1 总体布局165.2 铝土矿远景调查评价及前期勘查175.3 铝土矿资源勘查175.4铝土矿勘查规划区块186.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186.1 开发总体布局186.2铝土矿资源开采分区196.3铝土矿开采规划区块206.4 开发总量216.5 规划新建与改扩建矿山216.6 开发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227.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237.1 总体要求237.2 新建矿山的环境保护237.3 开采矿山的环境保护及治理247.4 闭坑矿山的环境恢复治理248 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248.1拓宽资金渠道,加快资源勘查开发步伐248.2强化矿山整合,促进矿业秩序的根本好转248.3调整利益分配,完善开发

3、收益分配机制258.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对矿业的贡献率258.5加强铝土矿资源保护,强化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259.附 则27附表:1.贵州省铝土矿资源储量产地现状表2.贵州省铝土矿开采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3.贵州省铝土矿探矿权现状表4.贵州省铝土矿勘查规划区块表5.贵州省铝土矿开采规划区块表6.贵州省铝土矿新建矿山规划项目表7.贵州省铝土矿结果调整表8.贵州省铝土矿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表附图:1.贵州省铝土矿资源分布图 比例尺1:62.5万.贵州省铝土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 比例尺1:62.5万.贵州省铝土矿资源勘查规划图 比例尺1:62.5万.贵州省铝土矿资源开发规划图 比例尺1:62.5万

4、1 总则1.1 规划编制的目的和依据 为完善我省矿产资源的规划体系,使矿政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统筹全省铝土矿的调查评价、勘查、开发与保护,优化开发利用的总体规模、区域布局和矿业结构;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实现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我省铝工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高资源对贵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编制贵州省铝土矿资源勘查与开发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编制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保护资源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第240号令),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第241号令)和贵

5、州省矿产资源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以及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并参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有关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要求,以及贵州省铝土矿成矿规律和潜力评价等成果等进行编制的。1.2 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2.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铝土矿对贵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为出发点,贯彻省委省府“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立省”战略,落实省委关于在矿产开发中必须坚持“护我环境、惜我资源、利我地方、惠我群众”和建设绿色矿山的要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

6、发中保护”的方针,以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铝土矿资源为重点,按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促进贵州铝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1.2.2 基本原则1)资源勘查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 2)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基础地位相结合的原则; 3)统筹规划、整装勘查、集约开发、合理配置、有序投放的原则; 4)开源与节流并举,节约优先的原则;1.3 适用期限和信息资料利用截止时间 本规划基期年为2010年,适用期限为20112015年。2 资源禀赋及其勘查开发现状2.1 禀赋特点 贵州是我国铝土矿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铝土矿产出有两

7、个地质层位:一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主要分布在清镇、修文、息烽、开阳及遵义县一带,是全省最重要的铝土矿产出层位;二是中二叠统梁山组,主要分布在务川、正安、道真、黄平及凯里一带,务正道地区资源潜力大,为我省新的铝土矿资源基地(附表1、附图1)。其禀赋特点如下: 1、资源储量丰富,分布相对集中 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查明的铝土矿保有资源储量5.76亿吨,居全国第四位。主要集中分布在清(镇)修(文)(含织金、白云),保有资源储量3.33亿吨;其次为务(川)正(安)道(真)片区,保有资源量1.54亿吨;再次为遵义县南部(含息烽及开阳北部),保有资源储量7646.8万吨;黄(平)凯(里)片区仅保有资源储

8、量288.37万吨(据最新勘查成果,黄(平)凯(里)片区保有资源量约6000万吨)。2、大中型矿床量大,利于规模开发全省大中型矿床共29处,占产地总数的28.15% ,保有资源储量高达5.10亿吨,占全省的88.54% ,资源的集中度高。尤其是猫场矿区资源储量为1.78亿吨,有利于规模开发。3、矿石质量尚好,其伴生矿产较多我省铝土矿矿石主要为沉积型水硬铝石,Al/Si424,Al2O3一般6070%,多数为-级品,质量尚好。与之共生的有赤铁矿、耐火材料(粘土),伴生矿产有镓、锂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4、裸露型矿量少,埋藏型矿量多在全省保有资源储量的矿产地,裸露地表易于开采的矿量3800万吨,

9、占6.6%;埋藏地下的矿量5.38亿吨,占93.4%。5、资源潜力较大,找矿前景良好我省的沉积型铝土矿的成矿条件尚好,据预测远景资源量为14亿吨,已查明的资源储量约占41%,资源潜力较大,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2.2首轮铝土矿专项规划实施的评估我省首轮铝土矿规划实施顺利,规划目标实现程度较高,成效较明显,全省铝土矿勘查取得重要成果,尤其是务正道片区铝土矿资源勘查取得重要突破,查明大竹园、瓦厂坪及新木-晏溪三个大型矿床;铝土矿的开采基本保障了全省铝工业发展,但铝土矿开发规模结构仍不合理,小矿太多,资源浪费较大;铝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仍需加强,铝土矿的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总之,首轮铝土矿专项规划的实

10、施,促进我省铝土矿资源勘查开发的健康发展。2.3勘查现状贵州省铝土矿资源地质勘查工作始于1941年。解放后,对省内铝土矿资源进行了大量的现代地质勘查。1956年后原西南地质局543队,贵州地质局、贵州有色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现贵州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先后在全省开展了普查和勘探,使我省铝土矿勘查程度有了提高,资源储量有了较大幅度上升,保证了我省铝工业的发展。近年来,铝土矿资源的商业性勘查有了较大的发展,至2010年底,全省铝土矿有效勘查许可证68个(附表3、附图3),其中普查53个,详查15个,主要集中在务川正安道真片区、遵义县片区和清镇修文片区尚未进行地质勘查的新区及个别开采矿区外围。截至20

11、10年底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区(矿床)109处。以勘查工作程度分,勘探阶段30处,详查阶段44处,普查34处,预查1处。2.4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贵州铝土矿的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首先用于生产耐火材料,50年代末开始作炼铝的原料。随着贵州铝工业与相关的磨料、磨具及耐火材料等工业的快速发展,铝土矿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产量不断上升。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多种所有制的矿山蓬勃发展,遍布铝土矿分布的各县(市、区)。省内铝土矿除清镇猫场特大型矿床为国家规划矿区,以及务正道片区和个别地区外,几乎都有不同程度开采。已开发利用的矿产地占全省铝土矿矿产地总数的53.4%。至2010年底,共有持证的开采矿山1

12、15个(附表2 、附图2),共占用资源储量约15000万吨。总设计生产能力为867.6万吨/年,2010年生产铝土矿矿石168万吨。矿山规模小,全省仅有6个中型矿山,分别是遵义县团溪镇仙人岩铝镓矿、中铝贵州分公司第一铝矿(42万吨/年)、第二铝矿长冲河矿区(35万吨/年)、第二铝矿燕垅林歹矿区(35万吨/年)、贵州省清镇铝土矿麦坝矿区(30万吨/年)及遵义县213矿(50万吨/年);28个为产能1029万吨/年矿山;其余均为几万吨至几千吨的小型矿山及小矿。全省铝土矿石产量未达总设计生产能力。所产矿石基本用于省内铝业生产。至2010年,全省铝工业基本已具氧化铝220万吨、电解铝100万吨的生产能

13、力,还建成了镓金属14吨/年的生产线;生产氧化铝120余万吨、电解铝40余万吨。2.5 勘查与开发存在的问题、开采规模结构不合理 开发的集中度较低我省铝土矿采矿权的设置不规范,有的过密过多,小矿太多,开采规模太小,结构不合理,开发的集中度低,使资源不能充分有效利用,出现“一矿多开”和“大矿小开”,破坏或肢解规模矿区的现象。2、生产经营粗放 资源浪费较大我省的铝土矿,特别是小型矿山在开发过程中,科技含量不高,开采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经营粗放;有的中型矿山对其伴生矿产也未能综合利用,资源浪费较大。3、初级产品多 产业链短我省铝生产企业和加工企业大多规模小,其产品多为铝矿石或铝矾土等初级产品,附加值

14、低,产业链短。、接替资源开发难度大 开采技术条件复杂在全省保有的铝土矿资源储量中,可供露采的量不多,而接替资源主要是盲矿,其开采条件差、难度大,须加强对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的研究,只有加快盲矿开发,方能保证我省铝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多 土地复垦进展缓慢多数矿山重开采、轻环保,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不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多,有的甚至诱发地质灾害,损毁或破坏的土地未及时复垦,其进度缓慢。3 铝土矿资源需求形势及可供性分析3.1 我国铝土矿资源概况及铝工业形势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平缓快速发展,对铝的需求日益增加,产能大幅增长,尤其是国家将节能减排定为基本国策之后,铝作为节能

15、减排和可循环利用的金属材料,又进一步推动铝及铝工业的发展。据2007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全国铝土矿矿山企业225处,其中:大型2处、中型6处、小型99处、小矿118处,年产量690.54万吨(原矿)。2007年,铝工业产能、产量快速增长。全国氧化铝生产能力达到2800万吨,同比增长了59%,预计2010年将近3000万吨,同比增长42%。电解铝生产能力达到1540万吨,同比增长31%。2007年全国铝加工产量1176万吨,同比增长44.3%。铝加工近年来也成为投资热点,其特点是独立加工企业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产品方向发展,而实力强势电解铝企业延伸产业链,以铝水直接生产铝合金、铸轧材,普遍呈现出起点高、能力大的特点。我国已经是铝工业大国,连续多年铝产量居全球首位,进入本世纪以来,资源已难满足铝工业快速发展之需,需要积极利用境外铝土矿及非铝土矿的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