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贵州省桐梓县矿产资源规划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821210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贵州省桐梓县矿产资源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冶金行业)贵州省桐梓县矿产资源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冶金行业)贵州省桐梓县矿产资源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冶金行业)贵州省桐梓县矿产资源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冶金行业)贵州省桐梓县矿产资源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贵州省桐梓县矿产资源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贵州省桐梓县矿产资源规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桐梓县矿产资源规划http:/ 时间:2009年10月27日 来源:资源网 桐梓县经长期地质工作,桐梓县发现大型矿区(床)7处、中型矿区(床)9处、小型矿区(床)31处、矿点21处,矿种有煤、硫铁矿、水泥用灰岩、水泥用砂岩、水泥用泥岩、铁矿、铝土矿、高岭土、大理石、天然建材石灰岩、含钾岩石、硅石、石英砂岩、砖瓦用泥岩、方解石、白云岩、石膏、耐火粘土、磷矿、重晶石、萤石、铅锌矿、油页岩、泻利盐、毛硝共26种及辰砂、铜、雄黄异常点。 第一节、概述 一、规划编制的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和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的管理,依法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保护矿山自然生态环境,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

2、与治理,实现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有效保护的目标,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桐梓县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贵州省矿产资源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组织编制了桐梓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简称规划)。 二、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规划编制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改革开放战略和科技兴矿战略,坚持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服务于西部大开发和促进地方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规划编制紧密围绕桐梓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

3、“工业经济大县、绿色生态走廊、特色产业之乡、遵义卫星城市”的定位,结合桐梓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桐梓县矿产资源产出分布特点及勘查、开发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开源与节流并举,正确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地区经济发展、其它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规划适用范围、适用期限与基准年 本规划适用于桐梓县所辖行政区范围内的所有矿产资源。 本规划适用期限是20042015年,规划重点目标是2010年,展望到2015年。 规划基期为2003年,利用资料年份一般截止2003年底(部分资料截止到2004年5月)。 第二节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4、 经长期地质工作,桐梓县发现大型矿区(床)7处、中型矿区(床)9处、小型矿区(床)31处、矿点21处,矿种有煤、硫铁矿、水泥用灰岩、水泥用砂岩、水泥用泥岩、铁矿、铝土矿、高岭土、大理石、天然建材石灰岩、含钾岩石、硅石、石英砂岩、砖瓦用泥岩、方解石、白云岩、石膏、耐火粘土、磷矿、重晶石、萤石、铅锌矿、油页岩、泻利盐、毛硝共26种及辰砂、铜、雄黄异常点。主要矿产保有资源量:煤42.56亿吨、硫铁矿28276.8万吨、水泥用石灰岩23000万吨,水泥用砂岩2307万吨、水泥用粘土岩4206万吨、铝土矿397.4万吨。优势矿产产出规模较大,分布相对集中,质量较好,开发利用潜力大,易于兴建规模型骨干矿山

5、企业。但勘查程度低,预测资源量比例较大,与之相关的开采技术条件研究和开发利用研究程度较差,导致资源开发利用可信度低,作为矿山建井依据的储量较少,难以满足矿山建设的需要。 桐梓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目前开采矿种类主要有10余种,具一定规模的主要有煤、硫铁矿、水泥用石灰岩、砖瓦用泥(页)岩、建筑用灰岩等六种。但矿山规模小、总量低,开采方式较粗放,机械化程度低,对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程度差,部分矿山企业存在“重产出、轻投入”现象,追求短期经济效益,采掘失调,后劲不足,冶炼加工的产品单一,且不具规模,矿产品多以原矿或初级产品为主。 由采矿引起的滑坡、崩塌、地裂、地陷、地下水位下降等地质灾害也有

6、发生,因无污水处理措施和硫排放超标而引起的破坏农田、污染地表(下)水和破坏植被也有所见,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隐患。 第三节 规划目标 一、近期目标 多渠道筹集资金,编制重要矿产煤、短缺矿产找矿、勘探工作计划,为设计总规模为1530万吨/年的骨干煤矿井建设打好基础。在控制矿产开采总量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现有矿山技改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针对以下六种实际情况拟定出扩界、重组合并、扩大矿山规模、关停的措施和方案:1、矿山资源储备少,而又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而附近又不适于建设大矿;2、矿山资源回收率利用低、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效益差,而又无资金投入;3、矿山生产规模小、地域上分布相对集中,重

7、组合并后更能有计划性地开采;4、矿山资源储备多,生产规模又上不去;5、对生态环境破坏性大,而又无合理的治理措施;6、已设置在禁采区内的采矿权。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等政策,鼓励企业和矿山开展原矿和初级矿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研究,引导矿产品向深加工、精加工发展。 完善矿山环境监察和矿产监测装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二、2010年规划目标 重点开展短缺矿产及具有找矿前景的如磷矿、石膏、萤石、铝土矿等矿产的调查评价,提交优势矿产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煤17.02亿吨、硫铁矿300万吨、水泥用灰岩19000万吨、水泥用泥岩6000万吨。 固体矿产开采总量力争在2010年末达到1975万吨/年左右,

8、其中:煤炭开采量为1000万吨/年(如果桐梓火电厂一期2600Mw投产),硫铁矿开采量为55万吨/年,水泥用灰岩开采量170万吨/年,制碱、化工、电石等方面用灰岩100万吨/年,砖瓦用泥岩、建筑用灰岩和白云岩及其它辅助原料矿产650万吨/年。矿产品:水泥145万吨/年、煤焦20万吨/年及其它矿产品。全县矿业总产值(包括采掘业及后续冶炼加工业)在2010年末,争取达到27亿元,实现税收上亿元。 加强矿产开发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使开采规模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对主要矿产煤、硫铁矿、石灰岩等的开采,必须上规模、上档次,中型规模以上矿井基本成为矿山主体,建筑原料、砖瓦原料开采在地域上配置更为合理,实现规范

9、有序开采。矿井的规模与矿山的储量相匹配,大矿小开、整矿零开、矿山过多的现状得到改变。 转变矿山或企业产品单一制,逐步减少原矿销售比例,使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原矿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矿产品的方向发展。原煤向精煤、煤焦、煤电、煤化工、合成氨、煤电方向发展;硫铁矿向硫精矿、硫酸方向发展;石灰岩向水泥、硅酸钙材料、电石、制碱工业、化工等方向发展;白云岩向冶金熔剂、耐火材料、金属镁方向发展。 矿山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得到加强,先进适用的采选冶技术、设备、工艺和方法得到推广,提高了采选冶企业的采选冶回收率,矿山开采“三率”指标达到国家要求。共(伴)生矿产在采矿、选矿、冶金过程中初步得到回收利用和保护。矿产

10、开采影响、破坏生态环境的状况得到遏制,“三废”治理达到地方标准,矿产开发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明显下降,对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恢复的破坏性影响的采选冶项目不再新建,“三废”排放情况及生态环境状况提到监控,已关停的矿山被分期分批进行恢复治理。 建立起县、乡(镇)矿产监测管理体系,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组成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对本行政区内矿产资源储量动态变化进行核实,对矿产勘查和开发利用状况,矿山生态环境状况及恢复治理状况,矿业权人履行法律、法规的权利和义务,矿业权市场建设、矿业秩序情况等,进行调查和监测。 三、2015年远景目标 矿产勘查、开发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提高,2010年前发现的10个矿产地完

11、成详查,部分已开发建矿,并新发现一些急需或短缺矿种的矿产地,设计的煤矿山全部投产(总规模1530万吨/年),石灰岩、硫铁矿等其它矿产的供矿能力大幅增加。固体矿产开采总量达2980万吨/年(桐梓火电厂二期2600Mw投产),其中:煤1500万吨/年、硫铁矿120万吨/年、石灰岩(含水泥、化工、冶金用)460万吨/年,砖瓦用泥岩、建筑用灰岩和白云岩及其它辅助原料及矿产900万吨/年,煤焦45万吨/年。 矿山资源储量与开采设计更加匹配,中型规模以上矿井成为矿山主体,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得到广泛应用,资源保护及利用率大幅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趋于科学、合理,深加工、精加工矿产品已逐步取代原

12、矿和初级矿产品。国内外矿产资源供应体系基本建立,开发利用强度加大。矿山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改善、恢复治理已有成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适应新形势的矿政管理再上一个台阶。 第四节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开展急需、短缺矿产及具有找矿前景的磷矿、石膏、萤石、优质大理石、铝土矿的找矿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果后,转入商业勘查,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调查区有:箐坝向斜东翼铝土矿调查评价(面积6.11Km2),箐坝向斜南端铝土矿调查评价(面积25.15Km2),坡渡成矿区磷、萤石、石膏调查评价(面积58.66Km2),九坝成矿区石膏、萤石、瓷土、优质大理石、磷矿调查评价(面积53.9

13、7Km2),柏芷山铝土矿调查评价(面积8.08Km2)。 商业性矿产勘查:重点鼓励以煤、水泥原料等矿产的商业性地质勘查,鼓励开展铝土矿、磷矿、富硫铁矿、石灰岩、水泥配料、砖瓦原料、含钾岩石等矿产的勘查。勘查区有:官仓井田煤矿(面积12.69Km2)、吉源井田煤矿(面积19.5Km2)、花秋勘探区煤矿(面积61.73Km2)、山羊岗煤矿(面积3.03Km2)、茅坝井田煤矿(面积22.91Km2)、容光勘查区煤矿(面积24.23Km2)、松坎木瓜庙煤矿(面积64.66Km2)、天生桥中山煤矿(面积89.28Km2)、文笔山瓦窑坪煤矿(面积71.28Km2)、洪村坝大竹坝煤矿(面积73.59Km2)

14、、响水黑神庙煤矿区(面积20.40Km2)、陶家寨煤矿区(面积4.31Km2)、金佛山煤矿区(面积31.70Km2)、后井坪复向斜东翼煤矿(面积47.74Km2)、粟子坝矿区(水泥用灰岩、泥岩、砂岩)(面积35.46Km2)、鼎山城矿区(水泥用灰岩、硫铁矿,面积11.28Km2)、花园矿区(水泥用灰岩、泥岩,面积2.05Km2)。 除以上勘查项目外,下列项目可根据实际发展需要设置探矿权:“十二五”期间在现有勘查区外围及深部开展煤的商业性勘查,以及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开发效益好的其它矿产的商业性勘查;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等多方面的需要,鼓励按照矿山(采场)的规划布局,开展这些地区水泥原料、砖瓦

15、原料、建筑原料等建材非金属矿产的商业勘查。 第五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依据桐梓县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和开采形成的格局,结合区域经济与矿业发展的布局,划分成两大矿业规划开发区:一、桐梓县北部以煤焦、煤化工为主的规划开发区,主要以狮溪、松坎、羊磴、木瓜、大河坝等乡(镇)的焦煤、贫煤开发,兼顾石灰岩、水泥配料、建材原料等矿产的开发,鼓励新建和扩建具一定规模(年产10万吨以上)的焦化企业,提高烟煤的产品附加值。二、是在桐梓县南部以能源、建材、冶金、化工为主的规划开发区。主要以花秋、容光、官仓、燎原、九坝、娄山关、风水、茅石、楚米等乡(镇)的无烟煤开发,及娄山关、楚米、燎原三个镇的石灰岩、水泥配料、建材原料等矿产重点开发,兼顾其它乡镇的石灰岩、建材原料等矿产开发,建成以桐梓火电厂为龙头,具一定规模且经济效益好的能源、建材、治金、化工企业群。 按照全国、省、市矿产资源规划中关于开采总量调控的规定和要求,调节矿产开采总量,使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十一五”期间,如果桐梓火电厂2600Mw投产,原煤开采总量控制在1000万吨/年以内;十二五”期间,如果桐梓火电厂4600Mw投产,则原煤开采总量控制在1500万吨/年以内。鼓励以水泥原料等的建材矿产、冶金配料矿产及高效新型非金属矿产的开发,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