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物质转换与材料利用的复习知识点综述.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7821015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物质转换与材料利用的复习知识点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物质转换与材料利用的复习知识点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物质转换与材料利用的复习知识点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物质转换与材料利用的复习知识点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物质转换与材料利用的复习知识点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物质转换与材料利用的复习知识点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物质转换与材料利用的复习知识点综述.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博明教育 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物质转换与材料运用知识点综述第一节一、金属与非金属1.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金属非金属颜色有特殊的金属光泽,一般为银白色有多种颜色,无光泽,外表暗淡状态常温下一般是固体(汞为液态)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或气态(溴为液态)延展性有良好的延展性不具有延展性可锻性有良好的可锻性不具有可锻性导电性有良好的导电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电导热性有良好的导热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热硬度一般比较硬硬度不一致密度密度高密度低熔点熔点高熔点低2.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从性质着手去区别3.金属的用途:生活用品、房屋建筑、交通工具、农业生产等金属特性用途金质地较软,延展性是金属中最高的

2、,价格昂贵,在空气中稳定,不易与水、CO等发生反应装饰品银非常优良的导体,较柔软优质导线锡熔点低制保险丝铁易导热,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元素制铁锅铜良好的导电性做输导电流的导线二、常见金属材料1.日常生活中许多物品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而大多数金属材料是合金2.合金:将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即为合金 混合物3.常见合金:铁合金:1)生铁:铁和碳元素组合的合金,含C量较高 2)钢:铁和碳元素组合的合金,含C量较低 机械性能好 质地坚硬 有弹性和延展性 用途:制作坚硬的汽车车身及制造刀具、量具和模具等,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材料4.合金的机

3、械性能: 合金与纯金属相比,一般具有较低的熔点,较大的硬度,较差的导电性三、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1.污染来源:日常生活废弃的金属垃圾 大量工业废弃的金属垃圾 工厂排出的含重金属的污水2.金属污染的危害1)浪费大量的资源2)铅、镉等有毒的金属被腐蚀后会溶于水形成金属离子,污染土壤或地下水源3)铝等金属在自然界不会自行分解,积累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4)大量使用含铅汽油和废弃电池等都可引起土壤的重金属污染3.防治金属污染的方法:1)垃圾进行分类处理2)分类回收各种废弃的金属材料,循环再生产3)使用无铅汽油4)各种废渣、废水、废旧电池等不能随意堆放、丢弃第二节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能跟氧气反应生

4、成氧化物 金属 + 氧气 金属氧化物 2Mg + O2 =点燃= 2MgO 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物质 2Cu + O2 = 2CuO 有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有些金属能在氧气中燃烧,有些金属虽不能燃烧,但也会反应说明:不同的金属跟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4Al + 3O2 = 2Al2O3 铝制品不易被锈蚀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铝制品不能盛放酸、碱性物质2.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 + 酸 盐 + 氢气 Mg + 2HCl = Mg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Fe + 2HCl = FeCl2 + H2 2

5、Al + 6HCl = 2AlCl3 + H2 实验室制氢气原理 Mg + H2SO4 = MgSO4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不同的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有的不会反应,如:Cu、Hg、Ag、Pt、Au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A + BC = AC + B3.金属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金属 + 盐 新盐 + 新金属 Fe + CuSO4 = FeSO4 + Cu 湿法炼铜 Cu + 2Ag

6、NO3 = Cu(NO3)2 + 2Ag 注: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呈 +2价二、金属活动性顺序1.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金属与盐反应: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金属与酸反应: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里的氢(元素)置换出来3.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 2e 1)Zn + CuSO4 = ZnSO4 + Cu说明:金属Zn失电子的能力比强 2)氧化还原反应a在反应物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都可称

7、氧化还原反应b元素化合价升高,可看作失去电子 降低, 得到电子c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只要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三、防止金属锈蚀的常用方法1.金属锈蚀的原因1)周围环境中水、空气等物质的作用(水、O2、CO2等) 如钢铁生锈:需氧气和水共同作用2)还与金属本身的内部结构有关2.金属防锈的常用方法1)保持金属制品洁净、干燥 油漆2)加保护膜 表面渡油 金属镀层 原理:使金属与周围介质隔绝 特点:成本低,操作简单,但防锈效果不很理想3)改变金属内部结构:不锈钢 原理:组成合金,以改变金属内部的组成结构 特点:防锈效果好,但成本较高,工艺

8、复杂,使用较少第三节一、简单有机物1.有机物:一类含碳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1)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虽然也是含碳的化合物,但由于它们在结构、组成、性质上都跟无机化合物相似,故归类到无机物中2)有机化合物大多含C、H、O、N等元素2.甲烷:CH4,最简单的一种有机物1)天然气、沼气、石油气、可燃冰、瓦斯等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2)甲烷具有可燃性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3)甲烷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点燃甲烷(可燃性气体)前要注意检验甲烷的纯度验纯3.丁烷:CH1)是打火机、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2)丁烷液化温度高,加压在常温下易液化,使用

9、时减压3)2C4H10 + 13O2 =点燃= 8CO2 + 10H2O4.乙炔:C2H2 1)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高温,可用于焊接、切割金属2)2C2H2 + 5O2 =点燃= 4CO2 + 2H2O5.有机物的特性:1)大部分有机物熔点低,不易导电,易燃烧 保存:密封保存,使用时远离明火,防止着火或爆炸2)许多有机物是很好的溶剂,如汽油、酒精6.常见有机物的用途:1)甲烷:常见的清洁燃料 2)乙炔:焊接、切割金属3)乙烯:重要的化工原料 4)乙醇(酒精):消毒、作燃料5)乙酸:做食醋 6)氯仿:化工原料,良好的溶剂7)汽油:石油产品之一,做燃料 8)乙酸乙酯:做溶剂、香精和黏合剂二、生物体中的

10、有机物1.有机物是生物体各组织的主要成分2.人体生长发育和体内各组织的新陈代谢,都需要各种有机物的参与3.糖类、蛋白质、脂肪等都是人体内基本的有机物1)糖类:葡萄粮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也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供能物质2)蛋白质: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是细胞结构里最复杂多变的一类大分子物质,由C、H、O、N组成3)脂肪: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 贮存能量,是生命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贮能物质4.有机物的意义:人体每天摄取的食物,大部分是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生命活动中经过消化吸收、贮存、转化、消耗等过程不断地变化着,实现各种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转移5.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基本途径1)自

11、然界中各种无机物通过被植物吸收,从自然环境进入生物圈,变成有机物植物的光合作用2)各种有机物再通过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进行转移;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通过生物的排泄和尸体的分解使有机物变成无机物回到自然环境中 生物的呼吸作用三、有机合成材料1.有机合成材料的主要成分: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2.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3.塑料:1)最早的塑料:赛璐珞 100多年前 由硝化纤维、酒精、樟脑等原料制成2)塑料的物理特性: a可塑性 b良好的绝缘性 c轻而结实,易加工 d绝热性佳 e不会与化学物品发生反应 f结构稳定,不易分解2.合成纤维:以石油化工产

12、品等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制得1)聚酰胺纤维(锦纶)耐磨2)聚酯纤维(涤纶)挺括耐摺3)聚丙烯腈纤维(腈纶)保暖、手感良好3.合成橡胶: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的高弹性聚合物,具有高弹性、绝缘性、气密性、耐油、耐高温或低温等性能4.白色污染:1)产生原因:废弃的塑料、合成纤维、橡胶等物质(特别是一次性发泡塑料制品)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能被分解,残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2)污染源:生活垃圾是导致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3)防治措施: 生活垃圾分类放置,进行回收利用 禁止使用一次性杯、袋等塑料制品 回收废弃的塑料等合成材料第四节一、物质分类的方法有色物质: 红色:Cu、Fe2O3、

13、红P、Fe(OH)3 黑色:C、CuO、Fe3O4、MnO2 白色:BaSO4、CaCO3、Al(OH)3、Mg(OH)2、BaCO3、AgCl、CuSO4、KClO3、NaCl蓝色:CuSO45H2O、CuCl2、Cu(OH)2 黄色:FeCl3 Fe3+ 绿色:Fe2+1.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2.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助燃性、酸碱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可对纯净物进行分类3.根据纯净物的组成和用途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a特征:同种元素 纯净物 按性质不同分b分类:单质 金属 非金属2)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a特征:不同种元素 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判断依据:化合物 两种元素 一种是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