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诗词三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pdf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7820945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诗词三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诗词三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诗词三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诗词三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诗词三首 科目语文课题 诗词三首 教师版 主备人审核人课型新授 学案 编号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古诗词 过程与方法 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想象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朗读 感受自然美景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 正确理解诗词句的意思 有感情地吟诵古诗词 难点 感受 欣赏自然美景 体悟作者的情感 学法指导及使用说明 朗读 自主 合作 探究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学习流程 知识链接 王昌龄字少伯 京兆长安 今西安市 人 是盛唐诗坛一著名 诗人 当时即名重一时 被称为 诗家夫子王江宁 他因数次被 贬 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 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

2、中原和 东南地区 并曾远赴西北边地 甚至可能去过碎叶 在今吉尔吉斯 一带 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 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 处 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 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如 出塞 诗 秦 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 山 慨叹守将无能 意境开阔 感情深沉 有纵横古今的气魄 确 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 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又如 从军行 等 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 长信秋词 西宫春怨 等 格调哀怨 意境超群 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 闺怨 采莲曲 等 文笔细腻生动 清新优美 送别之作 芙蓉 楼送辛渐 同样为千古名作 杨万里 1127 120

3、6 字廷秀 号诚斋 吉水 今属江西 人 他 幼时家境清寒 绍兴二十四年 1154 进士 历任太常博士 宝谟阁直 学士等职 韩侂胄当政时 因政见不合 隐居十五年不出 最后忧愤 成疾而终 有 诚斋集 周邦彦 1057 1121 字美成 号清真居士 中国北宋词人 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 妙解音律 善于作词 宋徽宗时曾任大晟乐 府提举官 进一步完善了词的体制形式 作品多写闺情 羁旅 也有 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 语言曲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派 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 词家之冠 清真居士集 后人改名 为 片玉集 备注 教师复备 栏及学生笔记 装 订 线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 但这首 苏幕遮 清

4、水出芙蓉 天 然去雕饰 清新自然 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 此词作于神宗元丰 六年 1083 至哲宗元佑元年 1086 之间 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 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 处于人生上升阶段 与杜甫的 月夜 一样 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国维因此称赞周邦彦 词中老杜 非先 生不可 采莲曲 一 熟记注释 1 采莲曲 东府旧题 江南异 七曲之一 内容描写江南水乡风光 采莲妇女的生活 2 罗 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 3 芙蓉 荷花 4 向脸 对着脸 5 闻歌 听到采莲女的歌声 6 一色 同一种颜色 7 裁 裁剪缝制 8 乱入 杂入 混入 9 罗裙 丝绸制作的裙子 二 写出译文 三 赏析 1 作者为唐代著名诗人

5、因擅长写 因而被称为 参 考答案 七言绝句 七绝圣手 2 这首诗与南朝乐府 采莲曲 中的少女的描写 手法不同 性格 有异 手法的差别是 性格差别是 参考答案 南朝手法采用白描 王诗用映衬手法 性格差别是王诗更加精巧活泼 3 这首七绝从 的角度 生动描绘了采莲 女的劳动生活 但又不是 描绘采莲的动作 而是以 备注 教师复备 栏及学生笔记 刻画采莲女的形象 表现采莲场面 参考答案 这首七绝从 衣服颜色 歌声 的角度 生动描绘了采 莲女的劳动生活 但又不是 正面 描绘采莲的动作 而是以 衬托 手法 刻画采莲女的形象 表现采莲场面 4 写出含有花的古诗 梨花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桃花 人间

6、四月 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杏花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荷花 接天莲叶无 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5 王昌龄 采莲曲 描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 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 而是用荷 叶与罗裙一样绿 荷花与脸庞一样红 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 托描写 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像一幅美妙的 采莲图画 写出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生动有趣 地表现了人花难辨 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6 体会动词 裁 开 乱 入 的妙用 参考答案 借助动词 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 若有若无 人 花难辨 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 表现出采莲女

7、天真烂漫 朝气蓬勃的 性格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 读古诗 知诗意 想诗境 1 请全体同学读古诗五遍 指名学生说诗意 俗话说 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请大家轻轻打开课本 读一读诗 文 选择一个话题 与同桌交流 我知道了 哪一句诗能读出这个意思 我看到了 从哪一句诗看到的 我想到了 哪句诗让你想到了 2 苏轼曾这样赞美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不 论是明媚的早晨 还是绚丽的黄昏 不论是晴雨雾雪 还是春夏秋冬 西湖都是那么迷人 诗人杨万里眼中 西湖什么时候最美 六月中 3 诗人用哪一个词表达了对西湖的独爱 毕竟 4 在诗人的眼中 六月的西湖是最美的 请同学们读读后两句诗 六 月的景色美在哪

8、儿呢 5 同学们想一想 无穷碧的莲叶 青翠欲滴的莲叶 一个挨着一个 一片连着一片 铺满了西湖 我们想到了哪些词 诗中哪一个词体现 了这一特点 接天 接天的莲叶中点缀着怎样的荷花 为什么会别样红呢 阳光映照和绿叶衬托 6 莲叶是美的 荷花是美的 它们相互映衬 融为一体 从眼前一直 铺到天边 是多么壮观呀 让我们再读一读 去想象这样的画面 去 感受这样的美 苏幕遮 学习过程 整体感知 一 诵读全诗 1 读准字音 辨析字形 燎 溽 楫 浦 2 结合注释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燎沉香 消溽暑 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 梦入芙蓉浦 3 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看看谁是小组里的 诵读明星 4 请写出全词的译文 二 探究 1 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王国维认为词中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两句 真能得荷之 神理者 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个评价 3 这首词上片写景 下片抒情 段落极其分明 但是情景之间关联 密切 想想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的是哪个意象 4 词的下片诗人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他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 特别的地方 当堂检测 当堂背诵并默写全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