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的复习知识点.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7820800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的复习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的复习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的复习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的复习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的复习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的复习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的复习知识点.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是从事教师行业所必须具备的执业证书,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都应当具备教师资格。教师资格证书在我国有两种获得形式,一种是参加国家统考,一种是参加地方自主考试,两种形式的考试模式都是:笔试+面试。自教育部2011年在浙江、湖北率先开展教师资格“国考”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加入全国统考。从考试大纲来看,改革后的教师资格考试,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学段;地方自主考试笔试科目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根据规定,笔试和面试都通过方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笔试科目

2、及面试内容如下表所示:拼音早教幼儿园升小学基本韵母(用excel做的)因为目前山西每年只在下半年举行教师资格考试,所以还不太了解上半年举行的省市有哪些。正好看到今天河北省是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最后一天报名,不知道大家报上名了没有呢?我2017年已经拿到小学教师资格证,今年1月7日刚参加完初中的面试,还在等待结果。教师证的考试人数真的很多,竞争很大,所以我把我自己备考时候总结的知识点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用。我备考用的是中公教育的教材,教材不同可能知识点略有不同,但是大体一样,重点已经加粗,着重记忆。如果备考的伙伴们觉得对自己有用或者有什么补充和建议,不妨留言给我,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我

3、已经拿到的教师资格证)初中综合素质知识要点一、职业理念教育观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学生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以

4、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内涵: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和责权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顺序性-循序渐进阶段性-不能“一刀切”不平衡性-抓住发展关键期互补性-扬长避短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人的全面发展使以承认学生

5、的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教师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1、现代教师角色的转换:(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首先,教师再也不能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目的,而应该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和社会规范,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

6、者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开放的教师2、教师行为的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首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其次,尊重学生意味着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能体罚、大声训斥学生,不能羞辱嘲笑学生,不能当众批评学生最后,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二、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表现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工作2、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3、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音4、严谨治学,做学生的导师5、团结合作,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

7、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灵魂。1、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2、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

8、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4、 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5、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是区别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

9、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6、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用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9月1日起施行,共分三部分(总则-对我国教育活动的总体规定、分则-对我国教育活动各个领域的分别规定、附则-就未尽表达事项的补充规定和说明),十章,84条。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1

10、986年7月1日施行,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2006年9月1日施行,共三部分八章,63条。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公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共三部分,九章,43条。总则对立法目的、适用对象等作出了总体规定,分则是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队伍建设等的规定。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

11、修订,2007年6月1日起施行。共7章: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附则。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1999年11月1日实施,2012年10月底十一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共八章57条。6、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三部分,六章,40条。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08年8月29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计划纲要制定工作方案,正式启动研究制定工作。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

12、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共四大部分,22章70条。分别从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四大部分进行阐述。其中包括以下要点:a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b 减负措施: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式、增加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 ; c 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管理制度改革 ;d 人才培养体制: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 e 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考情分析来源:中国教师资格网

13、时间:2018-05-07 14:08:44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考情分析2018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笔试在3月份已经结束。很多通过的考生正在准备着面试,现对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进行考情分析以及备考指导。分析历年考试真题可知,综合素质考试题型和形式基本保持不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钟。报告分数120分,折合分70分及格。考试模块包括职业理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文化素养、基本能力5个部分。现中公讲师总结分析历年真题,把握其命题规律、知识点考查形式、考查知识点分布等特点,帮助考生从整体上明确考试方向,促进考生从整体上把握各部分内容。一、试卷结构及题型分布总分值:150分 总时

14、限:120分钟1.单选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2.材料分析题(共3题,每题14分,共42分)3.写作题(共1题,每题50分,共50分)二、历年真题各模块分值情况综合素质各个模块的分值很稳定,各模块的题量也很稳定,由综合素质真题分析,单选题题量分布及考查内容变化不大,材料分析题依旧考查职业理念、职业道德以及阅读理解,预计2018年下半年不会有太大变化。三、备考策略由于综合素质包括五个模块,所以不仅需要掌握教育理论相关知识,还需具备文化、文学、科技、地理、历史、音乐、美术、言语、逻辑、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知识,而对于这部分知识点来说对于很多考生都是陌生,提分又比较吃力的,因此复习时需要花费

15、较多时间并且不建议集中复习,将时间打散,进行分散复习,效果更好。以下针对每个模块详细介绍备考策略:1. 职业理念模块职业理念这部分主要考查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单选题难度系数并不大,而材料分析题主要通过职业理念相关理论知识来做答(表格中知识点),首先评析教师的行为是否合理其次结合材料说出理由。出题有规律,大家只要按照理论结合材料方式来进行作答即可。2. 职业道德模块职业道德部分主要考查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单选题难度系数比较低,主要考查大家非常熟悉的“三爱两人一终身”含义及细节的要求,复习时一定要抓住每一个规范的具体要求(比如:为人师表都包括什么内容),进行区分。材料分析题也是用“三爱两人一终身”去分析案例中教师是否遵循或违背了这些具体的职业道德。所以需要加强对理论的学习,把握解题思路。3. 法律法规模块教育法律法规部分只考查单选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权利、教师的权利以及重点法律法规条文的理解等。学生的权利和教师的权利主要考查的是教师的行为和学校的行为侵犯了他们的那一项权利,复习时要对各种权利进行区分,对于重点法条的理解,不要死记硬背,要在复习时多积累案例,理解法条的含义,多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