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与朱元思书》拓展阅读新人教版.pdf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782031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与朱元思书》拓展阅读新人教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与朱元思书》拓展阅读新人教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与朱元思书》拓展阅读新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与朱元思书》拓展阅读新人教版.pdf(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1 课 与朱元思书 拓展阅读 试与 与朱元思书 进行比较阅读 富春江在当代作家叶文玲的笔下有什么不同的 特点 乌篷摇梦到春江 节选 当年 在青海戈壁滩竟日奔波时 被辉煌如火的大沙漠灼花了眼睛的我 曾经 大发奇想 假如让富春江泻到这儿来 那该多好 那时 我并没见过富春江 却千百次做过有关她的梦 郁达夫 屋住兰江梦亦 香 的诗文和叶浅予墨韵淋漓的画卷 早把我对富春江的梦幻濡染得又浓又甜 那 绿沉沉的甜梦中 总是悠荡着乡思绵绵的乌篷船 我终于圆了梦 回归浙江仅两年 我已两次遂了与她亲近的心愿 两次遨游 都是旱路走 水路归 这行程颇使人得其佳妙 当你迂回山间行行复行行不胜引颈张耳之苦时 突然 一

2、条银练素带在前方闪 闪烁烁起来 你兀的眼前一亮 倍觉这碧波粼粼一江水的鲜活可爱 待盼到归程荡 舟起桨开始真正的春江游时 这漾波漫流的大水 更令你陶然如醉 我始想 富春江的俏 恐怕全在于江流的曲折多姿 从她与新安江 兰江的汇 合处下行 越见委婉袅娜 行过淹没在水中的乌石滩 行至流急涡回的七里泷 富 春江裙裾一闪 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 葫芦湾委实别致有趣 湾形毕肖一只毛 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 壁立湾畔的奇岩崛石 似乎触手可及 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 村居农舍 更添无限野趣 我还想 富春江的娇 也在于她的色泽 无怪她有第二漓江之称 那江水 真 是澄于湖海碧于天 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翡翠绿玉铺就的 行在江

3、上望两岸 只 见千嶂染翠 峰峰岭岭尽都浓浓淡淡地绿进去 立在船头看江心 只觉水底天上的 云絮 一朵朵一团团 俱是深深浅浅地绿出来 我再想 富春江的美 更在于她无与伦比的静 由于电站的建成 益发使江水 浪敛波平 所以 她虽还是千重涧水汇清流 但那汇和流 仿佛都是在水底暗处悄 悄儿进行的 几十里水面竟没弄出丁点儿惊涛骇浪 临流鼓棹 帆飞若驰 的光景 已不复见 那或顺流或逆水的千舟百舸 亦如动画一般悠悠来去 奇山异水的富春江 钟灵毓秀 风物独绝 而七里泷碑文荟萃的严子陵钓鱼台 尤能展现她扬古启今的魅力 我又想 人们到这儿瞻仰 凭吊 大概并不在乎已成百丈悬崖的钓台当年是否 真能垂钓 而是表达对严子陵不

4、慕富贵不媚皇亲的风骨的崇敬 哦 钓台不仅是一 处风景点 更是历史老人垂落在江边的一只巨手 丰哉 富春江 乌篷摇梦梦越酣 惟愿年年得相见 与施从事书 故鄣县 东三十五里 有青山 绝壁干天 孤峰入汉 绿嶂百重 清川万转 归飞之鸟 千翼 竞来 企水之猿 百臂相接 秋露为霜 春萝被 径 风雨如晦 鸡鸣不已 信足荡累颐物 悟衷散赏 注释 故鄣县 古地名 在今浙江安吉西北 绝壁干天 形容山峰直插云霄 干 连接 汉 银河 翼 鸟儿 被 通 披 覆盖 且读且思 请从选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句子 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乌篷摇梦到春江 节选 作家叶文玲笔下的富春江有着梦幻般的美丽 富春江

5、的俏在于江流的曲折多姿 富 春江的娇在于水色碧绿清澈 富春江的美在于它无与伦比的静 富春江的风物独具 魅力 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傲世风骨的喜爱与崇敬 而 与朱元思书 是作者 写给朋友的信 把富春江至桐庐一段的奇山异水之美描绘得生动逼真 令人神往 与施从事书 信足荡累颐物 悟衷散赏 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由衷的赞美和渴望脱离尘俗 寄 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淡泊名利 避世退隐 参考译文 故鄣县向东三十五里地 有一座青山 悬崖陡峭高峻 山峰直插天际 青翠的山峦 层层叠叠 流水千折百回 归巢的鸟儿争相飞来 饮水的猿猴成群结队 秋天清晨 的露水凝结成了霜花 绿萝覆盖了小路 风雨交加

6、 天色灰暗 鸡见不到太阳 便 慌乱地鸣叫 悠闲地欣赏这样的景致 确实会让人消除烦恼 怡情养性 有所感悟 春绿富春江 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呢 作者以游踪为序 重点向我们介绍了富春 江春天的色彩和七里泷峡谷的奇观 描写中运用了多种修辞 丰富了景物的层次美 春绿富春江 富春江在浙江中部 为钱塘江桐庐至萧山闻家堰段的别称 长110 公里 流贯桐 庐 富阳两县 或许是一头连着 人间天堂 西湖 一头连着 黄山归来不看岳 的黄山的缘故 在富春江的山水景致里便多了些许名水的幽柔婉丽 名山的豪放不 羁 我们登上游船 逆流而上 富春江便如锦绣彩缎 渐次展现 岸上青翠满目 山 花烂漫 纵向望去 两岸沿山的星星点点的红花

7、簇拥着幽幽江水肆意铺排开来 宛 若给江水钩织上了两条蜿蜒飘去的红色花边 旖旎迷人 偶尔掠过的不规则沙洲上 翠竹叠叠 苍翠欲滴 富春江的美不只是局限在外形 还体现在一种内在的气韵 里 其气其韵只有在万物复苏的春天里才显得浓稠和盎然 这就是让人眼花缭乱而 又咄咄灼目的色彩 山 水 花 草 竹 以及各种叫不上名的植被都萌动苏醒了 争相吐露着自己的韵致 这韵致交相辉映 融会贯通 把春天里的富春山水酝酿得 韵味袅袅 耀眼夺目 美不胜收 船行不久 江面蜿蜒曲折起来 盈盈一水间奇峰壁立 怪石嶙峋 这里便是富春江 最为美丽也是最为险要的一段 七里泷 有 有风七里 无风七十里 之说 唐代诗人方干诗云 一瞬即七里

8、 箭驰犹是难 写出了 七里泷 岸高峰险 水 流湍急 船行如箭的危险境况 我们的船劈波斩浪 奋力向前 渐渐地 渐行渐去的水面开始变窄 两座峭崖耸立 江边 山色青葱 更增添了江流的清澄与碧绿 兀然间 富春山麓赫赫扬扬地呈现 出粉墙黛瓦 飞檐翘角的古典建筑 哦 原来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钓鱼台景区 我们下船上岸 沿着石级道攀上钓台 眼前豁然开朗 俯身鸟瞰 江水蓦然间幻化 成一条墨绿色的飘带 蜿蜒于青山峻岭之间 袒裼裸裎的窈窕身段在阳光下闪着粼 粼光泽 如梦如幻 如诗如画 动人心魄 来时急匆匆 离时却缠绵 那一江碧水仿佛把我的目光拽住了 把我的身体捆住了 我如痴如醉地伫立在那里 咀嚼着严子陵弃官归隐的淡泊

9、和气度 品味着富春江水 的坦诚和美丽 与施从事书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 有青山 绝壁干天 孤峰入汉 绿嶂百重 清川万转 归 飞之鸟 千翼竞来 企水之猿 百臂相接 秋露为霜 春萝被径 风雨如晦 鸡鸣 不已 信足荡累颐物 悟衷散赏 我读我思 选文与 与朱元思书 都写到了山 它们相同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 与施从事书 都突出了青山雄奇秀丽的特征 附参考译文 故鄣县向东三十五里 有一座青山 悬崖陡峭高峻 山峰直插天际 青翠的山峦层层叠叠 流水千折百回 归巢的鸟儿争相飞来 饮水的猿猴成群结队 秋天清晨的露水凝结成了霜花 绿萝覆盖了小路 风雨交加 天色灰暗 鸡见不到 太阳 便慌乱地鸣叫 悠闲地欣赏这样的景致 确实

10、会让人消除烦恼 怡情养性 有所感悟 以山为师 古人说 仁者乐山 我不敢以 仁者 自居 但出生后取名就含有 山 字 冥冥之中 山与我 似乎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我总觉得 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血脉相通的 遥想两千多年前 孔子 登东山 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便觉得山是人类的老师 它教人开阔眼界 神游八荒 试想 置身于秀山峻岭 侧耳有虫鸣鸟唱 松风阵阵 举目是浓绿滴翠 雾岚戏风 到得山顶 又觉天高地迥 万里风来 群峰皆伏于下 于是陶然悠然 顿生逸兴飞 扬之感 山 可谓人的怡情之师 时至秦朝 面对无情的逐客令 丞相李斯写道 泰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 山 告诉我们 要有宽广的胸怀 它正是这样 既接纳每一块奇石

11、 也接纳平凡的 泥土 既接纳参天大树 也接纳歪树残枝 既接纳百鸟歌唱 也接纳虎啸狼嚎 只 要你来 山都无所嫌弃 平等相待 给你生存的空间 居住的自由 它兼容并包 厚德载物 拥有一个博大而宽厚的心 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耸入云霄的雄姿 山 可谓人的智慧之师 到了宋代 一座褒禅山 让王安石更坚定了变法的决心 世之奇伟 瑰怪 非 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焉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 矣 登山之路 崎岖难行 荆榛挡道 乱石嶙峋 高崖峭壁 横入苍暝 经千难 历万险 到得高处 蓦然云开日现 光芒万道 照彻雾海云天 无限风光在险峰 的名言 会强烈地撞击你的心扉 你明白了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的

12、古训 强烈的进取精神由此迸发 山 可谓人的励志之师 游山之后 苏东坡把墨迹留在庐山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其实 观山所得 还因内容而有别 试问 谁能说得清 千百年来 有多少文人墨 客曾经寄情于山 有多少英雄豪杰曾经驻足于岭 他们或留下高雅的情致 或谱写 血染的浩歌 欣赏他们笔走龙蛇的诗文 可感知其心迹志趣 察看残缺斑驳的遗迹 可以体悟历史的深远厚重 山 可谓人的博学之师 和山相比 人是何等渺小 人生又是何等短促啊 看山思人 以山为师 在与 山的对话和交流中 我愿不断净化躁动的灵魂 感悟人生的真谛 让自己的生命如 山 我读我思 作者为什么认为山能作为人师 试作简要归纳 答案 因为

13、山可让人开阔眼界 怡悦性情 可以使人胸怀宽广 启迪智慧 可以使人 产生进取之心 磨砺意志 可以感知先人的心迹志趣 体悟历史的深远厚重 让人 博学 富春江和黄河同是发源于我国内陆的河流 下面这篇文章就着重叙述了黄河的 水势 细读此文 思考黄河在大禹疏浚前后的水势有何不同 试用现代汉语概括 河水 河水南径 北屈县故城西 西四十里有风山 风山西四十里 河南孟门山 山 海经 曰 孟门之山 其上多金玉 其下多黄垩涅石 淮南子 曰 龙门未辟 吕梁未凿 河出孟门之上 大溢逆流 无有丘陵高阜灭之 名曰洪水 大禹疏通 谓之孟门 故 穆天子传 曰 北登孟门 九河之磴 孟门 即龙门之上口也 实为河之巨阨 兼孟门津之

14、名矣 此石经始禹凿 河中漱广 夹岸崇深 倾崖返捍 巨石临危 若坠复倚 古之人有言 水非石凿 而能入石 信哉 其中水流交冲 素气云俘 往来遥观 者 常若雾露沾人 窥深悸魄 其水尚奔浪万寻 悬流千丈 浑洪赑 怒 鼓若山 腾 浚波颓叠 迄于下口 方知 慎子 下龙门 流浮竹 非驷马之追也 选自 水经注 注释 径 同 经 阨 阻塞 河中漱广 河道因被水冲击而非 常宽阔 崇深 高深 赑 b 猛壮的样子 浚波颓叠 巨浪一个接着一个 翻滚而下 慎子 即慎到 战国人 著有 慎子 其中有 河下龙门 其流 驶 如竹箭 驷马追之不及 之说 本文着重写孩子们在春天原野的活动 与朱元思书 也写到人的活动 但两 文写人活动

15、的目的明显不同 试作比较 答案 疏浚前 洪水从孟门山上流出 泛滥成灾 连丘陵 高阜都被淹没了 疏浚后 河 水从孟门即龙门的入口处流出 河道逐渐变得宽广 形成巨大落差 水流疾速 河水 节选 参考译文 黄河往南流经北屈县故城西 往西四十里有一座风山 风山再往西四十里 就是黄 河南面的孟门山 山海经 上说 孟门山上有许多金玉 山下多是黄沙和石头 淮南子 说 龙门还没有开辟 吕梁还没有凿通时 河水从孟门山流出 泛滥的 大水逆流横溢 连丘陵 高阜都淹没了 名叫洪水 大禹疏通后称之为孟门 所以 穆天子传 说 北登孟门 这是九河的阶梯 孟门 就是龙门的入口处 实际 上是河上的巨险所在 兼有孟门津的名称 这里

16、的岩石首先经过大禹开凿 又因河水冲蚀 河道逐渐变得宽广了 两岸高峻而 深邃 倾斜的崖壁相倚相撑 巨石临近危崖 好像随时就要坠落下来似的 却又相 互依靠而悬在危崖边缘 古人有言 水虽不是凿石头的凿子 却能穿透岩石 的 确是如此呀 这里水流交相冲激 白色的水汽好像飘浮的云雾 来来往往远远观看 的人 常常会觉得好像被雾露沾湿了 如果向深处俯视 更加惊心动魄 河水在此 迸溅出万寻的浪花 千丈瀑布从高崖一泻而下 奔腾澎湃的浊流 狂暴地涌起如山 的巨浪 激荡腾跃 疾驰的洪波层层叠叠而下 直到下游出水口 这才知道 慎子 中所记载的 下龙门时 浮竹漂流而下 不是驷马所能追上的 春底原野 春光在万山环抱里 更是泄露得迟 那里的桃花还是开着 漫游的薄云从这 峰飞过那峰 有时稍停一会 为的是挡住太阳 叫地面的花草在它的荫下避开光焰 的威吓 岩下的荫处和山溪旁边长满了薇蕨和其他凤尾草 红 黄 蓝 紫的小草花 点缀在绿茵上头 天中的云雀 林中的金莺 都鼓起它们的舌簧 轻风把它们的声音挤成一片 分送给山中各样有耳无耳的生物 桃花听得入神 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 一片一片 凝在地上 小草花听得大醉 也和着声音的节拍一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