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818432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冶金行业)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冶金行业)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冶金行业)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冶金行业)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姓名:王全英 学号:105170351011 所在系别:数学与计算机系一、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述评有效教学于20 世纪上半叶出现,有效教学始终伴随着教学而存在。课程的诞生,主要是为了解决知识无限与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班级授课制的诞生,更是为了追求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在英语教学文献中,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新课程实施以来,“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在我国方兴未艾。“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

2、,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的教学策略和过程;它的外延涵盖有效的课前准备、有效的教学实施和有效的教学评价。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课堂教学”。包括有效的教学目的,教师有效的教与学生有效的学。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教学活动的基本追求!有效教学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条件,而高效的课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最佳载体。它的基本特征趣味性、主体性、互动性。有效教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更关注学生体魄的健壮、情感的丰富和社会适应性的提升,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三个维度上去促进学生个体的全方位发展,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与低效、无效教学不同,有效教学特别注重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三维目标”是一个完整、协调、互相联系的整体。同时,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独立的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一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而是要注重三维目标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因此,有效教学主张教师树立教学目标的整体结构观念,全面实现三维目标,使教学目标价值的实现统一于同一教学过程中,从而充分实现教学的基本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在推进课程改革

4、的过程中重视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突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形式上呈现出情境创设多样化、合作交流经常化、探究活动丰富化、教学评价激励化等令人欣喜的景象。可以说,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课堂教学的质量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所面临的危机和困惑:师生互动频率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力等基本素养却没有向预想的那样得到发展,课堂交流的时效性降低了。教学重形式,轻实质,表面热闹的课堂背后却是学生学习质量的下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学习的动力受到摧残。教师队伍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今天课堂教学改革虽然

5、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我们还没有形成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模式,还没有形成值得推广的经验和理论。面对这样的困境,寻求改革和突破,把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课堂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建高效课堂,是摆脱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高原期”,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如何实施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三、创新程度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是教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完美结合,科学讲究规律,艺术追求个性和风格高效课堂有效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研究内容:(一)研究视角1、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

6、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学生观是什么,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3、通过对当前国内有影响和实效学校的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课堂评价、要求和管理等。(二)研究方法行为研究法。对教师及学生参与课题实验的行为过程进行跟踪、观察、调查、分析,并进行及时的反思、总结和调整。逻辑归纳法。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探讨该课题的一般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等。文献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收集相关资料,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结合本校实际找到新的生长点。调查法。形式有问卷式、访

7、谈式等。教育实验法:观察与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归纳、筛选和分析发现问题,从而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三)研究途径在学法上,本课题将借鉴江苏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成功教改经验,以讲学稿为载体,实施先学后教,目标分解,做到学案为引导,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合作学习,课后查漏补缺,拓展延伸,形成课堂学习的有效高效性。教法上,以教导学,强调教师集体备课。教师再根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次备课,形成上课教案。培养学生自学、自立、自治能力,建立起“先学后教-以学导教以教促学”的教学策略。作业设计上,做到精心设计,减少作业的重复性机械性。注意结合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参加实践调查。让学生充分运用

8、所学书本知识指导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加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验证和深化理解书本知识。(四)研究目的通过对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把教师和学生从繁重的工作和学习中解脱出来,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并促使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和成长,让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锻炼了能力,更培养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五、课题研究的步骤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0年1月2013年1月,共分为三个研究阶段。(一)准备阶段:2010年1月2010年9月1、组建课题组,选题论证,申报立项,制定研究方案。2、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理论、实施培训。3、举行开题论证会。(二)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2年11月1、依据实施

9、方案开展研究,收集信息,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价。2、对个案进行分析。教师反思、评价自己的课堂实录,写出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做法,并在今后课堂教学中不断积累、总结、完善,形成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3、利用学校心语轩做学生学习心理辅导,并请有关老师做讲座。4、教师结合课内学习要求,有针对性的设计第二课堂相关活动,使课外活动有效地为课内学业服务,巩固课内学业,真正实现学生能力的迁移,并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反思所学知识,懂得举一反三(三)总结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1月1、系统整理有效课堂教学的做法,传播、推广有效课堂教学经验。2、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结题报告。3、申请结题。鉴定课题研究成果及结

10、题报告。4、举行结题论证会。5、大范围推广有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六、研究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 、教学最优化理论。为达到教学最优化,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 、多元智能理论。教师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智力,从而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倡导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变革。4、有效教

11、学理论。其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因应学生的学业发展,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最终达致有效、高效。5、“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想让教学有价值,必须找到学生不能独立地解决,却能在课堂环境里,在同伴或教师的帮助下得到解决的问题。 6、现代教学论。教学目标的确定、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的设计,都与学生发展具有内在联系。七、研究结果(一)已有成果序号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成 果 名 称 成 果 形 式1调研、动员、组织学习阶段(2010年2月2010年4月)学习心得、研讨课例撰写学习小结、学习心得、研讨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录像2初步探索实践阶段(

12、2010年4月2010年7月)课题开题报告、实施方案、研讨课例、网上专题学习空间、课堂教学评价表开题报告、课题实施方案、制作各种课型的教学实况录象资料、课题研究相关学习资料3深入实践阶段(2010年8月2011年7月)教师教案集、教学论文、课堂教学课例、学生成长汇报、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班教师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师教学论文、各种课型的教学实况录象资料、实验班纵向对比数据资料、说明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资料、各学科总结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2年7月)优秀教案集、课题研究论文集、课堂教学实录 教师教学论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实况录象资料、各学科修改完善后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13、总结深化阶段(2012年8月2013年3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学生各类获奖经验交流材料、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细节完善的相关资料、教师、学生各类获奖材料(二)预期成果序号完 成 时 间成 果 名 称成 果 形 式12013年1月前教师教案集书籍出版22013年月前教师围绕课题撰写的各类论文论文集、论文发表32013年月前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评价论文集、论文发表42013年3月前各种课型的示范课和课堂教学实录音像制品52013年月前收集研讨会资料、专题学习资料,编写校本培训教材书籍出版八、参考文献1赵连根从“有效教学”的“瓶颈”问题出发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14、;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3姚利民中外教育家有效教学思想初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4;5张刘祥,金其生.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九、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智力保障。邀请课改专家作讲座,邀请杜郎口中学优秀教师来我校上示范课,配置课题研究所需的学习资料,组织部分班主任、课题组教师到杜郎口中学观摩学习等。、制度保障。制定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制定教研激励制度。、物质保障。设置专项研究经费,及时配备课题研究中所需的各种教学辅助工具。第9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