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甘肃大水头煤矿XXXX年矿山储量年报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818201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4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甘肃大水头煤矿XXXX年矿山储量年报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冶金行业)甘肃大水头煤矿XXXX年矿山储量年报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冶金行业)甘肃大水头煤矿XXXX年矿山储量年报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冶金行业)甘肃大水头煤矿XXXX年矿山储量年报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冶金行业)甘肃大水头煤矿XXXX年矿山储量年报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甘肃大水头煤矿XXXX年矿山储量年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甘肃大水头煤矿XXXX年矿山储量年报(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白银市大水头煤矿2007年矿 山 储 量 年 报采矿权人名称: 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报编写单位: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水头煤矿二00八年一月十日报告提交单位: 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单位负责人:毛鹏茜单位技术负责人:高小明报告编写单位: 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水头煤矿单位负责人:苏鹤鸣报告编写人:郭新世报告审查人:邵彦雄报告提交日期:2008-2-18目 录第一章 概述 1第一节 年度矿山地质测量的目的任务1第二节 自然地理概况2第三节 企业概况3第二章 地测勘查与采矿4第一节 以往地质勘查工作评述4第二节 矿山开采现状6第三节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影响因素6第三章 矿床地质

2、 11第一节 矿区地质概况 11第二节 矿体特征 19第四章 资源储量 21第一节 累计查明储量 21第二节 动用及保有资源储量 22第三节 资源储量计算需说明的问题 26第五章 结 论 27第一章 概 述第一节年度地质测量的目的和任务为了加强矿山资源储量管理,保护和合理高效利用矿产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对矿山开采进行规范管理,根据省资源管理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及煤业集团公司主管部门安排,现编制2007年大水头煤矿储量年度报告。2007年度储量估算具体任务是:1、查明企业主采煤层的煤炭质量,成煤时间,煤层赋存特征,构造发育程度及制约煤矿开采的其它地质因素。2、查明企业现有生产能力,期末资源的可

3、采情况,剩余资源可采服务年限。3、查明企业目前的经营现状,煤炭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4、接替资源区的预测依据,勘探方法等。报告编写概况本次报告编写工作在前人勘探及生产过程中收集的一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矿井的生产现状及其生产期间揭露的一切地质资料进行分析论证。参加本次报告编写工作的为大水头煤矿生产技术部门从事技术工作的有关技术人员。报告编写资料依据本报告主要参考资料:1962年133队提交的大水头井田精查地质报告及1976年提交的补充报告;1988年,在靖远煤业公司地质队补充勘探的基础上编写的甘肃省靖远煤田宝积山矿区大水头宝积山深部井田生产补充勘探地质报告;1997年以前原大水头老井生产期

4、间收集的地质资料;1985年至1997年大水头新井区改扩建期间收集编写的大水头煤矿建井地质报告;1997年以后大水头煤矿新井区投产后收集的一切地质资料。本报告采用的储量数据,包括井田西部预测区预测储量均来源于1988年大水头宝积山深部井田生产补充勘探地质报告。 本次储量估算的范围、坐标及面积为矿山企业采矿许可证界定的矿区范围相同。第二节 自然地理概况大水头煤矿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国有独资企业,通讯号码:(0943)6657939,隶属于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大水头井田位于靖远煤田大宝魏矿区的中部。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44310455,北纬36433647。距离兰州市200Km,白银市90

5、Km,距离包兰铁路白银西站105Km,铁路、公路均通过矿区,交通十分便利。大水头煤矿矿区属丘陵区,矿井位于宝积山大水头向东南倾伏的向斜自流水盆地的西南部。矿区无经常性的水流和地表水体,仅有间歇性沙河存在,暴雨季节才有水流。区内气候干旱,年降雨量为200325mm,远小于年蒸发量11741163mm。第三节 企业概况大水头煤矿1958年开始建设,1970年12月建成投产,设计45万t/a。在当时“边勘探、边设计、边建设、边生产”的“四边”政策指引下,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矿井建成投产后后备条件不足,矿井长期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1980年经甘肃省煤炭工业局核定只有21万t/a的生产能力。1985年

6、,由于资料情况不清,加之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低,安全状况差,经济效益亏损,矿井被迫于1986年下马扩建。1997年8月,经改扩建的大水头煤矿新井区投产,新井区设计生产能力为105万t/a,采用斜井单水平上下山方式开拓,两翼对角式抽风,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技术开采,为“四一”型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2004年,为了适应矿井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又装备了一个综放工作面,当年实际生产原煤达160万t, 截止2007年底矿井累计实现原煤产量达到1210.31万t,上缴利税7.04亿元。矿井利税每年大幅度递增,职工的收入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我省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大水头煤矿的开采水平

7、主要集中在1180水平。2007年末,矿井期末可采储量为9333.8万t,按照矿井今后发展的180万t/a,按照1.5的调整系数计算,矿井尚有服务年限34.6年。大水头井田位于靖远煤田大宝魏矿区的中部,中侏罗窑街组(J2y)为主要的含煤岩系。井田含煤一层,即一层煤,厚0.5333.38m,平均10.34m。一层煤厚度变化较大,但层位稳定。控制一层煤厚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煤层原始的沉积环境;二是后期构造作用的改造。从区域构造来看,井田由于长期受压扭性地应力的作用,煤层上部在局部范围内出现了大面积的塑性流动,上部煤层揉搓变化强烈,光泽暗淡(构造煤);下部煤层内、外生裂隙发育,煤层整体形态较

8、好。在断层地区,经错动煤层的塑性流动更加强烈。据矿井已经开采的中一采区102工作面回风顺槽揭露,该面煤层厚度在不到20m的范围内由1620m急剧变薄至0.41.5m,导致该面开采长度减少了200m。第二章 地质勘查与采矿第一节 以往地质勘查工作评述一、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大水头井田1959年由西北煤田地质勘探局普查一队进行了煤田普查工作。1958年贺兰山煤炭地质勘探分公司一三三队对该区域进行勘探,1959年12月提交了大水头井田精查地质报告,由于勘探程度不高,质量低劣,经1962年复审后降为普查地质报告。1962年,一三三队对本区进行勘探,1965年11月提交了宝积山矿区精查地质报告(含大水头井田

9、),同年12月经贺兰山煤炭工业公司以(65)贺煤发664号文审查批复。1966年,一三三队根据(65)贺煤发664号文中关于进一步控制2、3煤层赋存情况的精神补打了钻孔,于4月提交了补充资料。1976年,一三三队对本区结合靖远矿区地质队的钻探成果进行补充勘探,1976年12月提交了大水头宝积山井田深部地质勘探精查补充报告,1977年经甘肃省燃料化学工业局以甘燃化基(1977)296号文批准。1976年以来,靖远矿务局地质队在本区不断地进行着以钻探为主要手段的生产补充勘探,1988年7月提交了甘肃省靖远煤田宝积山矿区大水头宝积山深部井田生产补充勘探地质报告。二、矿山地质工作大水头煤矿新井区198

10、9年10月由甘肃省煤炭第一工程公司承建,1995年5月完成全部矿建工程,1995年8月提交了靖远矿务局大水头矿井建井地质报告。1998年8月矿井投产后,主要从事矿井日常生产中的地质工作。由于地质条件复杂,2000年,为了彻底解决矿井地质条件严重制约矿井正常安全生产的实际状况,煤业公司决定在大水头煤矿东一采区由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开展高分辨率地质勘探,同年提交了甘肃省靖远矿务局大水头煤矿东一采区二维、三维地震勘探报告。2007年11月提交了甘肃省靖远矿务局大水头煤矿中二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大水头井田含煤一层,即一层煤。一层煤在井田范围内均有分布,且对比清楚,本身为一良好的标志层。第二节 矿

11、山开采现状大水头煤矿主采煤层为“一层煤”。 主井井口座标:X=4066343.088m,Y=486899.647m,Z=+1574.711m,井底标高+1180m;副井井口座标:X=4066434.550m,Y=487019.587m,Z=+1576.610m,井底1180m;东风井井口座标:X=4065437.361m,Y=487809.700m,Z=+1565.410m;北风井井口坐标:X=4067012.555m,Y=486884.719m,Z=+1652.790m。生产水平标高:一水平+1380m,二水平+1260m(现生产水平),三水平为1180m(现生产水平),四水平+1140 m

12、(正开拓),批准开采深度+1600+930m。开采方法为走向长壁,全部跨落法顶板管理,两翼对角抽出式通风,矿井采用皮带斜井提升。第三节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影响因素一、水文地质情况大水头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属于一类简单型。一类简单型的水文地质条件意味着矿井不存在水害威胁或受水害的威胁程度较小。但是,近年来随着大水头煤矿开采规模的逐年加大,工作面布置方式的逐步改进及周围小煤窑的开采影响,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2004年发生在红会四矿的透水事故再一次向我们这些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的矿井敲响了安全的警钟。与瓦斯矿井的评价相类似,低瓦斯矿井可能发生重大的瓦斯事故,同样,在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

13、矿井也可能发生重大的水害事故。(一)、矿井自然水文地质条件大水头煤矿井位于宝积山大水头向东南倾伏的向斜自流水盆地的西南部。区内气候干旱,年降雨量为200325mm,远小于年蒸发量11741163mm。矿区无经常性的水流和地表水体,仅有间歇性沙河存在,暴雨季节才有水流。矿井有四个含水层,煤层之下为含水层,煤层之上为、含水层及第四系含水层。其中、含水层均为富水性极弱的孔隙性含水层,正常情况下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根本不存在威胁。而第四系含水层由于距离煤层较远,同时受补给条件的制约,对矿井的正常安全生产影响也不会很大。经综合评价,大水头煤矿自然水文地质条件(排除大矿、小窑开采等一系列非自然因素后的水文地质

14、条件)属于一类简单型。(二)、矿井充水来源如前所述,大水头煤矿现在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在原自然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经过大矿、小煤窑的开采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矿井充水来源从井下到地面趋于多元化,水害对矿井正常安全生产的威胁也愈来愈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矿井主要的充水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1、顶板淋水积聚如前所述,煤层顶板之上有、两个含水层,当煤层经开采破坏了其下部的隔离层后,含水层水要经过裂隙淋入采空区。顶板淋水积聚区主要容易在老井分层开采过的地区、原矿劳动服务公司残采区及小煤窑开采过的地区发生。老井工作面、原矿劳动服务公司残采区及小煤窑开采结束后,煤层顶板要自然垮落,、含水层水要自流进入采空区,但由于积水位置不明,当后期开采进入该区域时易于发生透水事故。红会四矿的透水事故就属于该种类型。另外,原矿劳动服务公司残采区及小煤窑开采的地区大矿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灌浆处理,但由于原矿劳动服务公司残采区及小煤窑开采地区具有开采范围的不明确性,后期灌浆的数量也具有许多不确定的特点,增加了对采空区积水的具体位置、积水量的预测难度,相应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