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业发展概述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2779574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PPT 页数:341 大小:6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物流业发展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41页
我国物流业发展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41页
我国物流业发展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41页
我国物流业发展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41页
我国物流业发展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物流业发展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物流业发展概述(3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物流经贸地理 1 5章为上篇 国内物流经贸地理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 我国物流业发展概述 我国农业物流地理 我国工业物流地理 我国商贸物流地理和我国运输物流地理 6 12章为下篇 国际物流经贸地理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 国际物流发展与市场特点 国际物流中的海洋运输 国际多式联运及陆路运输 国际物流中的航空运输 国际物流中的管道和展会运输 世界工业生产贸易与运输 世界农业生产贸易与运输等 第1章我国物流业发展概述 本章学习要点1 我国物流业的产生和发展现状2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3 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4 我国物流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要求5 我国物流发展的经济和市场环境6 我国绿色物流与发达

2、国家之间差距 1 1我国物流业的产生与发展 1 1 1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阶段总的来看 中国的物流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 物流发展的萌芽阶段 1949 1965年 2 物流基本处于停滞阶段 1966 1977年 3 物流的较快发展时期 1978 1990年 4 物流的高速发展阶段 1991年至今 中国物流进入理性务实与持续发展新阶段 中国物流已经由过去转变观念 普及知识 提高认识的起步期 已进入理性 务实 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3月24日 25日 口岸物流与海关通关改革论坛 在上海举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在该论坛作了如上表述 口岸物流是中国物流领域的新生事物 它不是传统的口岸运输 仓

3、储等物流活动的简单相加 而是以口岸物流一体化为特点的综合物流服务网络 涉及到物流的各个环节和物流管理的多个部门 特别是对海关通关管理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和实践 近年来 我国物流业发展很快 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25 2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4年的18 8 下降为18 6 而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 42万亿美元 口岸物流的规模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特别是港口物流发展很快 2005年 我国港口完成吞吐量49 1亿吨 同比增长17 7 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580万标准箱 增长23 这两项指标已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其中 海关监管的进出口货运量达到21 21亿吨

4、相当于2005年全国港口完成吞吐量49 1亿吨的43 同时 全国海关系统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努力推进通关改革 在海关监管模式创新 电子口岸建设 提高通关效率 营造口岸物流发展环境等方面也取得进展 为我国对外贸易和现代物流发展做出了贡献 讨论题 目前我国物流发展进入一个什么阶段 1 1 2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总的看来 我国物流业发展主要特点是 1 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2 物流技术设备市场活跃3 第三方物流方兴未艾4 物流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5 工商企业致力于物流合理化6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物流发展 1 1 3当前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不足

5、 服务水平有待提高2 物流基础设施尚待完善3 物流技术设备比较落后4 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阻碍了物流发展 1 2我国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1 2 1我国的物流布局概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民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迅速发展 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已基本形成 北京 天津 沈阳 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 以上海 南京 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三角洲物流圈 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 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中国内陆腹地的物流布局 以大城市为中心 以铁路为纽带 形成物流结 但我国的物流业经营分散 组织化程度较低 物流布局不合理 物流技术含量不高 物流企业横向

6、联合薄弱 1 2 2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物流布局的目的是实现物流的合理化 物流布局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要求 1 计划化原则2 直达化原则3 短距化原则4 钟摆化原则5 集中化原则6 标准化原则7 社会化原则8 服务化原则 1 3我国物流发展环境与对策 1 3 1我国物流发展环境1 我国物流发展的经济环境 1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物流总量持续扩张 2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 国际物流发展迅速 3 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 物流专业化要求提高 4 城市化进程加快 物流发展的 二元 形态凸现 5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加快 终端物流服务发展迅速 6 绿色物流已逐步引起重视 2 我国物流发展的市场环境 中国物

7、流市场环境主要体现在物流市场开放 区域物流一体化 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及物流政策环境等方面 1 物流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 2 区域物流一体化进程加快 3 标准化 信息化环境逐步改善 4 物流政策环境逐步健全 1 3 2物流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1 物流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1 系统化趋势 2 信息化趋势 3 专业化趋势 4 物流服务规模化趋势 5 仓储 运输的现代化与综合体系化趋势 6 物流与商流 信息流一体化趋势 2 物流业的发展对策 1 加大运输业的改革步伐 加快市场化进程 2 继续加大对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3 按照现代物流的要求发展物流运输体系 4 引进与创新相结合 提高物流整体水平

8、 5 重视国际多式联运和集装箱运输 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 6 积极应对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产业 1 4绿色物流运输 1 4 1绿色物流的概念及作用1 绿色物流概念绿色物流 GreenLogistics或EnvironmentalLogistics 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 减少资源的消耗 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绿色物流其实是物流管理与环境科学交叉的一门分支 2 绿色物流的重要作用 节约资源 增加社会相对资源 促进经济朝着健康的方向持续发展 有利于物流企业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1 4 2发达国家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 1 美国的绿色物流2 欧洲的绿色物流3 日本的

9、绿色物流进入21世纪 物流行业必将把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放在发展的首位 建立全新的从生产到废弃全过程效率化的 信息流与物质流循环化的绿色物流系统 目前 世界上各国都在尽力把绿色物流的推广作为物流业发展的重点 积极开展绿色环保物流的专项技术研究 如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 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 近距离配送 夜间运货 以减少交通阻塞 节省燃料和降低排放等 促进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和开发 进行回收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研讨 以及积极出台相应的绿色物流政策和法规 努力为物流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 4 3我国的绿色物流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 1 观念上

10、的差距2 政策性的差距3 技术上的差距 案例研讨 天津滨海新区 结合教材中给出材料 分析天津滨海新区是如何打造国际物流区 它有哪些优势 第1章思考与练习 1 简述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2 指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存在问题 3 我国物流业的生产布局要遵循哪些原则 4 分析我国物流发展环境 5 如何应对外资进入中国物流行业 6 分析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与对策 7 分析我国绿色物流与发达国家绿色物流的差距 第2章我国农业物流地理 本章学习要点1 农业经济发展及结构演变 问题与优势2 粮食作物生产与分布3 经济作物生产与分布4 林 牧 渔的生产与分布5 物流发展与农业 2 1农业概述 2 1农业概述2

11、 1 1农业经济发展及其结构演变2 1 2入世促使我国加快农业改革及结构调整2 1 3农业产品的地域性2 1 4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2 2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分布 2 2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分布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以稻谷 小麦 玉米 高粱 谷子 薯类 大豆等为主 其中又以稻谷 小麦 玉米分布最广 产量最多 三者合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6 以上 2 2 1稻谷 中国是世界种稻最早 产稻谷最多的国家 2 2 2小麦 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的26 7 和23 广布全国 以黄淮海平原及长江流域最多 可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以冬小麦为主 其面积和产量均占小麦80 以上 全国有14省 市 区种植春小麦 主要分布在长城

12、以北 岷山 大雪山以西地区 占全国春小麦面积的85 以上 冬小麦可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 2 2 3玉米 玉米在粮食作物构成中仅次于稻 麦 而居杂粮之首 占粮食总产量约21 69 主要集中栽培区是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 经辽南 冀北 晋东南 陕南 鄂北 豫西 四川盆地四周及黔 桂西部至滇西南 面积占全国玉米面积的80 左右 其中东北多于西南 2 2 4高粱 谷子和薯类作物 高粱和谷子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 辽 吉 黑3省和华北各省区高粱面积和产量约分别占全国的78 和86 是洼涝盐碱地区的主要作物 薯类作物以甘薯为主 约占薯类面积的80 次为马铃薯和少量木薯 2 2 5商品粮基地 选建商品粮基

13、地 应依照以下条件 选择有充足余粮 粮食生产水平高的地区 选择人均耕地面积多 人均粮食生产粮高 增产潜力大 投资省 见效快的地区 既要考虑到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类似性 也要照顾到行政区划上的集中连片 以统一规划 统一管理 一般以县为单位集中力量 短期见效 与粮食生产争地矛盾突出的林 牧业基地或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等 一般不宜建立商品粮食基地 主要商品粮食基地 商品粮基地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 南方高产商品粮基地 东北高纬度地带商品粮区 西北干旱区商品粮基地 黄淮平原商品粮基地 2 3经济作物的生产与分布 种类繁多的经济作物 按其用途可分为纤维作物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等 2 3 1纤维作物纤维作物是纺织

14、工业的原料 在我国主要有棉花 麻类和蚕茧 棉花 棉花原产亚热带 是喜温好光 生长期长 对土壤条件要求高的深耕作物 在我国棉花种植虽广 但最适宜的种植区域有以下三个地区 西北内陆棉区 黄河流域棉区 长江流域棉区 蚕茧 桑蚕茧 桑蚕发展离不开桑树 桑树喜温湿 对土壤适应性较强 在我国分布较广 但最适宜的种植区域在我国亚热带地区 集中分布于太湖流域 四川盆地和珠江流域 柞蚕茧 柞蚕又称野蚕 以野生的柞树 青岗栎等杂木嫩叶为食物源 是我国以野外放养形式经营的特种蚕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和河南伏牛山地区是我国三大柞蚕产地 以辽东半岛生产规模最大 麻类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麻国 主要生产黄麻 红麻 苎麻 亚麻

15、 黄麻 原产于亚热带 喜高温湿润气候和深厚肥沃的土壤 集中分布于华南沿海和长江流域 如浙 苏 粤 桂 湘 皖等省 以浙江产量最大 红麻 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自国外引进的 故又称洋麻 红麻适应性强 分布范围十分广泛 南自广东 北到辽宁 东起浙江 西达新疆 但各地生产规模均不大 苎麻 是中国特产 在国际上有 中国草 之称 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植物 苎麻性喜潮湿 植株较高大 故怕风 集中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湘 赣 川等地 以湖南最多 亚麻 是一种喜深厚 肥沃土壤的长日照作物 在我国集中分布于高纬度的黑 吉两省交界地带 以黑龙江最多 2 3 2油料作物 我国栽培的油料作物种类繁多 其中花生 油菜 芝麻 胡麻

16、 向日葵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 统称五大油料作物 是我国主要食用油源 花生 花生原产于热带地区 是喜温 耐瘠作物 对土壤要求不高 但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最好 花生是我国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大豆的油料作物 油菜 油菜是我国播种面积较大的油料作物 产量仅次于花生 居全国第2位 2003年达1142万吨 油菜喜温凉 稍耐旱 土壤适应性较强 种植油菜对后茬作物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是我国南北方农民喜种的油料作物 根据播种期的不同 可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 芝麻 芝麻是一种优质的油料作物 生长期短 耐旱耐瘠薄 但单产不高 我国芝麻种植规模不大 相当分散 著名产地有豫 鲁 鄂 皖等省 以河南最有名 大豆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 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 也曾是世界著名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目前大豆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和巴西 居世界第3位 居全国各类油料作物之首 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既是油料作物 也是制作多种辅食的重要原料 在农作物中的地位特殊 我国大豆种植广泛 最集中的产区是东北平原和华北的黄淮平原 松辽平原大豆生产历史最久 质优个大 东北的大豆集中于辽河两岸和哈大铁路沿线 哈尔滨 辽源 长春 人称 三大大豆仓库 其他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