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三数学联考文.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79571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高三数学联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高三数学联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高三数学联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高三数学联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高三数学联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高三数学联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高三数学联考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一大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数学(文科)第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则( )A. B. C. D. 【答案】D【解析】所以2. 已知是虚数单位,若复数为纯虚数(,),则( )A. B. C. D. 【答案】C【解析】因为为纯虚数,所以,所以,所以点晴:本题重点考查复数的基本运算和复数的概念,属于基本题,首先对于复数的四则运算,要切实掌握其运算技巧和常规思路,如,其次要熟悉复数的相关基本概念,如复数的实部为,虚部为,模为,对应点为,共轭复数为.3. 如图是一

2、边长为8的正方形苗圃图案,中间黑色大圆与正方形的内切圆共圆心,圆与圆之间是相切的,且中间黑色大圆的半径是黑色小圆半径的2倍若在正方形图案上随机取一点,则该点取自白色区域的概率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正方形的内切圆的半径为4,中间黑色大圆的半径为2,黑色小圆的半径为1,所以白色区域的面积为,由几何概型概率公式可得所求概率为。选D。4. 已知侧棱长为的正四棱锥的五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且球心在底面正方形上,则球的表面积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设球的半径为R,则由题意可得 ,解得R=1,故球的表面积 .5. 已知函数()的最小值为2,则实

3、数( )A. 2 B. 4 C. 8 D. 16【答案】B【解析】由得,故函数的定义域为,易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所以,解得。选B。6. 若函数关于直线()对称,则的最大值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即,时,的最大值为 .7. 已知数列满足,则数列前项的和等于( )A. 162 B. 182 C. 234 D. 346【答案】B【解析】由条件得,所以,因此数列为等差数列。又,所以。故。选B。点睛:.8. 用,表示某培训班10名学员的成绩,其成绩依次为85,68,95,75,88,92,90,80,78,8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分别输入的10个值,则输出的的值

4、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程序框图可知程序框图中的n记录输入的数据中大于等于80分的学生的人数,在给出的10个数据中,大于等于80的数据的个数为7个,故输出的值为。选C。9. 如图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16 B. 32 C. 48 D. 60【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高为4,底面为上底、下底分别为2,4,高为4的直角梯形,故此四棱锥的体积为。选A。10. 已知,且,则的最小值为( )A. 8 B. 9 C. 12 D. 16【答案】B【解析】由,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选B。11. 已知是双曲线的左

5、焦点,定点,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若的最小值是9,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设双曲线的右焦点为 ,由双曲线的定义有,所以,当 三点共线时有最小值为,解得,所以离心率为.12. 已知函数 ,若函数在上只有两个零点,则实数的值不可能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函数的零点为函数与图象的交点,在同一直角坐标下作出函数与的图象,如图所示,当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0)时满足条件,此时 ,当函数的图象经过点(4,0)时满足条件,此时 ,当函数的图象与相切时也满足题意,此时 ,解得, 综上所述,或或。点睛:研究函数零点问题常常转化为函数的图象的交点

6、个数问题.本题中已知函数有2个零点求参数k的取值范围,转化为函数与图象的交点,注意到函数过定点(2,0),并且函数的图象是圆的一部分,即,在线的旋转过程中,求k可得结论.第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某班学生,在高三8次月考的化学成绩用茎叶图表示如图,其中学生的平均成绩与学生的成绩的众数相等,则_【答案】5【解析】由题意,得 ,解得.14. 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_【答案】48【解析】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由图知当目标函数经过点 时取得最大值,即 点睛:线性规划的实质是把代数问题几何化,即数形结合的思想.需要注意的是:一、准确无误地作出可行域;

7、二、画标准函数所对应的直线时,要注意与约束条件中的直线的斜率进行比较,避免出错;三、一般情况下,目标函数的最大或最小会在可行域的端点或边界上取得.15. 如图,在等腰梯形中,点,分别为线段,的三等分点,为的中点,则_【答案】 【解析】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连接BO,易证得为等边三角形,所以 ,则所以,所以16. 一条斜率为2的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且与抛物线交于,两点,在轴上的射影分别为,若梯形的面积为,则_【答案】所以则所以所以 所以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分别为1,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

8、的前3项分别为4,(1)求数列与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 (2)【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求得,从而可得到等差数列的公差和等比数列的公比,从而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2)由(1)可得,从而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解得(舍去)或所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故,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故.(2)由(1)得,所以.18. 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是,满足(1)求角;(2)设,且,求的面积【答案】(1)(2) 【解析】试题分析:(1)对等式进行变换,结合正余弦定理可得,从而得到A.(2)对给定的三角等式化简可得,分和两种情况解三角形即可.试题解析:(1),由余

9、弦定理,得,即由正弦定理与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得,(2)由条件得,当时,不符合题意;当时, 19.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公路绿化受到高度重视,需要大量各种苗木某苗圃培植场对100棵“天竺桂”的移栽成活量(单位:棵)与在前三个月内浇水次数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根据以往的记录,整理相关的数据信息如图所示:(1)结合图中前4个矩形提供的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关于的回归直线方程;(2)用表示(1)中所求的回归直线方程得到的100棵“天竺桂”的移栽成活量的估计值,当图中余下的矩形对应的数据组的残差的绝对值,则回归直线方程有参考价值,试问:(1)中所得到的回归直线方程有参考价值吗?(3)预测100棵“

10、天竺桂”移栽后全部成活时,在前三个月内浇水的最佳次数附:回归直线方程为,其中,【答案】(1)(2)见解析;(3)7次【解析】试题分析:(1)先计算样本中心坐标,利用公式求出b,a,得到回归直线方程(2)通过回归方程,当时,则 (3)通过回归方程, 100棵“天竺桂”移栽后全部成活,则由,得,可得最佳浇水次数.试题解析:(1)由所给数据计算得, ,所以回归直线方程是(2)当时,则 ,可以认为所得到的回归直线方程是有参考价值的(3)预测100棵“天竺桂”移栽后全部成活,则由,得,则预测100棵“天竺桂”移栽后全部成活时,在前三个月内浇水的最佳次数为7次20. 如图,已知四棱锥的底面为直角梯形,且,

11、(1)求证:平面平面;(2)若且,分别是,的中点,求多面体的体积【答案】(1)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通过证明平面内的平面,可证得平面平面.(2)利用,可求得所求体积.试题解析:(1)证明:如图,分别取,的中点,连接,则四边形为正方形,又,平面,又与为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2)解:且,则由,知,分别是,的中点,三棱锥与三棱锥的高均等于,又,21. 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若椭圆经过点,且的面积为2(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设斜率为1的直线与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的圆交于,两点,与椭圆交于,两点,且(),当取得最小值时,求直线的方程【答案】(1)(2

12、)最小值,直线的方程为【解析】试题分析:(1)由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得c=2,将点代入椭圆方程,由椭圆的性质a2=b2+c2,即可求得a和b的值,求得椭圆方程;(2)直线的方程为,则原点到直线的距离,由弦长公式可得将代入椭圆方程,得,得可得可得所求结论. 试题解析:(1)由的面积可得,即,又椭圆过点,由解得,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设直线的方程为,则原点到直线的距离,由弦长公式可得将代入椭圆方程,得,由判别式,解得由直线和圆相交的条件可得,即,也即,综上可得的取值范围是设,则,由弦长公式,得由,得,则当时,取得最小值,此时直线的方程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所使用方法为韦达定

13、理法:因直线的方程是一次的,圆锥曲线的方程是二次的,故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常转化为方程组关系问题,最终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故用韦达定理及判别式是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重点方法之一,尤其是弦中点问题,弦长问题,可用韦达定理直接解决,但应注意不要忽视判别式的作用22. 已知函数()(1)讨论的单调性;(2)当时,若函数的图象全部在直线的下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求导数,分和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可得函数的单调区间;(2)函数的图象全部在直线的下方,等价于在上恒成立,令,则分和两种情况讨论函数的情况即可.试题解析:(1)函数的定义域为,且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当时,由,得,在上单调递增;由,得,在上单调递减(2)当时,则由题意知,不等式,即在上恒成立令,则当时,则,在区间上是增函数,不等式在上不恒成立.当时,有唯一零点,即函数的图象与轴有唯一交点,即不等式在上不恒成立.当时,令,得,则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故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由,得,即的取值范围为.-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