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模式与听辨和理解的四种训练方法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78389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译模式与听辨和理解的四种训练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口译模式与听辨和理解的四种训练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口译模式与听辨和理解的四种训练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口译模式与听辨和理解的四种训练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口译模式与听辨和理解的四种训练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译模式与听辨和理解的四种训练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译模式与听辨和理解的四种训练方法王丽(南京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江苏 南京,211800)摘要:各种口译模式都非常重视口译中的听辨和理解。本文从口译模式的理论研究出发,结合听辨理解的具体过程和影响要素,讨论在口译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口译质量和口译能力的四种训练方法:语音基础上的语言能力训练,逻辑关联基础上的笔记能力训练,以合理选择为基础的注意力分配训练,以背景和文化为基础的非语言知识训练。关键词:口译模式;听辨和理解;训练方法;语言能力作者简介:王丽(1978),女,四川邻水人,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美国文学与翻译。1. 引言:国外口译模式研究及在我国的发展西方口译研究经历了近

2、50年发展,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尤其是口译模式研究,确立了口译作为一门学科体系的基础。 总体看,口译模式一般分为描写性与解释性。前者侧重口译过程的各个操作环节和处理阶段的描写,此类模式的代表有Herbert的“理解翻译表达”模式, Gerver与Moser的“理解重新表达”模式,法国释意派的“理解脱离原语形式重新表达”模式等。解释性模式则“注重口译活动中译员注意力分配及分配导致的结果,分析译员如何以相关的知识对翻译主题进行预测、推理”1, 如Gile的“注意力分配”模式(或称“口译认知负荷模型”), Setton的“同声传译中的意义集”模式等。 我国的口译研究比西方晚30多年,对口译的

3、理论贡献更多体现于介绍和阐释国外口译模式和实践译员训练方法。作为法国释意派理论的传承者,鲍刚和刘和平最早将释意理论引入中国口译界,提倡职业化、技能化的口译训练原则。厦门大学和英国西敏斯特大学的“中英英语合作小组”在Gile的精力分配模式基础上建立了非直线型的“厦大口译模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刘绍龙和仲伟合着重于交替传译的过程,建立了交替传译的神经心理语言学模型。2. 口译的听辨和理解国际国内的口译教育界和业界对口译模式的表达方式虽不尽相同,但达成基本共识的是:口译不是简单的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而是经过了信息概念从语言形式转为非语言形式,再从非语言形式转为语言形式的过程。其中,听辨和理

4、解是口译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阶段。2.1听辨和理解的定义“根据语音学和心理语言学,人类对有声语言的任何理解都是从对语言的听觉分析开始的,这便是语音的加工阶段,即听辨”。2在听辨的同时,结合语义分析,译员更加准确把握原语信息的内涵,从而提取真正的意义,这就是口译中的理解。赛莱丝科维奇给理解下的定义是:“所谓理解,就是把所听到的讲话和自己头脑中原有的知识或经验结合起来,理解的过程就是这种结合的过程”。32.2 听辨和理解对于口译的意义对原语信息的提取和理解是译员认知能力大小的体现。因此,对听辨和理解能力的培养也是口译训练的重点。刘和平这样描述口译的听辨和理解:“口译员听到讲话,即译出语后,必须根据译

5、出语表层信息系统的符号和语言链通过大脑的积极整合、分析、判断和推理,并在认知系统的不间断参与下最终解决词语语义系统中的各类关系”。4 通过口译过程模式可以得知,口译训练要关注的核心还是口译员对原语信息的把握和理解。理解是清晰表达的基础。译员完成语音听辨的同时,也要对言语所负载的语义信息进行处理,也就是对原语信息意义的提取,从而确定意义内核结构,形成目的语输出框架,这是一个有秩序的认知过程。理解在听辨的过程中产生。语言本身的意义、语境和文化等各种语言外信息构成了译员理解语义过程的背景。这个背景在听辨同时就已开始参与理解,使译员更加准确把握原语信息的内涵。3. 听辨和理解的四种训练方法口译的听辨和

6、理解是一个复杂有机体。以下主要对四个涉及语言、辅助手段、心理和文化方面的训练方法进行分析。3.1 语音基础上的语言能力训练 由于口头语不像书面语那样由空格分开,因此,口译听辨中语音流切分的问题变得特别重要,因为“迅速准确地切分语音流有助于短时记忆中与语言代码的分析和下一阶段对心理表征的构建”5。出于对B语的陌生,译员对语音的感觉、辨别和判断远不如母语中轻松自如,对单词的音节长短、轻重关系不够熟悉,混淆相似发音,不清楚音素的某些特征在语流中会发生变化,如缩短、省略或连读等。因此,语音流的训练是提高口译听辨理解的基础。同时,这种听辨理解并非按照声音的音节呈现而自然而然在译员头脑中产生。首先,译员在

7、口译工作中所听到的话语语音几乎都是连贯性的,并非听力教学中的单音听辨。其次,原语连续性的言语链条中的音群并非总是纯粹而清晰,不可避免会受到原语发布者的口音、原语发布者断断续续的意识和周围环境噪音等影响。因此,首先,要能清楚地分辨出语流中的音位,强化语音知识和训练。其次,要掌握充足且有效的词汇,所谓:“词库越大,输入的信息就越容易在已知信息中找到相似的适当配伍,并不断扩大储存量”。63.2 逻辑关联基础上的笔记能力训练有逻辑关联的笔记能够帮助口译员更加准确地进行信息提取。在听辨和理解训练的后期阶段,结合笔记进行的训练是口译技能提高的重要手段。学生在这个阶段容易信息主次不分,重要信息前后颠倒和遗漏

8、,最终影响口译质量。教师在这个环节要始终把“逻辑关联”作为核心词进行材料选择和训练主旨。这就要求练习材料要实现从相对逻辑性较强到逻辑不够明晰的方向过渡。当练习材料变得复杂,就是对学生听辨理解的最好训练。此外,在笔记阶段,教师演示不可忽视,因为逻辑关联的意识在学生的自主训练中很难自发形成,而是需要通过比较和分析才能得到更符合思维特点和更经济有效的笔记记录方式。3.3 以合理选择为基础的注意力分配训练Gile在提出注意力模式时认为,当注意力合理的分配到这三种活动中去的时候,口译才能有效进行。 在他看来,口译过程中出现的大多数错误,如漏译、错译等都是由于三者协调不当,或总注意力缺乏的结果。“吉尔理论

9、强调口译过程中的各种注意力之间的竞争和译员注意力分配以及译员的注意力饱和等假说。”7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合理分配精力,一方面要排除一切影响总注意力集中的干扰。注意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选择。注意力的相对合理的集中或分配是决定口译听辨结果的重要因素。同时被注意到的信息,由于受到加工容量的限制,有些信息不会被感知到。至于哪些信息可能被注意,常常是经过了译员心理的自然过滤和经过训练后更科学的选择之后的结果,是那些人们熟知的、对整体意义重大的单词和意群,与主题关切度更高的内容。而那些只起完整句法,重复原有语意和与主题偏离度较大的信息,会在经过训练之后自动排除到口译员的注意力投射范围之外。3.4 以背景和文化为

10、基础的非语言知识训练释意派理论认为,口译员在把握原语内容时,需要将“话语主题、语境、交际环境、语言的前后句法关系、各种副语言信息和其它认知库信息纳入理解轨道;利用译前准备或译员预先储存、积累的口译经验为口译现场理解提供一定的参照值”。 8换句话说,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并不是单向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带着某种已有的背景和文化知识,把客体和主体的内容结合到一起进行接受和产出的过程。听辨和理解过程就是运用已知信息不断追逐说话人思路,不断揣摩说话人意图的过程。所以,Gile提出了口译的理解公式:理解=语言知识+语言外知识+分析。9 对大部分口译员来说,口译的困难还包括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的理解困难以至于表达受

11、阻。“从话语语篇组织方式上来看,双语之间的言语语篇结构经常因文化影响不同而表现出思维习惯的不同”。10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口译中不免遇到很多由于文化冲突而产生的理解障碍,如文化、习惯表达、词汇空缺等。每个国家有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等。一种文化所具有的表达形式也许并不存在于另一种文化之中。同一种表达在两种语言中的内涵和外沿也难以完全重合。所以,口译无须拘泥于原文句子结构而旨在领会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恰当的表述。4. 总结各种口译理论和模式都是从不同角度看待口译本质,在听辨和理解阶段有相似的理论总结,是分别从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社会文化学和人类学等

12、各种学科背景出发的研究成果。口译的听辨和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语言信息从原语形式转换到译语生成的过程中,译员不但要借助记忆和笔记,通过特定的语言知识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地解码和编码,还需要在信息发布全过程中激活先前的背景文化知识和逻辑储备,对原语进行包括辨别、解释、推理、综合分析等过程,才能准确无误地完成语言转换任务。对于译员个人来讲,要提高口译的听辨和理解能力,唯一的途径就是在口译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训练和实践。参考文献:1杨晓华. 即席口译的理解过程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1): 82.2鲍刚. 口译理论概述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 89.3让艾赫贝尔.

13、口译须知M.孙慧双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2: 71.4刘和平. 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1: 78.5王艳. 基于认知框架的二语学生听力理解困难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8(1): 55.6刘宓庆. 口笔译理论研究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3: 90.7刘和平. 口译理论与教学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5: 39.8鲍刚. 口译程序中的“思维理解”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1): 1-2.9范守义. 口译、笔译教学理论研究介绍丹尼尔嘉尔著口译与笔译译员培训的基本概念和模式J.

14、中国翻译, 1998(2):48.10鲍刚. 口译理论概述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5: 106.Interpretation Modes and Four Training Methods of Listening and ComprehensionWang Li(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800)Abstract: Various interpretation modes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listenin

15、g and comprehension. This paper intends to look for efficient training methods to promote the ability of listening and comprehension in interpretation, by analyzing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mode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interpreting. It focuses on four training methods: training of language ability

16、based on pronunciation, training of note-taking based on logical analysis, training of attention distribution based on reasonable choice and training of non-language knowledge based on background and culture. Key Words: interpretation modes; listening and comprehension; training methods; language abilit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英语学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