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pdf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7773594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pdf(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 100 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重点难点 1 不进位加法 1 在具体情境中 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 的计算方法 3 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进位加法 1 在具体情境中 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进行计算 3 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不退位减法 1 在具体情境中 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 的计算方法 3 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 退位减法

2、1 在具体情境中 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进行计算 3 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多几 少几 的应用 1 在具体情境中 理解 比某数多几或少几 的实际问题 2 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 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 然后发生了什么变 化 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 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 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 连加 连减 1 探索并掌握100 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 能用 100 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 多样性 7 加减混合 1

3、 探索并掌握100 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能熟练计算 2 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实践活动 一 我长高了 1 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估计 测量 计算 2 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 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渗透统计知识 感受成长的快乐 知识点 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相同数位对齐 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从个位加起 如果个位满10 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相同数位对齐 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从个位减起 如果个位不够减 从十位退1 个位作10 再减 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 求 一个已知数 比 另一个已知数 多多少 少多少 用减法

4、计算 用 比 字 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 多几 少几已知的问题 比谁少几 就用谁减去几 未知数比谁多几 就用谁加上 几 例题 1 口算 51 30 60 35 59 28 10 13 12 10 42 24 10 55 25 66 89 10 66 16 99 85 80 40 65 41 71 11 68 26 61 53 53 48 17 35 83 40 61 57 74 52 35 46 18 12 86 51 22 60 87 40 29 43 87 53 2 列式计算 1 比 29 多 17 的数是多少 7 的 3 倍是多少 8 个 6 是多少 2 两步竖式计算 45 5 40

5、 83 50 4 30 14 8 70 33 7 96 70 6 94 60 4 7 23 4 93 49 27 3 应用 1 二年级一班参加课外美术小组的有9 人 参加音乐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2 倍 参加音乐小组的有多少人 2 二年级有8 个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有6 人 一共有多少人 二 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 重点 难点 1 1 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 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 能用给定的 工具 进行估计和测量 3 认识厘米 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4 能用厘米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会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 2 1 认识米 体会米的实际意义 能用米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 掌握米

6、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 认识米尺 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 初步认识线段 能辨别 能测量线段的长度 能画定长的线段 3 1 结合生活情境 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通过 找一找 说一说 折一折 画一画 等活动 初步认识角 并且能 够辨认 3 知道一个角各部分的名称 会正确画角 4 1 结合具体情境 直观认识直角 会画直角标记 2 能利用工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会利用工具画直角 3 知道 一个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知识点 1 常用的长度单位 米 厘米 2 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 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 测量时 把尺的 0 刻度

7、对准物体的左端 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 对着几就是 几厘米 4 1 米 100 厘米 100 厘米 1米 5 线段的特点 线段是直的 线段有两个端点 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 角有一个顶点 两条边 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 不 能测量出长度 7 角的画法 从一个点起 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 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 课本41 页图例 8 三角板上的3 个角中 有1 个是直角 正方形 长方形都有4 个角 都是直角 9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0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例题 1 1 米 21 厘米 厘米

8、53厘米 18 厘米 厘米 2 一条线段有 个端点 是直的 可以度量 3 一个角有 个顶点和 条边 边是直的 不可以度量 4 1 米的绳和100 厘米的绳比较 两样长 1米的绳较长 100 厘米的绳较长 5 亮亮身高85 厘米 玲玲比亮亮高10 厘米 玲玲身高多少厘米 6 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 长3 米 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三 表内乘法 重点 难点 1 乘法的初步认识 1 结合数一数 摆一摆的具体活动 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 感受这种 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 结合具体情境 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 初步体会乘 法运算的意义 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

9、的联系与区别 3 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知道写法 读法 并能应用加法计算 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 乘法的初步认识 1 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 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 相同加数连加算式 比较简便 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 础 3 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 题 3 5 的乘法口诀 1 结合具体情境 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并经历5 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 的 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 能用 5 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 能用 5 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 2

10、3 4 的乘法口诀 1 结合具体情境 经历2 3 4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 的方法 2 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 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逐步的发 展数感 3 掌握 2 3 4 的乘法口诀 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并能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 5 1 结合具体情境 掌握乘加 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 并能正确计算 2 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 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 在做一做2 题中 应适当拓展 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 帮助学 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6 6

11、的乘法口诀 1 经历独立探索 编制6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 思想和方法 2 掌握 6 的乘法口诀 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 7 的乘法口诀 1 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 编制7 的乘法口诀 学会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 方法 2 掌握 7 的乘法口诀 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价 值性 8 倍 的意义及应用 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 倍 的意义 2 利用操作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并探索 求一个数的几 倍是多少 的计算方法 3 能利用乘法解决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的实际问题 4 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 发现 解决生活

12、中的数学问题 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 8 的乘法口诀 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 探索 编制并掌握8 的乘法口诀 2 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 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0 9 的乘法口诀 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 探索 编制并掌握9 的乘法口诀 2 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 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实践活动 二 看一看 摆一摆 1 利用主题图复习第3 4 5 6 单元的相关知识 观察物体 角的认识 表内乘 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的价值性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知识点 1 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

13、表示外 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 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 用相同加数 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 相同 加数 如 5 5 5 5 表示 5 4 或 4 5 3 加法写成乘法时 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 乘法算式中 两个因数交换位置 积不变 5 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 因数 因数 积 加法 加数 加数 和 减法 被减数 减数 差 和 加数 加数被减数 差 减数减数 被减数 差 6 在 9 的乘法口诀里 几乘9 或 9 乘几 都可看作几十减几 其中 几 是指相同的 数 如 1 9 10 1 9 5 50 5 7 看图 写乘加 乘减算式时 乘加 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

14、 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 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 写成乘法 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 先算乘 再算加减 如 加法 3 3 3 3 2 14 乘加 3 4 2 14 乘减 3 5 1 14 8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用这个数 倍数或倍数 这个数 9 有几个相同加数 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 如 3 个 5 就是 5 的 3 倍 例题 1 判断 在 里 对的打 错的打 1 求 8比 5 多多少 和求 比 8 多 5 的数是多少 都用加法算 2 求 9 比 16 少多少 和求 比 16 少 9 的数是多少 都用减法算 3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4 5 5 25 读

15、作 两个因数都是5 积是 25 2 先看图 再填空 1 求一共有多少个的加法算式是 2 求一共有多少个的乘法算式是 3 第一堆有3 个 总个数是第一盘的 倍 求一共有多少个的算式是 4 画出 来 使 的个数是 的4 倍 5 在 8 6 48 中 8 和 6 都叫做 48 叫做 6 先把乘法口诀填完整 再写出两个相应的乘法算式 1 八二十四 2 七 六十三 3 口算 7 7 3 2 5 4 1 3 4 9 2 9 4 3 2 3 9 9 2 7 1 9 3 8 6 1 8 8 6 5 5 7 5 1 2 2 5 8 2 4 5 2 2 5 6 2 2 6 3 5 3 1 8 5 9 4 7 1

16、7 3 7 4 2 4 8 6 6 7 9 3 3 7 8 3 1 1 4 3 4 1 5 1 1 4 下面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是 7 7 7 3 3 4 3 3 8 8 8 8 四 观察物体 重点 难点 1 建立观察角度 1 通过观察活动 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 能辨认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发展空间观念 多少票 六 数学广角 1 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1 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2 让学生经历摆学具 画图示 列图表等过程 逐步抽象 出全面的 有序的排列和组合的方法 使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具 体过渡到抽象 3 能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在活动中培养 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 简单的推理 1 经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判断 推理的过程 2 能借助 做标记 列图表 等方式整理信息 并能 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方法进行推理 3 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 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 知识点 1 在排列和组合中 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才不会选重或选漏 例题 1 简单的逻辑推理 三个同学的数学成绩是90 分 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