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pdf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7771882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复习总结 一 长度单位 1 厘米和米 1 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 用 厘米 作单位 测量 较长物体的长度时 用 米 作单位 2 米用字母 m 表示 厘米用字母 cm 表示 3 1 米 100厘米 4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把尺子的 0 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再看物体的右端 对着几 5 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 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 如果不统一 要先统一单位后再 比较 如 1 米 98 厘米 1 米 100 厘米 2 线段 1 线段的特征 线段是直的 线段有两个端点 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 画线段的方法 从尺子的 0 刻度开始画起 需要画几厘米长的

2、线段就画到尺子 的几厘米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 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 比如 画比 9 厘米短 3 厘米的线段 那就是让你画出一条长度是6 厘米的线段 二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1 笔算加法 1 相同数位对齐 2 从个位算起 3 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 向十位 前一位 进1 4 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 不要忘记加进位上来的1 2 笔算减法 1 相同数位对齐 2 从个位算起 3 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退1 当 10 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 4 计算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减去被个位借走的1 3 连加 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对于有括号的算 式 要先计算

3、括号里的 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三 角的初步认识 1 角的初步认识 1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 画角的方法 从一个点起 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两条边张 开得越大 角就越大 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 角就越小 2 直角的初步认识 1 直角的判断方法 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顶点对顶点 一边对一边 再看另 一条边是否重合 2 画直角的方法 先画一个顶点 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 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 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 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 最后标出直角标志 3 比直角小的是锐角 比直角

4、大的是钝角 锐角 直角 钝角 4 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5 每个三角尺上都有1 个直角 两个锐角 红领巾上有3 个角 其中一个是钝角 两个是锐角 一个长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 个直角 四 表内乘法 一 1 乘法的初步认识 1 乘法的意义 求几个 相同加数的和 可以用乘法表示 2 乘法的各部分名称 2 5 10 乘数乘号乘数积 3 乘法算式的写法 3 个 5 相加 写作 3 5 也可以写作 5 3 4 加法算式 3 和 5 相加 3 5 8 5 乘法算式的 读法 如 2 3 6 读作 2 乘 3 等于 6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 2 乘法口诀表 1 一一得一 一二的二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2 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 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就相差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