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的复习知识点归纳.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7770526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的复习知识点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的复习知识点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的复习知识点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的复习知识点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的复习知识点归纳.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春一、文学常识朱自清(18981948),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东海。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全集里。朱自清一生爱国,追求光明。抗战时,随校内迁,任教于西南联大。抗战胜利后,回北京仍任清华大学教授。解放前夕,积极支持和参加反对美蒋的爱国民主运动。1948年8月12日,他因贫病在北平逝世。死前嘱告家人,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面粉。二、字词朗(lng)润 抚摸(f)酝酿(ynning) 抖擞(su)应(yng)和(h) 卖弄(nng) 宛转(wn) 黄晕(yn)薄烟(b)水涨(zhng)起来散(sn)在草丛鸟巢(cho

2、)撑(chng)伞披着蓑(su)戴着笠(l)嘹(lio)亮赶趟(tng)儿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郎润:明亮润泽。朗,明亮,明朗,光线充足。酝酿:原指造酒的发酵过程,课文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卖弄:故意显示、炫耀,常带贬义。宛转:形容声音抑扬起伏,十分动听。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嘹亮:声音响亮。烘托:衬托,陪衬。 静默:宁静沉默,不发出声音。舒活:舒展活动。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季安排好,意思是做事宜早不宜迟。三、课文理解(一)课文结构:春是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顺序来描写春天的。第一部分(

3、第1段),盼春。写人们盼望春天的热切心情,也为全文奠定了清新活泼的基调和主旋律。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第一层(第2段),总写春天来临,万物苏醒的情态,用简练生动的语言勾勒出春山朗朗、春水泱泱、春日融融的轮廓。第二层(第37段),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春草勃发、春花争艳、春风和煦、春雨润泽、春早人勤五幅图画,勾画出春天美丽动人的景象,把一个生机勃勃浑然完整的江南春景呈现在读者面前。描写春草(第3段),突出春草的旺盛生机,着力描写其勃发的生命力。描写春花(第4段),突出百花争春的繁荣景象。描写人们迎接春天(第7段),此段作者没有作细致描绘,而是着重渲染了人们纷纷走出户外,争着迎

4、春,表现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精神状态。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作者连用三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新”、“美”、“力”三个方面的特征,揭示春天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深化题旨,归结全文。(2) 主题思想: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赞美了春天给人带来的活力、希望和力量。(三)句段理解(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欣赏:第1句运用拟人方法先总体勾勒,写出了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情态。然后分写山,水,

5、太阳“睡醒”的情态。山“睡醒”的情态用“朗润”形容,写出山色由暗淡渐渐明朗,由枯干转为润泽;水“睡醒”的情态用“涨”形容,表现了冰雪融化后春水涣涣的样子;太阳“睡醒”的情态用“红”形容,表现了春日融融的暖意。作者抓住春山,春水,春日的特点,勾画出春景的轮廓,为具体描绘春景创设广阔的背景。(2)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欣赏:第1句从“点”上描绘。运用拟人方法把春草人格化了。“钻”字写出春才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的”写质地,“绿绿的”写

6、颜色,表现了春草新的特点。第2句从“面”上描绘,由远及近;“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出春草的长势,表现了春草的勃勃生机。第3句运用坐,躺,打,踢,赛,捉等一系列动词写孩子们的嬉戏,从侧面写春草给人的欢乐。第4句用风的“轻悄悄”衬托草的“绵软软”,从感受角度表现春草的可爱。(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欣赏:着力写“树上”三种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运用拟人修辞方法,把百花争春,百花争艳的“争”字写活了。然后用“赶趟儿”写花朵多;“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排比,比喻修辞

7、方法写花色艳;写花味甜,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的秋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欣赏:第1句写“花”下蜂闹蝶舞,从侧面表现花儿的繁茂,鲜艳和甜香。一个“闹”字不仅有声响,而且隐含了一片喧闹的景象。第2句写出野花的数量繁多,种类丰富。运用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散:写出花多,眨:展示花和草颜色对比中花的兴亮。(5)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欣赏:第1句

8、先总写江南春雨多。第二句“可别恼”显得亲切而有情趣。然后运用排比,比喻写出春雨的特征:多而细密,亮而闪烁,柔而绵长。“一层薄烟”运用比喻形象表现了春雨细密迷蒙的景状。一个“笼”字准确写出了这层薄烟的情状。一个“织”字与细丝比喻照应,写出了雨密由,展示了春雨的形状(6)“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欣赏:由“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俗语联想的“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作者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7)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欣赏:用三个比喻总写春天,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从“娃娃”到“姑娘”到“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 资料 精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