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解剖及功能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76973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脑解剖及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脑解剖及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脑解剖及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脑解剖及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脑解剖及功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脑解剖及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脑解剖及功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脑解剖及功能 这期分享之前,首先向Dr.Albert L. Rhoton致敬!http:/rhoton.ineurodb.org这是The Rhoton Collection的官网,有Dr.Rhoton的专访视频,由他本人介绍他的生平。感谢Dr.Rhoton将Rhoton实验室的解剖图片开源化,让更多的人可以学习并使用他的解剖图片!我不知道要怎么表达对他的敬意,也不知道要怎样感谢他。希望未来我能够学有所成,将我所有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所有想学习的人没有门槛,并轻松快乐的学习!今天的内容是小脑解剖及功能首先来看看小脑的体表解剖定位:小脑位于后颅窝后颅窝的体表定位点枕外隆突和上项线枕外隆突和

2、上项线以下是小脑的位置再来看看Rhoton解剖从头顶向下看小脑从脚底向头顶方向看从前向后看从后向前看从外侧看从中线看大致了解了小脑位置以后,我们来看小脑的解剖要点按照发育和功能将小脑分成三部分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脊髓小脑(小脑蚓部和蚓旁区)大脑小脑(两侧小脑半球)小脑是只“三脚猫”:小脑通过小脑上/中/下脚与大脑和脊髓之间进行纤维联系小脑上脚:只有传出神经纤维小脑中脚:只有传入神经纤维小脑下脚:包含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小脑有四个主要的神经核团记住解剖要点,下面我们来看功能:首先来看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的功能:1:保持平衡和维持身体姿势2:调节眼球位置具体调节通路是怎样?如何测试前庭小脑的功能

3、?1:Rombergs 测试双腿并拢,双手自然垂直,先睁眼直立,再闭眼直立2:交叉步伐3:眼球运动测试那么前庭小脑受损,患者会出现什么体征和症状?与其功能相对应,患者会出现平衡障碍和眼球运动障碍1:平衡障碍 - 眩晕 - 站立不能 - 行走不能 - 跨步过宽 - 不能走交叉步伐2:眼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 - 运动/静止目标凝视障碍 - 追踪性眼球震颤下面来看脊髓小脑(小脑蚓部和蚓旁区)的功能及调控通路两大功能:1:控制肌张力2:调控抗重力肌群活动具体传导通路是:根据脊髓小脑的功能,如其受损,患者会出现两大主要症状:肌张力降低和意向性震颤不同组分受损,还有一些特别变现:前叶和上蚓部的旁中央部分受

4、损 - 直立困难 - 行走不稳 - 跨步过宽 - 轻击病人胸部,病人摇晃病变在上蚓部 - 指鼻试验阳性 - 跟膝胫试验阳性下蚓部损害 - 站立不稳 - Rombergs 测试时无方向性来回摇晃大脑小脑(两侧小脑半球)的功能和传导路径又是怎样两大主要功能:1:修改和矫正运动性冲动2:运动学习和记忆修改和矫正运动功能传导通路:大脑小脑在人体运动信号的传导过程中扮演的是“纠察员”的工作大脑皮层发出神经纤维经皮质脊髓束传导到脊髓,控制肌肉运动,同时肌肉运动信号经脊髓小脑束反馈上传至小脑齿状核,告诉小脑“纠察员”人体已完成了大脑的指令。大脑皮层的运动信号在下传至脊髓的同时,也发出神经纤维至下橄榄核,经橄

5、榄小脑束传导至小脑齿状核,告诉小脑“纠察员”大脑对肌肉发出的“原始指令”。小脑齿状核对“原始指令”和肌肉反馈回的“指令”进行对比,将对比后的信号上传报告给大脑皮层运动区,告诉大脑皮层,运动信号是否被正确传导大脑皮层在分析小脑齿状核的回馈信号后,可以纠正不正确的运动或对运动进行调节注:书本中提到小脑齿状核发出信号经“皮质脊髓束”上传至皮层,但是皮质脊髓束是下行纤维,我不确定书本上写的是否正确!皮质脑桥小脑束皮质脑桥小脑束与运动学习和运动记忆有关大脑皮层运动区发出皮质脑桥小脑束到同侧的脑桥核,再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经对侧小脑中脚进入对侧小脑皮层,再发出纤维与对侧齿状核相联系,对侧齿状核发出纤维出对

6、侧小脑上脚后又交叉回同侧,到达同侧丘脑换元后回到大脑皮层运动区这个神经传导环路参与了人体运动学习和运动记忆的过程小脑皮层发出的纤维经齿状核到红核后,红核发出部分纤维经中央被盖束到下橄榄核再回到小脑,这个环路参与小脑自身的神经功能调节注:并非只有皮质脑桥小脑束参与了运动学习和记忆过程,所以我这里写了与其有关!可能还有其他的神经纤维束参与相关功能调控!大脑小脑受损,患者出现:随意运动障碍和运动学习障碍随意运动严重障碍包括: - 轮替运动障碍 - 意向性震颤 - 构音障碍学会了吗?Enjoy!这篇文章中有几点需要说明:1:小脑的纤维联系,都是先传导到小脑皮层,再传导到深部神经核团。其中小脑皮层包括三

7、层:分子层、普肯野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具体传导方式有些复杂,这里略过。2:小脑的传导通路问题,这些传导通路是我查了很多资料综合总结而来,但是具体到细节可能不同的书有不同的版本,所以这篇文章中有关传导通路的描述,仅供参考!3:小脑与对侧大脑皮层进行纤维联系,而大脑皮层发出的皮质脊髓束又交叉到对侧,所以一侧小脑受损,会出现同侧功能障碍!“交叉再交叉”!4:这篇短文真的花了我很长时间写,但是结果我并不满意!我查了很多资料,包括书籍、Youtube视频、网页和Pubmed搜索到的文章,各家说法在细节上有很多不同,所以这篇文章有任何错误或缺漏,敬请批评指教!谢谢!引用和致谢:http:/rhoton.i

8、neurodb.orghttp:/cdn.webservices.ufhealth.org/wp-content/blogs.dir/413/files/2012/10/albert_rhoton.jpghttp:/ P., ed. Duus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解剖、生理、临床(第8版).ed. M. Bahr. 2009, 海军出版社.http:/www.neuroanatomy.ca/functional_areas/cerebellum/cerebellum_fw/02_1.gifhttp:/humanphysiology.academy/Neurosciences%202015/Images/5/cerebellar%20nuclei.jpg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