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学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766359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十月沪指突破6000点二在党的十七大上,央行行长周小川代表回应当前经济热点问题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 赵晓辉 韩洁)党的十七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8日在十七大新闻中心接受媒体采访,就资本项目开放、宏观调控、存款保险机制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中国不急于开放所有资本项目 周小川代表说,中国主张未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将来还是要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但是没有制定时间表。他表示,在这件事情上,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根据反馈调整步伐。有的事情要等到水到渠成,不能拔苗助长。他说,资本项目内部还有很多项目,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内地居民对外直接投资、银行间业务、债务融资等。中国不急于把

2、所有的项目都开放,如果对国民经济有好处,有条件,就开放一部分,现在没有考虑要把所有项目都开放。 他说,人民币要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变成自由兑换的货币,虽然没有时间表,但是方向是明确的。 周小川代表说,中国汇率改革参照一揽子货币,依靠市场的供求关系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随着改革的深化会让市场供求关系起到更大的作用。 宏观调控力度将加大 关于下一步的宏观调控问题,周小川代表说,从今年前三个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当前的经济温度在近几年里处于较高水平,价格在高位徘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出要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工具的力度。 周小川代表说,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有多种工具,包括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都有宏观调控的效果。每个工具都有优缺点,在使用时要衡量利弊取舍,争取做到对症下药。 在回答是否会加大调控幅度时,他说,在选用调控工具时,也不见得步伐大就力度大,如果步伐小、频率高,力度也是很大的。他说,根据最近几年的经验,每种工具都有效果。在采取措施时,是以加息还是其他方法,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可以是小幅度、快步伐,也可以是大幅度、慢步伐。 周小川代表说,最近这些年,央行吸收流动性的措施起到了作用,但总体力度还不够,还可以加大力度。 存款保险机制不久将建立 关于存款保险机制问题,周小川代表说,今年1月下旬中国提出要加快考虑设立存款保险机制,现在已经排上议事日程,有专题小

4、组在紧张加快准备。他说,存款保险机制的建立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有争议的难点,但是建立这个机制的目标不会动摇,不会等多久就会推出。他没有透露是否建立专门的存款保险机构。 谈到资产价格时,周小川代表说,央行重点关注一般物价指数,也对资产价格保持一定程度的关注,强调要防止资产价格出现泡沫。他说,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不是直接针对资产价格的,主要针对一般物价。他同时表示,央行也对资产价格给予关注,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时货币政策也能起一定的作用,减缓对实体经济的过度影响。三 国企改革国有资本向能源、原材料、交通、军工、重大装备制造和冶金等行业集中的态势明显。2006年基础行业的国有资本33万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占用

5、国有资本总量的706,比2003年提高51。同时,国有资本的控制力不断增强,国有资本直接支配或控制的社会资本12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11倍。 新华网北京8月26日电(记者刘菊花、马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423户国有重点企业累计实现利润55585亿元,同时国有重点企业资产规模稳步上升,截至6月底已达1641425亿元。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为贯彻党的十六大

6、和十六届二中全会精神,2003年国务院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据李荣融透露,成立四年来,针对中央企业行业分布过宽,部分企业主业过多、主业方向不明,资源配置不合理,资产运营效率不高等问题,国务院国资委以核定主业和推进联合重组为主线,推进中央企业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在认真调研基础上,已先后分七批核定并公布了153户中央企业的主业,积极推动中央企业的联合重组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离办社会职能,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目前已有77家中央企业参与了41次重组,中央企业户数已从196家减少到157家。”李荣融介绍说,通过精干主业、剥离辅业、压缩管理层

7、级、缩短管理链条,大部分中央企业将管理层级初步压缩到三级以内,实现了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和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各地也结合实际研究制订了“十一五”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规划,明确了调整的方向和国有资本集中的领域,通过改制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多种形式,对国有企业实施有进有退的调整,发展形成了一批对地方经济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优势企业。 “进而有为,退而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多年积淀的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劣势企业退出市场,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项

8、目4251户,安置人员837万人,已完成政策性关闭破产80的工作量。其中,煤炭、有色金属和军工三个重点行业的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 通过四年多的努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国有企业数量虽然减少了,但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大大增强。截至2006年底,全国国有企业户数共计119万户,比2003年减少31万户,年均减少8;但户均资产24亿元,比2003年增长846,年均增长227。 国有企业的活力进一步增强。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国有资产集中在军工、能源、交通、重大装备制造、重要矿产资源开发领域,承担着我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

9、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发电量约占全国的5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9,汽车产量占全国的48,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约占全国的60,生产的水电设备占全国的70,火电设备占全国的75。 同时,国有资本向能源、原材料、交通、军工、重大装备制造和冶金等行业集中的态势明显。2006年基础行业的国有资本33万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占用国有资本总量的706,比2003年提高51。同时,国有资本的控制力不断增强,国有资本直接支配或控制的社会资本12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11倍。 历 程 深化改革加快国有企业发展 2003年4月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

10、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经过5年的努力,新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框架已经基本建立,国有资产监管得到加强,保值增值责任得到落实。 十六大以来,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国有企业把深化改革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围绕企业发展,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企业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中央企业及下属子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企业户数比重已由2002年的30.4提高到64.2。2003年以来共有38家中央企业首次在境内外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石油石化、通信、运输、冶金等大型企业都已实现主业资产境内外上市。截至2007

11、年6月底,中央企业控股境内上市公司201家,占全部境内上市公司户数的26,股本总额3356.8亿股,占全部境内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20,市价总值和流通市值分别占全部境内上市公司的26和24;中央企业控股香港上市公司68家,流通股总股本和流通市值分别占全部香港上市公司的27.7和28.6。相当一部分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已经成为资本市场蓝筹股的中坚。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9家企业按照公司法开展了建立规范董事会试点,其中16家企业外部董事已超过董事会成员的半数,实现了企业决策层与执行层分开,推进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中央企业普遍加大了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目前中央企业通

12、过市场化方式选用的各级经营管理人才,约占总数的30。一批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善有效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全体员工竞争上岗、量化考核、末位淘汰、收入分配与业绩挂钩的机制。 调整结构做大主业强强联合 国有企业围绕做强做大主业,积极开展调整重组,缩短管理链条,改制分离辅业,企业发展呈现新的活力。在确定企业主业的基础上,中央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优化配置资源,做强做大主业,加大企业调整重组的力度。 国资委成立以来,共有81家中央企业进行了43次重组,企业户数从196家减少到155家。一批科研院所进入产业集团,实现了产研结合,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一些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了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13、集团。一些“窗口”公司并入大型骨干企业,增强了企业海外市场的开拓能力和竞争能力。一些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合并重组,促进了中央企业业务链整合,发挥了协同互补效应。一些困难企业通过重组,实现了扭亏脱困,焕发新的生机。许多中央企业开展了非主业资产的剥离重组,增强了主业竞争力。几年来,中央企业加大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力度,清理各类投资,压缩管理链条,积极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目前大部分企业已将管理层级初步压缩到三级以内,企业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积极自主创新创造新增长点 围绕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国有企业积极推进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开发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

14、,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截至2006年底,中央企业累计拥有有效专利35970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年申请专利数均超过1000项。近几年,中央企业在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占据了很大份额。2006年,中央企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4项,占全部奖项的近三分之一。其中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的“歼十飞机工程”获得。一批中央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为国家国防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神舟”系列载人航天成为我国集成创新的典范。 成 就 国有企业竞争能力明显提高 体制的变革激发了企业的活力。5

15、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国有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运行质量和竞争能力明显提高,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增强。2006年,全国国有企业户数共计11.9万户,比2003年减少3.1万户。但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6.2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50.9,年均增长14.7;实现利润1.2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147.3,年均增长35.2;上缴税金1.4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72,年均增长19.8;企业资产总额29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45.7,年均增长13.4;户均资产2.4亿元,比2003年增长84.6,年均增长22.7。 2006年,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3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85.3,年均增长22.8;实现利润7681.5亿元,比2003年增长155.5,年均增长36.7;上缴税金6822.5亿元,比2003年增长91.5,年均增长24.2;净资产收益率10.1,比2003年提高5.1个百分点;总资产报酬率7.9,比2003年提高2.9个百分点。截至2006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为12.2万亿元,比2003年底增长46.5,年均增长13.6;净资产总额为5.39万亿元,比2003年底增长49.7,年均增长 14.4。 国资委成立后,中央企业第一个考核任期的三年,资产总额平均每年增加1.3万亿元,销售收入平均每年增加1.2万亿元,实现利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