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行业)水产应用微生物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766218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行业)水产应用微生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物科技行业)水产应用微生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物科技行业)水产应用微生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物科技行业)水产应用微生物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物科技行业)水产应用微生物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行业)水产应用微生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行业)水产应用微生物(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产应用微生物随着我国水产养殖集约化的蓬勃发展,养殖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由于环境恶化造成的水产动物疾病或由此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大量剧增,已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这种状况,目前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是物理法即采用沉淀池过滤或沸石粉吸附,将养殖水体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去除,此方法不会对养殖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但其弱点是对于资源的浪费却是惊人的;其次:是化学法,此方法是延续了几十年的传统养殖处理方法,即采用生石灰、漂白粉、絮凝剂、含氯或含溴消毒剂以及一些染料等有机或无机化合物来改善水质,这种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只能在短期内产生效应,但其在改良水环境的同时,会对水产养殖动物产

2、生不良影响,有些甚至会对环境与食品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再次:是生物法即利用有益微生物在水体吸收氨氮、亚硝酸氮及硫化氢等,有效分解大分子有机物,同时抑制致病菌的大量繁殖,这是一种治本的环境处理方法,也是推行绿色养殖的最佳措施。下面就水产应用微生物的基本情况、使用方法以及与水产养殖的密切关系作一介绍。一、 有益微生物的种类、作用及使用要点(一)常见水产微生物的种类及作用1 光合细菌:这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目前在水产养殖上普遍应用的有红假单胞菌,其特点是在菌体内含有具有光合色素,可在厌氧、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太阳光获得能量,但不产生氧气。其在养殖水体内,可利用硫化氢或小分子有机物作

3、为供氢体,同时也能将小分子有机物作为碳源加以利用,以氨盐、氨基酸等作为氮源利用,因此将其施放在养殖水体后可迅速消除氨氮、硫化氢和有机酸等有害物质,改善水体,稳定水质,平衡其水体酸碱度。但光合细菌对于进入养殖水体的大分子有机物如残饵、排泄物及浮游生物的残体等无法分解利用。2 芽孢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是一类好气性细菌。该菌无毒性,能分泌蛋白酶等多种酶类和抗生素。在水产上运用的主要是枯草芽孢杆菌,其呈杆状,宽度0.50.8um,长度1.64.0um,利用芽孢繁殖,芽孢位于菌体中央,由于其芽孢繁殖的特性,芽孢对高温、干燥、化学物质有强大的抵抗性,因此十分便于生产、加工及保存。枯草芽孢杆菌菌群进入养殖

4、水体后,能分泌丰富的胞外酶系,及时降解水体有机物如排泄物、残饵、浮游生物残体及有机碎屑等,使之矿化成单细胞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盐类,避免有机废物在池中的累积。同时有效减少池塘内的有机物耗氧,间接增加水体溶解氧,保证有机物氧化、氨化、硝化、反硝化的正常循环,保持良好的水质,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此外枯草芽孢杆菌在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一种具有抑制或杀死其它种微生物的枯草杆菌素,此种抗生素为一种多肽类物质,可将养殖池底沉积物中发光弧菌的比例降低,抑制水体中致病菌的繁殖。3 硝化细菌:硝化细菌系指利用氨或亚硝酸盐作为主要生存能源,以及能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碳源的一类细菌,为化能自养菌,专性好氧,大多为专

5、性无机型。硝化细菌可分为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两大类群。硝化细菌是一种好氧菌,在水体中是降解氨和亚硝酸盐的主要细菌之一。硝化细菌有两个属,其中一个属是把氨氧化成亚硝酸盐,从而获得能量,另一种则是把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而获得能量,在pH、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分子氨和亚硝酸盐对水生生物的毒性较强,而硝酸盐对水生生物无毒害,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由于亚硝化菌的生长速度比较快且光合细菌也具有降解氨氮的作用,因此现代水产养殖已能成功地将氨氮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而对于亚硝酸盐积累问题的处理,一直成为一个难题,由于自然界中的硝化菌生长极慢(约20小时一个繁殖周期)且还没有发现有其它的任何微生物可代替硝化菌的功

6、能,当水体内没有足量的硝化细菌存在就限制了亚硝酸盐的降解,尤其在高密度养殖池塘方面水产动物普遍发生“亚硝酸盐中毒症”,所以养殖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就成为阻碍养殖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市场上一些宣称具有硝化作用的一些异养菌及真菌,虽然也能将氨氧化成硝酸盐,但通常只能利用有机碳源获取能量,不能利用无机碳源,其对氨的氧化作用十分微弱,反应速率远比自养性硝化细菌慢,不能被视为真正的硝化作用。硝化作用必须依赖于自养性硝化细菌来完成。当前上海中鱼科技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已成功地完成了硝化细菌的高效连续富集培养技术、定向驯化技术、大规模培养技术以及先进的制剂保存技术,成功开发出了纯化硝化细菌产品-“硝化宝”,在降

7、解亚硝酸盐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效果。4 EM菌:为一类有效微生物菌群,EM菌是采用适当的比例和独特的发酵工艺将筛选出来的有益微生物混合培养,形成复合的微生物群落,并形成有益物质及其分泌物质,通过共生增殖关系组成了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系统。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5科10属80余种有益菌种复合培养而成。EM菌中的有益微生物经固氮、光合等一系列分解、合成作用,可使水中的有机物质形成各种营养元素,供自身及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降低氨、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含量,提高水质质量。5 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它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将溶于水中的糖类(单糖和双糖)、有机酸作为酵母

8、菌所需的碳源,供合成新的原生质及酵母菌生命活动能量之用,对糖类的分解,可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条件下,酵母菌利用糖类(单糖和双糖)作为碳源,进行发酵和繁殖酵母菌体。因此酵母菌能有效分解溶于池水中的糖类,迅速降低水中生物耗氧量,在池内繁殖出来的酵母菌又可作为鱼虾的饲料蛋白利用。6 放线菌:目前在水产上应用的主要是嗜热性放线菌,对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降解及增加溶氧和稳定pH值有均有较好效果。尤其是在甲鱼养殖温棚内应用效果更佳。7 蛭弧菌:是寄生在某些细菌上并导致其裂解的一类细菌,目前国内应用于比较普遍的是嗜水气单胞菌蛭弧菌,其泼洒养殖水体后,可迅速裂解养殖水体主要的条件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

9、减少水体致病微生物数量,能防止或减少鱼、虾、蟹病害的发展和蔓延,同时对于氨氮等有一定有去除作用。可改善水产动物体内外环境,促进生长,增强免疫力。(二)常见的水产应用微生物的应用注意要点1光合细菌 该菌的活菌形态微细、比重小,若采用直接泼洒养殖水体的方法,其活菌不易主要特点是沉降到池塘底部,无法起到良好的改善底环境的效果,因此建议全池泼洒光合细菌时,尽量将其与沸石粉合剂应用,这样既能将活菌迅速沉降到底部,同时沸石也可起到吸附氨的效果; 适时使用,使用光合细菌的适宜水温为1540,最适水温为2836,因而宜掌握在水温20以上时使用。注意阴雨天勿用; 与有机肥或无机肥混合应用光合细菌效果明显,并可防

10、止藻类老化造成水质变坏; 视水质实际状况决定应用方法,水肥时施用光合细菌可促进有机污染物的转化,避免有害物质积累,改善水体环境和培育天然饵料,保证水体溶氧;水瘦时应首先施肥再使用光合细菌,这样有利于保持光合细菌在水体中的活力和繁殖优势,降低使用成本。此外,酸性水体不利于光合细菌的生长,应先施用生石灰,间隔3-4天后,调节pH值后再使用光合细菌; 避免与消毒杀菌剂混合使用,因为作为活菌,药物对它有杀灭作用,水体使用消毒后须经5天后方可使用,使光合细菌在水体中产生优势竞争性,抑制有害菌生长; 光合细菌质量的简单辨别方法:将光合细菌稀释1倍后,测定稀释液的OD值,当波长在660nm时,其OD值若大于

11、0.8,基本可判定其活菌数量在109CFU/ml;2芽孢杆菌该菌为好气性细菌,当养殖水体溶解氧高时,其繁殖速度加快,分解大分子有机物的效率提高,因此在泼洒该菌的同时,须尽量同时开动增氧机,以使其在水体繁殖迅速形成种群优势;由于芽孢杆菌系化能异养菌,因此当养殖水体底质环境恶化,藻相不佳时,应尽快应用芽孢杆菌,其可迅速利用大分子有机物质,同时能将有机物质矿化生成无机盐为单细胞藻类提供营养,单细胞藻类的光合作用又为有机物的氧化、微生物的呼吸、水产动物的呼吸提供氧气。循此往复,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使池塘内的菌相和藻相达到平衡,维持稳定水色,营造良好的底质环境;使用芽孢杆菌前活化工作为必须的措施,活

12、化方法通常为采用本池水加上少量的红糖或蜂蜜,浸泡4-5小时后即可泼洒,这样可最大程度提高芽孢杆菌的使用效率;作为有益微生物,芽孢杆菌同样要避免与消毒剂同时应用池塘,以免丧失效价;芽孢杆菌的鉴别方法:通常可采用镜检的方法,若其产品的芽孢出现率低于50%,则说明其净水效率较低,同时也可采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平板培养计数,以准确了解产品质量。3硝化细菌由于硝化细菌的生物特性与其他活菌不同,使用时不需要经过活化处理,不需用葡萄糖、红糖等来扩大培养,反之则会使硝化细菌失活,因此使用时只需简单的用池塘水溶解泼洒即可;硝化细菌的特性是繁殖速度较慢,20多小时才能繁殖一代,不象芽孢杆菌2分钟繁殖一代,所以投放硝

13、化细菌后,一般情况需4-5天后才可见明显效果,因此提前投放时间应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好方法,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硝化细菌作用效率,在实际应用中若芽孢杆菌或光合细菌与其一起应用的话,硝化细菌应提前数日运用,避免繁殖速度快的活菌竞争空间;硝化细菌不可与化学增氧剂如过碳酸钠或过氧化钙,因为这些物质在水体中分解的出氧化性较强的氧原子,会杀死硝化细菌,所以最好错开1天后使用;由于硝化细菌是附着在无机物上,在高位池中采用的中间排污,会排走大量的硝化细菌;特别是刚投放的前几天,硝化细菌的繁殖尚未进入高峰期,这时排污会使硝化细菌作用不明显。因此在高位池中,最好在使用硝化细菌后4-5天内基本不排水或少排水。在投放硝化

14、细菌时,如结合质量较好的沸石粉同时泼洒,使之快速沉于水底而不易被排走。则效果更佳; 养殖池塘的酸碱度及溶解氧与硝化细菌的使用效果有较大的关系,硝化细菌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为5-10,但在低于7或高于8.5的水体中硝化细菌的繁殖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最适宜范围为7.8-8.2,同时硝化细菌在将氨氮转变成亚硝酸盐进而转变成硝酸盐的过程,是一个耗氧过程,但其是微需氧,在其转变过程中所需要的溶氧很少,在使用硝化细菌的水体中,溶氧只要不低于2毫克/升即可。纯化硝化细菌,其保存及包装工艺是决定其使用效率及保存期限的关键,因此其载体须使用200-300目以上的特殊物质,且其水分含量要低于5%,并需采用无氧包装,只

15、有这样才能确保实际应用效果。溶藻菌 本品由溶藻菌、黄腐酸、氨基酸、光能营养物及多种微量元素复合而成,可吸收和转化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氮及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间接增加水体中的溶氧,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生产;本品易于吸收,并可激发浮游植物微观生物活性,促进养殖水体优良藻相形成,快速早出水色,从而达到肥水效果。本品对水体中的有机营养物(主要是蛋白质和淀粉及一些小分子的有机物)有极强的分解能力,其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分解产物不会对水体形成二次污染;可与蓝藻在水体中对有机、氮、磷等营养物形成有效竞争,并与蓝藻展开对光能的竞争,从而起到抑制蓝藻的效果。其使用方法是将本品溶解形成悬浊液后,全池均匀泼

16、洒即可,每袋本品(1米深水体)可使用水体2-3亩。 放 线 菌作用与用途:放线菌是抗生素的主要生产菌,到目前为止,在已知的人畜用抗生素中,约有三分之二以上是由放线菌产生的。放线菌与光合细菌配合使用效果极佳,可从光合细菌中获得基质,产生抗生素及酶,直接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并能提前获得有害微生物增殖所需的基质,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调节水体中微生物的平衡;放线菌对有机物有着较强的降解能力,对木质素、纤维素、甲壳素等物质也能起到较好的降解作用;放线菌能产生生物凝絮剂,这种凝絮剂通过桥联、电性中和、化学反应、卷扫、网捕、吸附等作用,使养殖池中一些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胶体脱稳、固液分离、絮凝沉淀,既可以去除水体和水底中的悬浮物质,亦可以有效地改善水底污染物的沉降性能、防止污泥解絮,起到改良水质和底质的作用。其使用方法是将本品溶解形成悬浊液后,全池均匀泼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