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 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27763129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 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 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 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 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 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 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 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6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0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查角度1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2019年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变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解析本题需要结合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来解答,考查综合思维能力。山脉隆起导致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的

2、变化对里海的影响,要分别从山脉对地貌、气候及水文的变化进行分析。从地貌看,山脉隆起使得里海与地中海分离,成为湖泊。从气候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但是由于大高加索等山脉隆起,阻挡西风从地中海带来湿润气流,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蒸发加剧,湖泊逐渐向内陆湖演化。从水文看,山脉隆起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流减少,盐度增加,湖泊面积变小。答案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考查角度2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2019年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藏高原可可西

3、里地区的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并有冰川融水补给。发源于该地区的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之一,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是该地区的重要湖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下图示意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指出卓乃湖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湖的影响。解析本题以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湖泊及河流自然演变为背景,通过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把诸多要素联系起来,考查考生运用相关地理原理、规律,综合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卓乃湖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湖的影响,可从湖水面积增大、湿地扩大、加剧冲刷

4、、形成新河道等角度分析。答案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面积增加,湿地范围扩大;加剧地表冲刷,形成新的河道。考查角度3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2016年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要求。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堪察加半岛地处季风气候区,

5、图中等高线反映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且高差较大,因此山脉对季风起阻挡作用,形成地形雨和雨影区,且形成明显的气候垂直差异。第(2)题,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的生活都需要大量的食物来源,堪察加半岛空间狭小、纬度高、热量不足、冬季漫长,这些都不利于植被的生长;食物来源不足,限制了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的数量。答案(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

6、个有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面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第一,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要

7、素。要素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气候热量、水分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及运动特征水文各种水体之间存在水分交换,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也存在水分的交换地貌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受河流、冰川、波浪、风、地下水等的影响生物受光、热、水、营养物质(土壤)等因素的制约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过渡地带,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及时间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第二,抓住自然环境变化的两大关键因素。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中,生物要素比较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并由此带动其他要素发生变化,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的破坏。其次,水文也比较容易受到

8、人类活动的干扰,如修建水库、围湖造田等。第三,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怎样的变化。(1)“一果多因”的推理。“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一果多因”,需要利用发散性思维,根据“果”推理出“因”。例如,大陆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西海岸沙漠的成因,除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受洋流的影响。(2)“一因多果”的推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

9、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如破坏热带雨林区的植被后所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3)“一因串果”,即一种活动或现象对不同区域、不同要素的影响存在因果关系。活动影响要素影响要素影响要素在一般情况下,两种模式往往是混合运用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角度与解题方法分析角度解题方法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续表)分析角度解题方法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区域地理环境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

10、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地呈现因果关系(续表)分析角度解题方法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区域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逻辑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如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使得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加剧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武夷山地处福建省的西北部,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武夷山及其两侧存在多处造型奇特的丹霞峰林地貌景观,白垩纪晚期的红色沙砾岩是形成

11、丹霞地貌的主体。发源于武夷山脉的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水量充沛,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闽江下游是闽东南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后备水源。近年来,闽江流域森林植被几度遭到破坏,流域动态蓄水能力不断被削弱,水利工程可利用的河流径流量不断减少,效益受到影响。如图为福建省简图。(1)简述武夷山奇特丹霞峰林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2)说明武夷山脉对福建省气候的影响。(3)简述武夷山脉对福建省中西部地区河流的影响。解析第(1)题,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可以从地质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经沉积作用形成大量红色砂岩层,然后因地壳运动隆起形成山脉,再经过风化和流水侵蚀,最终形成奇特的丹霞峰林地貌景

12、观。第(2)题,主要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分析,从冬季风的阻挡作用,夏季风对水汽的抬升作用和山地气候带的垂直分布等方面回答。福建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据图可知,冬季高峻的武夷山脉对来自内陆的冷空气起到屏障作用,削弱了冷空气的强度,使福建省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夏季东南季风在前进过程中遇山地抬升,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使得福建省西部降水多于东部;山脉因海拔上升,气候垂直差异较大,形成不同的气候带。第(3)题,主要从武夷山是河流的发源地、河流对河流水源补给的作用等方面回答。武夷山是福建省中西部河流的发源地,自西北流向东南;高山积雪融水和山地迎风坡降水是河流的主要

13、补给水源。答案(1)在地质时期沉积巨厚的红色砂岩层;地壳隆起形成武夷山脉;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2)冬季高峻的武夷山脉对来自内陆的冷空气起到屏障作用,削弱了冷空气的强度,使福建省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夏季东南季风在前进过程中遇山地抬升,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使得福建省西部降水多于东部;山脉因海拔上升,气候垂直差异较大,形成不同的气候带。(3)武夷山是福建省中西部河流的发源地,自西北流向东南;高山积雪融水和山地迎风坡降水是该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干旱荒漠地区退耕地的植被演替日益为科学研究所重视。地理科考队调查腾格里沙漠西南边缘(甘肃省民勤县)某退耕地时发

14、现,在退耕初期,由于原来耕作措施的影响,退耕地的土壤条件较好,该地以一年生、多年生草本和灌木混合群落为主,之后退耕地的植物多样性发生了复杂变化(见图),最终演替为以灌木为主的群落结构。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和土壤水分条件变化相辅相成。不同植被的根系深度影响土壤水分的吸收。不同退耕年限退耕地土壤含水量如图所示。读图,回答12题。1.下列有关退耕初期土壤水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水分明显下降B.表层土壤裸露利于径流形成,水分多C.随深度增加水分含量增多D.土壤表层腐殖质使得保水性较强2.读图,退耕68年的主要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A.草本群落B.草本和灌木群落C.灌木群落D.灌木和乔木群落

15、解析第1题,根据图所示,退耕年限在06年时间段,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第2题,在退耕初期,该地以一年生、多年生草本和灌木混合群落为主,之后退耕地的植物多样性发生了复杂变化,最终演替为以灌木为主的“群落结构”。主要的植被群落类型以一年生草本植物群落为主,之后才依次是多年草本植物、灌木类型增加,故A项正确。答案1.C2.A海山通常指海洋中位于海平面以下,凸出于海底1000 m以上的部分。海山因其独特的分布、地形和环境等特征,对生物分布、海水流动、海洋渔业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山顶到海平面的距离,可将海山分为浅海山、中等深度海山和深海山(如下表)。读基于山顶到海表面距离的海山分类表,回答35题。类别山顶到海平面的距离(m)特点浅海山0200海山个体较大;支持本地初级生产力中等深度海山200400受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运动影响大深海山400生物量低;受海流水平输送影响大3.各类海山中,山体最高的是()。A.浅海山B.中等深度海山C.深海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