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海量选择题(含答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775592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分析海量选择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食品分析海量选择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食品分析海量选择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食品分析海量选择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食品分析海量选择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分析海量选择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分析海量选择题(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 择1、应用旋光仪测量旋光性物质的旋光度以确定其含量的分析方法叫(A )A、比重计法 B、折光法 C、旋光法 D、容量法2、用普通比重计测出的是(A)A、相对密度 B、质量分数 C、糖液浓度 D、酒精浓度3、乳稠计的读数为20时,相当于(C )A、相对密度为20 B、相对密度为20%C、相对密度为1.020 D、相对密度为0.204、密度是指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D )A、体积 B、容积 C、重量 D、质量5、发酵酒指含糖或淀粉原料经过糖化后(B )而制得的酒。A、经蒸馏 B、不经蒸馏 C、加热煮沸 D、过滤6、比重天平是利用(A )制成的测定液体相对密度的特种天平。 A、阿基米德原理

2、 B、杠杆原理 C、稀释定理 D万有引力7、23时测量食品的含糖量,在糖锤度计上读数为24.12Bx ,23时温度校正值为0.04,则校正后糖锤度为(D ) A、2408 B、24.16 C、24.08 Bx D、24.16 Bx8、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D )A、光在各种介质中行进方式不同造成的B、光是直线传播的C、两种介质不同造成的D、光在各种介质中行进的速度不同造成的9、3Be表示(B ) A、相对密度为3% B、质量分数为3% C、体积分数为3% D、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10、不均匀的固体样品如肉类取(C )为分析样品。 A、1 Kg B、2 Kg C、0.5 Kg D、

3、1.5Kg11、测定液体食品中酒精的含量,测得四次的数据分别如下:20.34%,21.36%,20.98%,20.01%,则此组数据(E )(Q逸=0.5) A、20.34%应该逸出 B、21.36%应该逸出 C、20.98%应该逸出 D、20.01%应该逸出 E、都应保留12、对于同一物质的溶液来说,其折射率大小与其浓度成(A )A、正比 B、反比 C、没有关系 D、有关系,但不是简单的正比或反比关系13、要测定牛乳产品的相对密度,可以选用(C )A、普通比重计 B、酒精计 C、乳稠计 D、波美表14、当Cl2为1.013X105Pa(大气压)、Cl-=0.01mol/L时的电极电位是(D

4、)V。(其中半反应式为Cl2+2e=2Cl-,ECl2/Cl-=1.358V)A、0.48B、2.48C、1.358D、1.4815、用酸度计测量液体食品的pH值时,指示电极是(A ) A、玻璃电极 B、金属电极 C、标准氢电极 D、甘汞电极16、检查罐头食品的真空度可以用(D )检验 A、视觉 B、味觉 C、触觉 D、听觉17、测定糖液浓度应选用(B ) A、波美计 B、糖锤度计 C、酒精计 D、酸度计18、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为了提高溶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的分解,可以加入(B ) A、辛醇 B、硫酸钾 C、硫酸铜 D、硼酸19、用碘量法测蘑菇罐头中食品中二氧化硫含量时应选用(A

5、)指示剂、淀粉、酚酞、甲基橙、次甲基橙20、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消化时不易澄清,可以加入(B)、石蜡、a21、味精中al的含量测定属于(C)、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22、关于还原糖的测定说法不正确的是(A)、滴定到蓝色褪去放置空气中几秒钟后蓝色又出现了,说明终点未到应该继续滴定、整个滴定过程应该保持微沸状态、用次甲基蓝作指示剂、费林试剂甲、乙溶液应该分别配制,分别贮存23、四氯化碳将碘从水中分离出来的的方法属(A )分离法。A、萃取B、沉淀C、色谱D、交换24、蛋白质的测定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D),它是将蛋白质消化,测定其总含氮量,再换算为蛋白质的含

6、量。、双缩脲法、染料结合法、酚试剂法、凯氏定氮法1、从大批食品中以一定的方法抽取少量部分供检验用的过程称为 D 。 A. 取样 B. 选样 C. 称样 D. 采样4、水分测定时,水分是否排除完全,可以根据_C_来进行判定。 A、经验 B、专家规定的时间 C、样品是否已达到恒重 D、烘干后样品的颜色 5、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测定的食品的酸度,称为_A_。 A、总酸度 B、有效酸度 C、挥发酸 D、有效酸度与挥发酸之和。 6、提高消化速度的方法为加入少量的(C)。A. H2O2 B.CaCO3 C. MgCO3 D. Na2SO49、通常液液萃取使用的仪器是 B 。A. 容量漏斗 B. 分液漏斗

7、 C. 布氏漏斗 D. 垂融漏斗10、过氧化值是富含 D 食品卫生指标。A. 糖 B. 蛋白质 C. 氨基酸 D. 脂肪1、恒温烘箱是( 3 )的主要设备。(1)、蛋白质测定, (2)、酸度, (3)、水分测定2、100105(3)测定的技术指标。(1)、蛋白质测定, (2)、酸度,(3)水分测定 3、(2)是样品水分测定的步骤。(1)将铝合的盖完全打开,便于水分的蒸发,(2)将铝合的盖打开少许,以防杂物落入其中,(3)将铝合的盖盖好,便于水分的蒸发,4、某样品水分测定时,空铝合重20.0000g,加入样品后重22.0000g,经过一定时间的烘干后样品和铝合重21.8000g,因此样品的水分含

8、量是(3),(1)90%,(2)过程错了(3)10%。5、( 1 )是水分测定的计算公式。(1)样品中水分重100/样品重,(2)样品重100/样品中水分重(3)样品中水分重/样品重1006、( 2 ) 是灰分的主要成分。(1)有机物(2)矿物盐和无机盐(3)石头7、灰分测定中,( 3 )是盛装样品的器皿。(1)表面皿(2)烧杯(3)坩埚8、( 2 ) 是灰分测定的主要设备。(1)、水浴锅, (2)、茂福炉, (3)、恒温烘箱9、( 1 )是灰分测定的温度指标:。(1)550600 , (2)3638,(3)100105 10、灰分测定时样品应碳化至( 3 )为止。(1)黄色 ,(2)白色,(

9、3)无黑烟11、( 1 )的灰分是灰分测定的正常颜色。(1)黄色(2)纯白色(3)黑色12、(1)是灰分测定样品碳化时的步骤。(1)先低温后高温。(2)先高温后低温。(3)保持高温状态。13、( 1 )是灰分测定的计算公式。(1)样品中灰分重100/样品重,(2)样品重100/样品中灰分重(3)样品中灰分重/样品重10014、灰分按其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和(1 )。(1)酸不溶性灰分。(2)酸溶性灰分(3)碱不溶性灰分15、正常米粉的灰分含量应为( 3)。(1)99%,(2)95%以上,(3) (1)和(2)都不对16、优质的啤酒其灰分含量高于(3 )。(1)99%,(2)10

10、%以上,(3) 这种说法不正确17、灰分测定中使用的钳叫( 3 )。(1)不锈钢钳。(2)铁钳。(3)坩埚钳18、食品中的酸度,可分为(1) (滴定酸度)、有效酸度 (pH) 和挥发酸。(1)总酸度,(2)有机酸,( 3)无机酸19、( 2)是测定酸度的标准溶液。(1)氢氧化钠。(2)盐酸。(3)硫酸20、(1 )是测定酸度的指示剂。(1)铬黑T。 (2)孔雀石绿。(3)酚酞21、天然食品中所含的酸主要是(3 )。(1)盐酸。(2)硼酸。(3)有机酸22、盐酸属( 2 )。(1)氢氰酸。(2)无机酸。(3)有机酸23、1%酚酞溶液是称取酚酞1g溶解于100mL( 1 )之中。(1)95%乙醇。

11、(2)无二氧化碳的蒸馏水。(3)蒸馏水24、盐酸可使酚酞变(1 )。(1)无色(2)黄色(3)红色25、面包食品中酸度突然增高,往往预示食品(1 )。(1)发生变质,(2)质量提高。(3)没有这种现象。26、脂肪属(2)。(1)无机物。(2)有机物。(3)矿物质27、(3)是脂肪测定所用的抽提剂。(1)氯仿。(2)蒸馏水(3)石油醚28、脂肪测定的主要设备是(1)。(1)水浴锅。(2)电炉。(3)茂福炉29、样品包的高度应(3)是脂肪测定的技术要求。(1)高出抽提管,以便于脂肪的抽提。(2)与抽提管高度相同,以便于脂肪的抽提。(3)以虹吸管高度的2/3为宜,以便于脂肪的抽提。30、严禁(2)是

12、脂肪测定时重要注意事项。(1)使用滴定管。(2)明火活动。(3)和他人说话1.利用物质溶解度不同分离组分的方法叫( B )。A.分馏 B.萃取 C.分取 D.消化2.果胶酯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变成( B )。 A.原果胶 B.果胶酸 C.柠檬酸 D.苹果酸3.由整批货料中采得的少量样品称之( B )。A.采样 B.检样 C.原始样品 D.平均样品 4.将两种互溶且沸点相近的组分分离应采用( D )。A.常压蒸馏 B.减压蒸馏 C.水蒸气蒸馏 D.分馏5.灰化中加入硫酸的灰分称之( C )。A.粗灰分 B.酸不溶灰分 C.硫酸灰分 D.水不溶灰分 6.pH值的测定方法是( C )。A.滴定法 B.

13、蒸馏法 C.电化学法 D.重量法 7.兰埃农法测糖指示剂应选用( D )。A.甲基红 B.酚酞 C.酚红 D.次甲基兰8. 食品干燥后的残留物即( D )。A.无氮抽出物 B.总碳水化合物 C.粗淀粉 D. 固形物9.测定香料中水分含量应选用( C )。A.常压干燥法 B.真空干燥法 C.共沸蒸馏法 D.红外干燥法10.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的硫酸液处理后的残渣称之( B )。A.NDF B.ADF C.纤维素 D.粗纤维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征是C;A含有氨基;B含有羧基;C同时含有氨基和羧基;D含有羟基2、蛋白质风味结合作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水可以提高蛋白质对非极性风味化合物的结合;B盐溶类盐可提高蛋白质的风味结合作用;C蛋白质水解后其风味结合作用加强;D热变性一般会使蛋白质风味结合作用加强3、刚吃过苦味的东西,喝一口水就觉得水是甜的,这是由于A;A味的变调作用;B味的对比现象;C味的消杀作用;D味的疲劳作用4、制作咸鸡蛋的调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