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室外代料栽培技术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7750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菇室外代料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香菇室外代料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香菇室外代料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菇室外代料栽培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野生,在 800 多年前由我国最早开始人工栽培。代料栽培就是用木屑、桑枝粉、棉籽壳等人造菇木代替菇木栽培香菇。该方法资源广,产量高,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非常适合广大农民栽培。1、菌种选择?香菇品种类型较多,常用的为中低温型。这类香菇发菌的最适环境条件是气温 2427,培养料含水量 60%左右,无光或弱光。出菇期最适环境条件是气温 816,空气新鲜、潮湿,三分阳七分阴。实际选择菌种时,可选择中温型的 856、。每瓶菌种要求无杂菌,无害虫,种性纯,菌丝生长健壮。2、培养料配制?培养料的组成包括杂木屑、麸皮或米糠、糖、石膏粉、尿素、过磷酸钙等。杂木屑是香菇菌丝的主要碳源物质,可用锯木厂的阔叶树锯

2、屑,也可用阔叶树的残次废材和枝桠的粉碎物;麸皮或米糠是香菇的主要供氮物质,应选用无霉变的新鲜料;糖是供菌丝生长发育前期吸收利用的速效性碳源,白糖、红糖均可;石膏粉则既可提供钙素,又可延缓培养料的酸化过程;尿素和过磷酸钙分别为氮肥和磷肥,提供氮、磷、钙等营养物质。培养料的配方为杂木屑 77%、麸皮或米糠 20%、糖 石膏 或杂木屑 78%、麸皮16%、玉米粉 2%、石膏 2%、过磷酸钙 尿素 糖 将可溶性的尿素、过磷酸钙、糖等先溶于水中,其它粉末状物干拌后合在一起,边加水边拌料,反复多次。加水至手捏能成团,触之能散的程度,此时含水量约为 60%左右。3、灭菌?将折径 15 低压聚乙烯筒膜截成 5

3、5的筒料,一端封口。将培养料装入塑料筒袋内,每袋重 料)左右,扎口后放入常压灭菌灶。灶内中心留一定空间,促使蒸汽均匀分布,提高灭菌效果。旺火加温,锅内温度升至 100时,改用文火,持续 1012 小时后停止加温,降温至 70左右时出料。4、接种待培养料筒冷却到 28以下时,连同酒精灯、接种箱、打孔器、接种耙等接种工具等用品,先经 洁尔灭溶液表面消毒,然后搬入接种箱,每立方米空间加福尔马林 10锰酸钾 5g 混合,关闭玻璃窗、操作孔,熏蒸半小时,可使微生物细胞蛋白质凝固变质而死亡。之后接种人员用 75%酒精擦洗双手,伸入接种箱内边打孔边接种,并同时贴好胶布。这一过程要求动作快,持续时间短。胶布可

4、用食用菌专用胶布或医用胶布,大小为 、发菌管理?将接种后的筒料搬入清洁干燥的房间内,成“井”字形堆叠,高 8090时经常开窗通气,其间翻堆 23 次,剔除杂菌污染部分筒料。经 4050 天后,菌丝长满筒袋,这时称“人造菇木”。当多数人造菇木出现少量褐色斑块时,可转入出菇管理。?6、建造菇棚?选择近水源的旱地或冬闲地,挖宽 1m 深 1520畦,畦面上搭 30的横放梯子般的菇架和中心部位 1m 高的小弓棚,在此基础上再搭建荫棚,棚四周和顶部围盖草帘,使之能透入三分阳光。7、脱袋将发育成熟的人造菇木剥去筒膜,斜靠在菇架上,每袋间距 10右。并立即覆盖薄膜(最好是 的农用高压聚乙烯膜),保温保湿。?

5、8、出菇管理?脱袋后34 天内,膜内气温保持在 26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 85%以上。当菌筒表面长满白色绒毛状菌丝后,每天通风 12 次,每次半小时,迫使绒毛状菌丝倒伏。1 周后,菌筒表面会产生茶色小水珠,菌膜逐渐加厚、色泽转深。此时,喷水冲洗褐色分泌物,薄膜日盖夜揭,拉大日夜温差,持续 34 天,表层长出小突起即菇蕾。香菇是变温结实性菇类,菇蕾需低温和日夜温差刺激才能形成。此后应继续保温保湿,并加强揭膜通气,小菇蕾就逐渐长大。待菇盖八分成熟,干。每潮菇采收后,加强通气,停止喷水 35 天,养菌生息,以后又转入出菇管理,大致经 1 个月后又可采收第二潮菇。采收 23 潮菇后,用铁丝在人造菇木中心戳一个洞,在菇木上压重物后浸于水中。当人造菇木重量接近原先重量后再取出,在膜内保温发菌 23 天,加强揭膜通气,促进下潮菇的形成和生长。如此循环往复,直至第二年 5、6 月份结束。在整个出菇阶段,早秋、晚春应防止高温烧菌烂料,冬季,特别是菇蕾期应注意保暖防冻,此外,还应做好病虫防治工作。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